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重慶 401520)
產品設計的本質,在于設計一種能夠與消費者交流、溝通的語言,即產品的語義。真正受歡迎的產品應有益于人的日常生活并體現其心理品位。如何運用符號學創造出符合消費者情感化、人性化需求的產品,是產品設計師們必須認真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浪潮中,市場細分越來越重要,作為社會重要的性別角色——女性,正彰顯出其強大的消費力。如何設計更多符合女性市場需求特點的產品,如何更好地詮釋和重構女性產品設計語言,成為設計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產品語義學是20世紀80年代工業設計領域將研究語言的構想運用到產品設計上的一門學科。這一概念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克拉斯·克利本多夫和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萊因哈特·布特于1984年提出,并在同年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IDSA)年會上予以明確定義。
產品語義學以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的“語言的所指和能指”理論為基礎,其理論架構始于1950年德國烏爾姆造型學院的“符號運用研究”,再遠可追溯至芝加哥新包豪斯學校的查理斯·莫理斯的“記號論”。
在20世紀60年代,德國烏爾姆造型學院開始進行符號學的應用與研究。之后,德國的朗諾何夫婦和美國的克里本多夫共同提出了“產品符號學”的概念。1990年,克里本多夫、朗諾何夫婦等在芬蘭的赫爾辛基工業與設計大學舉辦了三天“國際產品語義學”講習班,分別介紹了產品語義學和產品符號學的相關知識。自此,產品符號學被推廣至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
嚴格意義上來講,產品語義學是產品符號學的一部分,無論是語言、表情還是動作,均屬于符號范疇。人腦通過對這些符號的加工處理,來理解信息、付諸行動。工業設計領域出現的產品符號學,是產品設計方法論的一次重大變革,它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將設計因素深入到人的精神和心理層面,跳出了科學決定論和技術決定論的窠臼,影響廣泛,意義深遠。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產品設計的“人文關懷”越來越普遍和深入。消費者消費決策權的增強以及市場細分的科學運用,造就了女性產品市場多元化發展的格局。女性市場的強大潛力,激發出更多關于女性審美標準、心理結構以及產品語義解讀的多維視角。
通過對女性產品市場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不難發現,“女性意識”已經深刻融入到現代女性產品設計的意識當中。越來越多的女性產品運用各種設計符號所傳達的意義滿足了其功能需求和情感需求,女性產品的形狀語義、色彩語義、材料語義以及情感語義等在設計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產品的形狀語義是指產品的形狀本質在產品外部所表現出來的語言含義或意義,包括人們對產品形態外部特征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意義。從認知角度講,形狀語言與文字語言表達的目的和意圖是一致的,都是通過符號所承載的信息來交流和傳達事物的本質特征。產品的形狀語義是一種情感符號形式,它主要用來要研究產品形狀及其與外部特征語言含義之間的關系。
對產品形狀語言進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創造新的形態,形態語言的結構特征決定了其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發展形態內容的能力和產生新的形狀語義的能力。
通過對中國女性產品市場的研究可以看出,柔美、賢惠、飄逸、輕巧和靈秀等詞匯是人們對女性的整體印象。通過產品設計的形狀語言,可以傳達出女性消費者的氣質、修養、個性以及身份地位等信息。通過在產品形狀設計中對女性元素的運用,充分體現了對女性消費者的尊重和理解。在產品設計中具體體現在曲線、弧線以及仿生學的經典運用,在產品體積上,整體比例要小于男性產品,這是由女性的生理和心理雙重結構所決定的。曲線和弧線是現代女性產品設計中一個重要的女性化符號,曲線和曲面在女性產品設計中展現了女性柔美、圓潤的個性特點。例如女式沙發的設計,就很好地詮釋了曲線符號的意義。如圖1所示。

圖1 曲線和曲面符號在沙發的運用
色彩作為一種重要的視覺符號,是人對事物視覺感受中最敏感的要素。色彩符號是一種直接作用于人類視覺的語言,人們通過對色彩的感覺、識別、聯想等,為現代產品設計賦予了豐富的色彩含義。就性別角色而言,女性比男性更善于辨別顏色,更容易形成產品消費中的色彩偏好。
在女性產品設計中,不同的色彩會傳達出不同的產品指示功能。同時,不同的色彩搭配也會給消費者帶來不同的情感體驗。從目前對女性產品色彩設計的研究來看,女性產品設計中主要運用高明度或者高純度的顏色與中性色(黑、白、灰系列)的搭配居多,同色系、不同明度和飽和度之間的色彩搭配也是比較常見的搭配形式,例如紅色與黑色、粉色與白色等。
在當今的數碼產品市場中,色彩風尚已經席卷全球,特別是女性數碼產品,一改以往的“銀裝素裹”形象,多彩絢麗的個性化、動感化產品引領著消費時尚,洋溢著火熱激情。如佳能伊克薩斯數碼相機的廣告,運用“你好,色彩”為主題,借助于廣告宣傳和產品色彩語義的表達,取得了女性數碼相機市場的巨大成功。如圖2、3所示。

圖2 色彩絢麗的女性數碼產品

圖3 色彩絢麗的女性雞尾酒包裝
任何產品都需要一定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質感,質感又稱作“肌理”或者“質地”。質感主要是由觸覺引起的,同時,依據人的經驗和認知,視覺也可以感知不同的質感。所以說,產品的質感是由觸覺和視覺綜合帶來的一種客觀和主觀的物體感覺。
大致說來,質感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產品表面的幾何細部特征形成的形式要素——肌理,二是由產品表面的理化類別特征造成的內容要素——質地。
如上所述,質感同時具備了物理和生理的雙重性格屬性。借助于觸覺與視知覺,產品的材質、類別與產品的光滑程度、軟硬程度以及冷暖程度綜合表現出來一種物品表面認知的心理反應,它將會直接影響到產品的使用價值和心理價值。產品材料的不同會體現出一定的性別意象,但它必須借助于產品造型、產品色彩以及產品肌理的處理,才能更好地展現出產品的性別屬性。
目前的女性產品材料,主要以塑料、金屬、纖維和皮革、陶瓷、水鉆等為主。塑料便于產品造型,更富輕盈感和柔和感;金屬材料本身的屬性可以通過產品表面傳達出女性經典和高雅的氣質;纖維和皮革在女性服飾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其柔韌性為展現女性優美、陰柔的一面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陶瓷在女性化妝品外包裝中結合造型表現,傳達出更加細膩、溫潤的情緒色彩。如圖4、5所示。

圖4 女士手表的材質表現

圖5 女士蒸臉器和眼部按摩器材質表現
女性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鮮明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決定了女性產品的設計走向。女性對產品的外觀、色彩以及材質的要求,是由女性的生理特點和審美感受共同決定的,只有在產品設計中遵循和尊重這一規律,基于女性產品語義學基礎上的研究,才具有了理論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