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杰 龔 穎
(重慶市奉節縣人民醫院,重慶 404600)
胎膜早破現象一般發生在產婦生產之前,指的是產婦的胎膜提前破裂,導致羊水流失過早,產婦的正常分娩會因此受到影響,如果情況嚴重,則會對胎兒的健康造成較大的威脅[1-2]。目前,臨床中對于足月頭位銜接胎膜早破的孕婦需要多臥床休息,將臀位抬高,進行改善治療[3]。但是,實際情況中臨床醫生需要根據胎兒的胎齡和實際情況,來針對性、有調整性的選擇合理的產婦待產體位,提高產婦的自然分娩率。本次研究抽取慶市奉節縣人民醫院2019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收治的60 例產婦以隨機數字表法展開對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重慶市奉節縣人民醫院2019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收治的60 例足月頭位銜接胎膜早破產婦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30)和對照組(n=30)。對照組產婦通過高臀臥位體位待產,觀察組產婦通過自由體位待產,觀察組中產婦的年齡21~39 歲,平均年齡(33.69±1.82)歲;孕周37~40 周,平均孕周(38.95±0.46)周。對照組產婦的年齡20~38 歲,平均年齡(32.53±1.92)歲;孕周37~39 周,平均孕周(38.53±0.38)周。所有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產婦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獲得重慶市奉節縣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納入標準:足月胎膜早破單胎孕婦;符合正常分娩標準[4];正常頭位銜接;身體指標正常。排除標準:精神疾病障礙者;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異常者。
對照組產婦通過高臀臥位體位待產,在待產過程中,產婦采用左側臥姿勢在產床上躺好,將產床尾部上調20°。觀察組產婦通過自由體位待產,對于產婦的體位無任何要求,產婦根據自己的舒適性,采取躺、蹲、臥等姿勢,等到產婦的宮口開全之后,指導產婦躺在產床上,準備好生產;在待產過程中對所有產婦以及胎兒的情況進行密切觀察,若發現異常,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干預。
對兩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剖宮產率、母嬰不良事件(尿潴留、窒息、胎糞吸入)發生率以及三個產程分別消耗的時間進行比較。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自然分娩率為96.67%(29/30)高于對照組的70.00%(21/30);觀察組剖宮產率為3.33%(1/30)低于對照組的30.00%(9/3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的比較[例(%)]
觀察組產婦的母嬰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3%(1/30),對照組產婦的母嬰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0.00%(9/3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母嬰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例(%)]
觀察組產婦的第一產程時間為(645.12±18.95)min,短于對照組產婦的第一產程時間(652.48±19.06)min,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第二產程時間為(34.18±5.46)min,第三產程為(8.26±1.85)min,顯著短于對照組產婦第二產程時間(60.45±6.43)min 和第三產程(15.57±2.34)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不同產程時間比較(±s,min)

表3 兩組產婦不同產程時間比較(±s,min)
組別 n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觀察組 30 645.12±18.95 34.18±5.46 8.26±1.85對照組 30 652.48±19.06 60.45±6.43 15.57±2.34 t 1.500 17.057 13.422 P>0.05 <0.05 <0.05
胎膜早破是圍產期中比較常見的并發癥,孕婦發生胎膜早破后,會影響母嬰健康。胎膜早破的引發原因較多[5-6],分別為:①子宮頸功能異常:臨床癥狀表現為內口松弛或者峽部欠缺等情況;②胎膜發育不良:抽煙的孕婦,或者于孕早期維生素C 水平不足,則會引發胎膜發育異常;③產婦宮腔內壓力異常:通常發生在頭盆不稱及胎位異常孕婦中,孕婦出現雙胎妊娠、劇烈咳嗽、羊水過多以及排便困難等情況后,有較大的概率增大壓力。發生胎膜早破,并不會明顯影響產婦的產程時間,但是,因為羊水的過度流出,會使產婦的活動受限,一旦孕婦突發強烈宮縮,胎體則會被肌肉緊裹,嚴重擠壓臍帶以及胎盤,胎兒的供血受到極大的影響,胎頭旋轉也會受到抑制,減緩胎露速度,大大延長產婦的產程時間。一旦產婦的宮壁緊裹胎體,則會嚴重影響產婦血液正常循環情況,進而使胎兒出現宮內窘迫,明顯提高剖宮產率[7]。
傳統臨床研究表明[8]:足月頭位銜接的胎膜早破孕婦在產前,一般會通過產婦臥床休息,合適抬高產婦的臀部,使產婦的羊水流失量大大降低,孕婦的大小便也必須在產床上進行。但是,在此期間,需要將孕婦的臀部抬高,使胎兒的頭部和孕婦宮頸無法更好的緊貼,在極大程度上,會影響孕婦的宮縮情況,同時,產婦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休息期間孕婦可能會出現有關并發癥,比較常見的包括:尿潴留以及宮縮障礙等情況,且對于母嬰結局無改善[9]。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中自然分娩率,剖宮產率,母嬰不良事件發生率,產婦的第二產程時間,第三產程時間,均明顯優良于對照組產婦,從本次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自由體位待產應用于足月頭位銜接胎膜早破孕婦中,影響比較積極,在保持該體位期間,胎頭和宮頸需要緊密接觸,產婦的羊水流失過度情況會明顯降低,所以,對于妊娠足月、先露頭并且胎頭已銜接的胎膜早破產婦來說,采用自由體位進行待產,可以大大縮短各段產程時間,提高自然分娩率,使母嬰結局得到一定保障。杜燕彩等[10]的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為98.0%,剖宮產率為2.00%,第一產程時間為(649.19±18.73)min,第二產程時間為(34.71±5.15)min,第三產程時間為(8.47±1.76)min,和本次研究結果大致相符。
綜上所述,足月頭位銜接胎膜早破孕婦通過自由體位進行待產,可以有效減少產程時間,降低母嬰不良事件發生率,改善其分娩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