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卓



漫步大明湖,從鵲華橋向北眺望,可見一高樓巍然聳立在綠樹蔥蘢中,這便是超然樓。信步前行,來到樓前,氣勢恢弘的超然樓坐落在寬大的漢白玉臺基上,高聳的朱樓,與云影相襯,色彩絢爛,無比動人。
超然樓,位于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大明湖畔,是一座擁有幾百年歷史的名樓,始建于元代。樓閣作為中國古代的一種傳統建筑,被看作神圣、尊貴和威嚴的象征。在修建的眾多樓閣中,用于觀景、賞景的很多,一般臨水而建,湖光山色、波光粼粼,景色秀美。大明湖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也吸引了一位文人名士來此建造屬于他的樓閣。
據清乾隆《歷城縣志》記載,元代學士李洞建大明湖水面亭后,又建超然樓。李洞為人風雅,文思俊逸,被授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參與《經世大典》的修纂。書成后,引疾告歸,僑居于濟南大明湖畔其別墅超然樓,后此樓坍塌成瓦礫。
2009年大明湖擴建,遵其舊制,加以修復。超然樓是大明湖擴建改造工程的主要內容之一。整個擴建工程總投資近22億元,總面積由74公頃擴大到103.4公頃,恢復重建了超然樓、明湖居、聞韶驛等歷史古跡。工程竣工后,大明湖風景名勝區精心組織了對超然樓的文化布展工作。經過多次研討,確定了布展內容以展現濟南泉文化、城市園林文化及老濟南的民俗文化為主,努力彰顯濟南的文化特色。
新落成的超然樓,是一座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樓閣式建筑,瓦面及附件、門、欄桿等采用銅質材料,匾額和抱柱采用掐絲景泰藍銅工藝制作,建筑面積5673平方米,樓高51.7米,有著“江北第一樓”之稱。寬大的漢白玉石基,頂覆銅瓦,雕龍畫柱,古色古香,在寬闊水面和婀娜柳絲襯托下,更是顯得氣勢恢宏,美輪美奐。“近水亭臺草木欣,朱樓百尺回波濆”是明代詩人楊衍嗣對舊時超然樓的真實寫照,重建后的超然樓則更是增添了些許神韻。
風景各不同
超然樓上下共分7層,第1層為泉水電子體驗展館。該館以“泉甲天下、云游古今”為主題,通過歷史文化節點相連,采用時空穿越的展現手段,虛實結合貫穿整個游線,打造出追憶千年泉水文化歷史、回味泉城往事的體驗之旅。館內分為序廳、泉生濟南、湖畔聽泉、曲水流觴、泉水園林、濟南勝景、泉城傳奇、泉耀世界等8個大項、10個展區,展示面積1200多平方米。
2層大廳迎門是一幅大型木雕畫,名日“泉城攬勝”。木雕畫采用楠木雕刻而成,高8米,寬4.9米,依據泉城真實景觀布局,展現了泉城美景和歷史文化;四周墻面上鑲嵌“濟南八景”木雕作品,分別是《趵突騰空》《錦屏春曉》《龍潭觀魚》《黑虎嘯月》《佛山賞菊》《鵲華煙雨》《白云雪霽》《靈巖勝景》。大廳內還陳列著珍貴的千年樟木木雕作品《萬馬奔騰》、紅酸枝木雕作品《千福百財》、龍眼木根雕作品《龍吐九鯉》《鯤鵬展翅》,墻面還嵌有大型銅雕《明湖荷花會》、大型畫卷《鵲華秋色圖》,以及近代山東書畫大家的藝術作品。
北廳為老殘游記陶藝館,以《老殘游記》為原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陶藝館對原有陶藝作品進行了重新組合、編排,充分發揮繪景、模型制作、半景畫等景觀制作形式,編排了《鵲華橋畔》《明湖泛舟采蓮》《明湖居聽書》《巡撫衙門》《泉水人家》等15組老濟南風情聚集地,有人物、有場景,也有故事。其中,包括磚雕荷花、垂柳的影壁,以及700余個動作表情豐富、惟妙惟肖的陶人。在充分展示百年前老濟南清靈雋秀、山水相依的泉城風貌的同時,也反映出濟南的政治、文化,更展現了濟南人和這方水土的和諧,刻畫出老濟南的市井生活。
3層至6層電梯兩側陳列當代畫家作品“明湖八景”。3層設有藝術茶室,繪有大型壁畫《日月同輝》;4層陳列的是泰山玉雕展品;5層為奇石展,展出極為罕見的化石真品;6層是以觀光為主的平臺,設有茶社,品茗賞景、愜意十足。
超然致遠
超然樓是大明湖“超然致遠”景區的核心。“超然致遠”是大明湖擴建新區八景之一,位于大明湖東南部主入口的軸線上,連接大明湖的新舊八景。鑒于這種情況,景區在設計上以超然樓為軸心,將其余各景區有機串聯起來,以東西向的鳥啼千步一超然樓一博藝堂一還波島為軸,串起歷下秋風與明湖秋月。南北向以鵲華煙雨一超然樓一閣子戲臺一縈堤遠水為軸線。并以此輻射其余景區。超然樓作為整個景區的制高點,可遠眺舊八景,俯瞰新八景,大大豐富了景區天際線的層次,構成遠、中、近景中的重要元素,同時也為今后打造以大明湖為中心的文化圈向東、南、北的擴展輻射埋下了重重的伏筆。
整個“超然致遠”景區的建筑采用層層錯臺的形式,在豎向空間上有豐富的變化,使游人既有移步異景的意境,又增添了游覽的樂趣。道路則采用環路連接各個小島的出入口,并在游船碼頭形成中心廣場,廣場上聳立著超然樓和博藝堂形成東西軸線關系,是整個“超然致遠”景區的水路及陸路的主要出入口。
超然樓、博藝堂、閣子戲臺在此思路引導下,在建筑外觀的處理上,力求打造一個能引領控制整個景區的瓊樓玉宇。以超然樓為主,博藝堂、閣子戲臺為輔。通過高低錯落的石平臺相連接,形成一組集大氣恢宏、精巧別致于一身的建筑群。
景區總體建筑風格為典型的北方傳統建筑,啞光琉璃屋瓦面,大氣、雄渾、挺拔,而在細節處理上則揉以南方傳統建筑的素雅、精巧、別致的手法。整個景區的景觀尊重并保護了大明湖原有的風貌體系,風格簡潔明了。
而作為整個景區制高點的超然樓,則是巍峨挺拔、氣勢雄渾、超以象外。乘坐電梯可以到達超然樓頂層,在頂層遠眺,大明湖乃至泉城的秀麗景色猶如一幅畫卷,美不勝收。
編輯/魏偉
The Chaoran Tower,located bythe Darning Lake,the World'sBest Spring Scenic Spot inJinan, is a famous tower with ahistory of hundreds of years. It wasbuilt in the Yuan Dynasty.
In 2009, the Daming Lake wasextended and restored accordingto its old structure. The ChaoranTower is one of the main contentsof the Daming Lake Expansionand Reconstruction Project. Thenewly-built Chaoran Tower isa reinforced concrete pavilion(imitated wooden structure).Its tiling,appurtenances,doorsand handrails are made ofcopper;its plaque and pillars aremade through cloisonne coppertechnology. With a building area of5,673 square meters and a heightof 51.7 meters, the tower is knownas the "First Tower in the North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towerhas seven storeys in total, withdifferent themes.
The Chaoran Tower occupiesa commanding height in thescenic spot. From the tower, youcan overlook the old and newEight Sights. It greatly enrichesthe level of the skyline of thescenic spot, constitutes importantelements of distant, medium andclose views, and foreshadowsthe building of a cultural circlecentered at the Darning Lakeextending to the east, south, andnorth in th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