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紅昌
文題在線
生活中,誰感動、生氣、傷心、興奮……的樣子讓你印象深刻?
把題目“他____了”補充完整,回想一下發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這件事寫下來,特別要把這個人當時的樣子寫具體,表現出他的內心活動。
(配合統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習作訓練)
大手導寫
這是一篇半命題作文。題目中已經告訴我們這篇作文的寫作對象,也就是作文的主人公——他。需要我們填寫一個字或者詞語,構成一個完整的作文題目?!傲恕弊?,一般和動詞同時使用,代表著動作已經出現或者完成,說明我們要填寫的是一個動詞,并且寫作的內容或者中心就是填寫的動詞或者動詞產生的過程。
寫好這篇作文,我們可以這樣做:
一是填寫動作行為的動詞。
在我們的生活中,時刻都在進行著動作行為,說、看、哭、笑,扔、打、暈等,這些動作在我們的身上都曾發生過。從這個動作出發,發散思維,有那么一件事情或一個場景令我們產生了這個動作,這就是寫作素材,這就是觸動心靈的寫作“靈感”。我們把這個事件或者場景“記錄”下來,注意一下細節描寫,就是一篇很不錯的作文了。比如:我哭了,我笑了等,促使產生“哭”或者“笑”的故事就是我們要寫的。
這類作文重點在于故事的核心情節,這個動作怎么產生的,為什么產生,通過故事情節的“蓄勢”,完成動作的再現,達到觸動人的心靈,也就是突出文章的中心。
二是填寫心理活動的動詞。
人物的心理是很微妙的,時刻都在變化,很多時候連我們自己都駕馭不了自己的心理。但是,過去的感受,有一些會給我們留下深深的烙印。產生某種揮之不去的心理,肯定有一定的原因,這就是我們要找的寫作素材了。這樣的事情,有些時候會有些私密,我們不愿意告知他人;有些時候可能是急于跟別人分享的。例如,他害怕了,就需要我們找出害怕的原因,也就是什么事情或者事物讓他產生了“害怕”的心理,進而得到寫作的素材。需要注意的是,表示核心的心理活動的動詞不要一下子出現,而是通過事情的發展變化,進而引起人物心理的變化,最終達到“預期”的心理。當然,寫第三人稱的心理,作文中不要出現“我”,因為有了第一人稱就不能直接描寫第三人稱的心理了。當然,我們可以通過神態描寫,呈現人物心理。
三是填寫存在變化發展的動詞。
變化發展的動詞,一般來說不是單純的一個動作,而是持續性的動作,也是一件事情的過程或結果。像成長、發芽、奮斗、前進等,這些動詞本身就是一個個故事的中心思想,圍繞這個中心選取生活中的事件,或者選取一個個逐漸變化的場景,從而將“成長”“奮斗”等中心表現出來。例如寫《他成長了》,我們可以先寫他開始因不成熟導致的錯誤行為,經過一件事情,他的認知發生了變化,也就完成了“成長”。
寫這樣的作文時,可以寫一件事情,也可以寫幾件事情,或者幾個片段,但是一定要突出前后的“變”,通過前后的變化將中心展現出來,也就是對比手法的運用。寫一件事情,要注意故事的構思和細節的描寫,突出故事的發展變化;寫幾個場景則不用故事完整,但是要有情感的內在聯系,最好是情感漸變,從而升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