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芳《巍巍中國情》。
2020年是中華民族永不忘記的日子。作為手握畫筆的藝術家,應該用熟悉的畫筆一吐胸中塊壘,謳歌值得濃筆重彩描繪的人與事物,銘記中華民族共擔風雨共沐陽光的大愛與大義。
深感于此,遂萌發構思并創作大尺幅映現以上海與武漢為聚焦點,在黨中央部署下全國一盤棋,傾力支援武漢抗疫的真實與動人的場面。3月15日,經過數天的構思,站在鋪平于畫板的巨大宣紙(高3.2米、寬5米)前,我飽蘸濃墨、凝注全神,落下了畫稿第一筆。由此,心頭意念如同開閘洪流那樣,隨著畫筆揮灑彩墨而盡情宣泄,所有思緒通過畫稿上的點線面與色彩而延伸,演繹成了中華民族攜手大愛的壯麗畫面。
經過10多天時間連續奮戰,“疫情防控”專題項目中國畫《巍巍中國情》創作完稿。畫面中央偏右,千年屹立的黃鶴樓占據重要位置,意味著武漢城市標志性建筑的精神力量所在,象征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團結一心,匯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在色彩與筆墨處理上,相比畫稿其他區域,采取工筆與寫意合一方式,突顯“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強大力量。
在其右側偏下部位,武漢的長江大橋、鐘樓、金銀潭醫院、協和醫院等地標性建筑,相鄰矗立,與畫稿左面部分的上海東方明珠、浦東上海中心、黃浦江畔外灘鐘樓、外白渡橋,以及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上海市瑞金醫院、華山醫院、中山醫院、長征醫院、普陀區中心醫院等遙相呼應,意味著武漢有難,上海舉全市力量,傾全力出手相助,不僅派遣精兵強將醫護人員逆行而動,趕赴現場實地治病救人,而且通過海陸空運輸鏈,相贈大批量的醫療物資和抗疫用品的真實場面。其間,對于武漢協和醫院建筑物體的具象描繪,作了特別手段處理。外觀上,采取低沉的黑色暈墨為主,樓層相隔之間的白色頗顯垂滴狀態,擬人化顯現疫情帶給人們的病痛與傷感。與之相反,毗鄰相間,標注“武漢加油”的所有廣告牌,均以暖色調亮麗聳立,告示著武漢并不孤立,有著全中國人民作強大后盾,一定會渡過難關,迎來更加輝煌的新生。旁側部位,還以簡筆寫生方式,寥寥勾勒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拔地而起,日夜兼程,熱火朝天加快建設的真實場面。
汪家芳《歸來》
畫幅上方中央部位,則是萬里長城的標志性建筑烽火臺及攀登階梯,寓意中華民族的脊梁與風骨。左上方布置著大面積連綿起伏的山脈,以及布達拉宮建筑和皚皚積雪,有著疫情當前,愛心和支持無遠弗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深層意味。
畫稿雖完成,但創作激情意猶未盡。《巍巍中國情》采取蒙太奇與寫意的創作手法,既有時空交錯、地域穿插,也有塊面切割以及彩墨暈染,眾多景觀交相輝映,凝聚成一股堅不可摧的力量。整幅畫雖然沒有一個人物出現,但濃重筆墨突顯有溫度、有信念的地標性城市輪廓,以及長江之水從西到東奔流向海的雄偉氣魄,擬人化象征著中華民族挺起脊梁,積聚起巨大凝聚力。畫面中兩座鐘樓格外醒目,一座是上海的外灘鐘樓,另一座是武漢的江漢關鐘樓,兩座位處不同地域鐘樓遙相呼應,似乎告示著2020年間兩座城市的不同尋常,更是有提醒人們警鐘長鳴的深刻意味。另外,整幅畫以淡綠色彩鋪地,建筑物周邊青山綠水環抱,盡顯郁郁蔥蔥,預示著疫情過后,兩座英雄城市必將迎來滿目春色,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