趙學聲
【曲頭】四歲半的小丁丁,小嘴兒一撇淚盈盈。姥姥抱著他不住地哄,他的小手抹去眼淚才消停。可依舊是撅著個小嘴兒臉兒緊繃,為只為,跟爸媽微信視頻沒接通,他想給爸媽點贊加油沒辦成。
【太平年】新冠肺炎,肆虐橫行,丁丁的爸媽都在抗擊疫情。他媽媽是醫生,爸爸是民警,在抗“疫”前沿正陷陣沖鋒。他媽媽去了武漢,增援江城,主動請戰上前線是滿腔豪情。他爸爸在本地把疫情來防控,好幾天了一直也沒有回家中。丁丁想爸媽,見面又不能,于是他纏著姥姥就問個分明:(白)“姥姥,爸爸媽媽怎么老不回家呀?是不是不要我了?”他滿腹的委屈一臉懵懂。(白)姥姥說:“孩子,爸爸媽媽怎么能不要你了呢?丁丁丁丁,別哭!別哭!要學你的爸爸媽媽做勇敢堅強的大英雄。”
【南城調】小丁丁聞聽此言不再悲痛,“姥姥,姥姥,為什么我爸爸媽媽成了大英雄?”姥姥說:“孩子,有一個病魔呀,叫新冠肺炎,惡狠兇猛,它還會分身術,到處禍害人,在各地橫行。必須有英勇的戰士把病魔戰勝,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才能夠太平。你爸爸是警察,他能阻擋疾病四處游動,你媽媽是醫生,她能讓被病魔傷害的人身體轉康寧。你爸媽不回家為的是降魔驅病,你說他們是不是堅強的大英雄?”小丁丁一聽,把胸脯一挺,(白)“姥姥,姥姥!我也要學爸爸媽媽做勇敢堅強的大英雄。”
【金錢蓮花落】說話間,猛聽手機在振動,叮鈴鈴的微信聲。姥姥跟媽媽視頻連上了線,小丁丁看見了媽媽綻笑容。“媽媽呀,姥姥說你和爸爸最勇敢,全都是跟惡魔戰斗的大英雄。”媽媽說:“丁丁你跟姥姥在家要聽話,戰勝了惡魔媽媽我立刻回家看丁丁。”丁丁說:“媽媽你可快著點兒,丁丁我想媽媽想得好心疼。”母子越說越心動,倆人全都眼圈兒紅。姥姥連忙插上了話,不住地連喊小丁丁:“丁丁啊,咱快給媽媽加油來點贊,祝媽媽打敗病魔早返程。”
【怯快書】說著話,姥姥和丁丁全都豎起了大拇指,(白)“英雄,加油!英雄,加油!”這一老一少就喊連聲。緊接著,丁丁又跟爸爸微信視頻連了線,自此后,一家人就依靠視頻連線敘溫情。小丁丁每次都為爸媽加油來點贊,每次都嚷嚷著學爸媽做個大英雄。可隨后,疫情形勢很嚴峻,他的父母在前線全力做抗爭。只是爸爸偶爾來電話,問候姥姥和丁丁。跟媽媽多次的視頻連線沒回應,因此小丁丁才小嘴兒一撇淚盈盈。雖然姥姥把他哄,可老人的心里更擔驚。這天晚上十點整,又響起了叮鈴鈴的微信鈴。姥姥視頻連上線,當時差點哭出聲。見女兒面容很憔悴,一道道的口罩勒痕讓人疼。不住地囑咐女兒多保重,女兒說:“感謝媽媽你替我照看小丁丁。現如今,疫情形勢在好轉,再加把勁(兒),這場戰‘疫準打贏。”在一旁,熟睡的丁丁猛然醒,大聲喊:“姥姥,快讓我點贊媽媽大英雄。”這就是,疫情阻擊戰中的一個場景,中國人在災難面前永遠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賞析:
“小家與大家”“小愛與大愛”是當前抗“疫”作品創作的主要題材之一。而本作在表現主題同時,站在“老人與孩子”的角度講述“抗‘疫者”的故事,使作品結構更有層次感,說服力也較強。
較好地表現人物是講好故事的重要基礎。而選擇“老人與孩子”為主視角,創作者就要表現出這兩者的特點。
丁丁尚在稚齡,對父母的強烈依賴感和對好惡最純真最直接的判斷是其主要特點,我們在作品中,能透過“小嘴兒一撇淚盈盈”“撅著個小嘴兒臉兒緊繃”等唱詞,看到一個因為最近經常看不到父母而不高興的孩子形象,這個孩子有時候還會有一點自己的小小憂慮和委屈,認為“爸爸媽媽怎么老不回家呀?是不是不要我了?”而聽到姥姥“你爸媽不回家為的是降魔驅病,你說他們是不是堅強的大英雄?”的解釋后,丁丁馬上“把胸脯一挺”表示“我也要學爸爸媽媽做勇敢堅強的大英雄”,這是孩子崇拜父母最直觀的反應。但孩子的心理起伏較大,在因為疫情嚴峻,與父母見面更少時,丁丁又會“淚盈盈”。
而姥姥作為丁丁的倚靠,一方面要哄著丁丁,一方面也要為奮戰在外的兒女擔心,當“見女兒面容很憔悴,一道道的口罩勒痕讓人疼”時,姥姥也“差點哭出聲”,并“不住地囑咐女兒多保重”。
總的來說,本作抓住“老人與孩子”的人物特質,較好地塑造出了一對既為家人擔心、又為家人驕傲的祖孫。但白玉微瑕,作品對老人的描寫相對較少,形象也較單薄,比起孩子相對單一的特質,把視角重點放在老人身上,更能表現出“撫慰孩子”“擔心兒女”的矛盾,情節的張力也能更大,故事相應的也會更豐滿。
作品的結尾稍顯倉促,有些“為結尾而結尾”意味。現實中,孩子在依賴和驕傲雙重感情的驅動下的表達,可能要比作品中的更豐富——想媽媽后再表達對英雄父母的孺慕,進而點贊父母,可能要比現在的結尾更平滑豐滿些。
(賞析: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