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姆嘿姆
成年了,就不要再插手別人的生活了。
盛產小清新愛情片和鬼片的泰國,又新出一部《時光機》。女主角是《天才槍手》主演,這一回她化身瑞典留學歸來的設計師,被斯德哥爾摩的北歐極簡風俘虜,把原本堆滿雜物的家,改造到好像一片云——那么白。
亂糟糟的家,變成雪白到刺眼的設計師工作室,這之間經歷的,必然是扔扔扔。說得好聽一點,叫斷舍離——什么樣的東西應該進垃圾桶?“就是那些你第一眼看到并不覺得怦然心動的。”
顯然,女主角不僅有點“斯德哥爾摩”審美綜合征,還深受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斷舍離》的影響。走進凌亂的房間,她找到無數古早“遺跡”:有錄像機時代的倒帶機,陳年CD,老款照相機……按照“怦然心動”的標準,早該扔干扔凈,可是在扔的過程中,女主角卻發現,這些看起來是“垃圾”,卻都印刻了自己曾經的生活,每一件垃圾背后都有舊情朦朧。
看到這里會以為又是一部泰國小清新電影,欲揚先抑,目的不是斷舍離,而是讓每一個過氣物件跳出來講述自己的故事,斷舍離是假,煽情才是真正的目的。萬萬沒想到,《時光機》不按套路出牌,還滿滿的反套路,以“回憶界一股泥石流”的方式,打開了這座非同尋常的時光機。
女主角扔掉的第一件“廢物”是一盒CD,盡管知道是老朋友送的,也毫不猶豫扔了,誰知被老朋友逮個正著:怎么,我送你的東西就這么不遭待見?被正面懟了以后,女主角依然不放棄原則:我們不可能把所有人送的所有東西都留下。很剛對不?轉手就被親哥打臉——哥哥把她當年親手編織的禮物圍巾也扔掉,女主角這才體會到,原來禮物被扔掉真的很傷感情。她決定,換一種方法,把不要的禮物,寄還給原來的送禮人,不就皆大歡喜?

誰知第二件“廢物”更麻煩,是當年前男友送的相機。寄回去,卻被拒收。女主角只好親自送上門去。為何如此執著?皆因當年女主角留洋后就一聲不吭地“飛”走了男友,連男友送她帶出國拍照的相機,都從來沒帶出去也沒用過。這次貌似還禮,實則為了當年的自私求原諒呢。哪知這一去,前男友非但覺得她的道歉是雙重自私,還被她的斷舍離啟發,將現女友也給“飛”了,令女主角欲哭無淚:一罪未贖,又添一罪。
“溫馨向”秒變“現實流”。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什么舊情難忘,哪有這么容易放下過去朝前看?有的只是留在記憶里的傷害難以磨滅,未來繼續靠著一腔自私一往無前。
拍到這里導演還嫌不夠,第三件“廢物”更加搞得家宅不寧——那是父親留下的鋼琴,一直被母親視若珍寶不肯賣,趁著母親外出,女主角自作主張給賣了。然而父親并不是早亡,而是遺棄了母子三人過新生活去了。女主角覺得自己賣鋼琴是“不想看到母親原地打轉”,是在幫母親忘記父親和他的背叛。但她的“無私”被母親一句話打醒:“可是我不想忘記啊。”她只能承認自己依然自私:賣掉鋼琴不是為了讓母親忘記,而是她自己,根本不想再睹物思人。
女主角這小半輩子,充滿了被拋棄和拋棄。哪有什么無痛斷舍離?倒是她的前男友和母親,一個個看得極清楚——成年了,就不要再插手別人的生活了。像個大人一樣,承認自己的自私,接受自己的負罪感,然后遠遠地走開就好。別借著“念舊”給別人添上新麻煩,就是成年人最好的“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