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有一個裝滿星星的口袋》既是彩虹合唱團2019樂季的主題,也是作者金承志先生自述為一首給那些不被理解的少數群體和我們每一個人所作的合唱作品。這首合唱曲首次與觀眾見面,是在2019年1月5日第17屆西安音樂節的西安音樂廳彩虹合唱團專場音樂會上,首次以數字音樂形式發行是在2019年5月6日Street Voice唱片公司的同名專輯中收錄。本文針對2019年度該團創作和演繹的優秀合唱曲目之一——《我有一個裝滿星星的口袋》,略作歌曲創作上的賞析。
關鍵詞:彩虹合唱團 混聲合唱 《我有一個裝滿星星的口袋》
作為與時俱進,更加迎合大眾審美需求的優秀合唱作品,其內在要求就是創作要貼合當今社會的現實生活,更要貼合廣大聽眾對音樂內涵的理解。與之前眾多彩虹合唱團的合唱作品風格相似的這首《我有一個裝滿星星的口袋》,經金承志先生回憶說,其創作靈感是源于自閉癥兒童群體,“我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世界,這里保留了一個個不愿意被人知道、不愿意長大的小秘密和小童心。愿所有內心的美好都能像星星一樣,永遠在屬于自己的夜空中閃耀。”一位理性到只談音樂、只談技術、不談“感覺”的青年指揮家和作曲家,這樣一首已被廣大聽眾接受并喜愛的合唱作品,從理論到實際究竟是如何實現這份“閃耀”的,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做簡要的賞析。
一、歌詞表達創作分析
歌詞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首歌曲的好壞,歌詞的表達賦予了一首歌曲情感與靈魂。單從歌詞創作的角度來看《我有一個裝滿星星的口袋》這首合唱作品,正如它的標題一樣,全曲出現“我有一……”這樣的歌詞片段共11處之多,不僅如此,每處歌詞片段的字數和句子結構都是完全相同的,這種看似簡單且口語化的前綴,卻成了整首歌曲的動機。作者通過不斷地排比這一句式結構,在與其相對應的旋律創作上,是將這每次的“我有一”前綴都和旋律弱起巧妙結合的,這樣的創作方式不僅使歌詞前綴所表達的內容更加清晰,而且無論是從演唱的角度還是欣賞的角度上看都更加容易落實歌詞所要表達的情感。
然而每次出現“我有一”這樣的音樂內在動機,并不是完全一樣的。它的出現共分為兩種旋律寫作形式,一種是下行級進,另一種是先平行后主旋律向上六度跳進的,這兩種不同的旋律形式對應這11處歌詞,同時也將其分為兩種情緒力度的表達:下行級進時,情緒力度是較弱的(mp);先平行后跳進時,情緒力度是較激動的(mf)。與這一動機類似的歌詞創作是有3處“不知……”,筆者發現這三處旋律創作也都是采用向上六度跳進的方式。
另外,跳過對細節的觀察,我們從歌詞的整體來看,筆者覺得很有意思的是,在歌曲的開頭部分有這樣的一組關鍵詞——“悄悄”“偷偷”“夜晚”“入睡”“秋日”“埋葬”,這些詞匯的情感基調對歌曲表達是有著直接影響的,開頭部分的這些關鍵詞為其營造了力度較弱的歌詞意境;順著這條思路不難看出,隨后的歌詞出現了“握得緊緊的拳頭”等這些詞匯就是歌曲力度較強情緒表達的地方;在歌曲發展到最后,歌詞又提及“夜晚”“入睡”和“森林”“小秘密”的歌詞意境,這樣不僅首尾呼應,而且將力度又拉回較弱的情緒作為收尾,讓人意猶未盡。
二、調式調性以及和聲曲式創作分析
《我有一個裝滿星星的口袋》是一首帶伴奏的共59個小節的F大調男女聲四部混聲合唱作品,單三部曲式結構(A+B+A)特點,整個作品的發展脈絡非常明顯,前奏共4小節,全曲無間奏。歌曲中段(B)29—48小節是呈示部(A)的變化發展,尾段(A)是呈示部歌詞開始前4小節的重復。
A段(a1+a2+b1)共由3個樂句組成,均是“我有一”作為動機發展形成的。a1和a2兩個樂句分別采用的是先女聲a1后男聲a2的聲部交換演唱方式,旋律實際是變化重復的;b1樂句其實是由3個“我有一”動機和1個“不知”創作的共4個短句組成。a1和a2部分和聲都是圍繞F大調主和弦、七級七和弦以及二級三和弦的不斷發展變化創作的;b1部分和聲較為簡單,旋律上跳進較多,主要是圍繞下屬和弦和七級七和弦展開的。
B段(a3+a4+b2)的旋律是建立在A段的基礎上的,旋律變奏運用了較為簡單的切分、三連音、十六分音符裝飾的節奏變化與之區分。在a3和a4的處理上繼續延續了A段的處理方式,與之不同的是運用了4個“我有一”和1個“不知”的短句組成了b2,男女聲部演唱內容更加統一,除男低外的3個上聲部開始更加復雜,和聲色彩更加明顯,相比b1來說更加強調了跳進部分的旋律內容,豐富了B段音樂的情感表達,將歌曲情緒推到頂點。
A段(a1)雖然旋律上是重復的,但是鋼琴伴奏織體產生了本質變化,由原來較密集的織體形式改為較開闊的二分音符織體,伴奏部分下行級進也較多,便于讓歌曲走向安靜、舒緩的尾聲氣氛。
三、聲樂演唱角度分析
從歌詞創作和歌曲本身和聲、曲式結構的分析結論來看,《我有一個裝滿星星的口袋》實際從創作上就已經對演唱有了高而多的內在要求,把握這些是有助于演繹好這首作品的。筆者結合力度強弱和相關歌詞的情感表達,談一談從聲樂演唱的角度還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樂句內在結構方面,較為短促且均勻的節奏特點是關鍵,例如“我有一個裝滿星星的口袋……”這句是均勻的八分音符上下起伏,音樂的內在邏輯和強弱規律是下行漸弱上行漸強,歌詞的流動性表達是練習中所需要的;主旋律聲部演唱時,其他聲部伴有哼鳴或“啊”以及需要強調的名詞輔助演唱,例16小節開始,女低、男低聲部哼鳴、“啊”的演唱是豐富旋律色彩的重要部分,半音化的上下律動對音準的要求是練習必不可少的;例22小節“拳頭”、24小節“往事”這些聲部演唱內容轉變為統一的情況,是體現這些需要強調的名詞,同時是情緒推動的標志,在推動且還需要注意旋律同音和級進的平穩進行。
對于我們每一個致力中小學藝術教育乃至合唱團教育工作的教師而言,挖掘更豐富的合唱作品,探究更優秀的創作手段,是激勵我們創作、指揮、演繹最踏實可行的工作內容。人的聲音不可以被埋沒,它不僅是合唱藝術的表現工具,也是表達對生活的理解與熱愛的直接方式,通過音樂作品與思想情感的結合,激發更多聽眾情感的共鳴是合唱的目的。這里也感謝并祝愿彩虹合唱團未來能有更多更好聽的作品供我們學習和借鑒。
(作者簡介:曹爽,男,碩士研究生,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胥口中學,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音樂學與舞蹈學)(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