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4月26日文章,原題:從銷售地方美食到直播文化講座,中國的旅行社開展多樣化經營應對疫情今年1月底,當中國的旅游業因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而陷入停頓時,北京的必思博旅行社也被迫停業。這家為外國訪華游客提供定制游的旅行社推出一系列中國文化和歷史的在線講座,希望擴展收入來源。
這些講座由“中國通”——在中國生活或研究中國文化的外國人——提供,例如4月21日的一場講座講述了(英籍)猶太商人沙遜爵士如何在1929年建造了國泰酒店(現在的外灘和平飯店),從而改變了上海的面貌。旅行社負責人表示,當前因防疫管控和隔離等規定,到中國旅游非常困難,此類講座將重新激發外國人對中國的興趣。
據報道,截至3月底,中國已有1萬家旅行社停業,預計今年中國旅游業的損失將達到3萬億元。許多設法維持經營的旅行社已采取一些頗具創意的新措施。
擁有70家門店的東莞市青年國際旅行社打造了一個電商平臺,推銷熱門旅游線路的地方特產,如潮州牛肉丸和云南茶葉。該社運營中心主管鐘舒怡(音)表示,他們已經售出了十幾噸潮州牛肉丸,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公司自1月底以來遭受的虧損。此外,旅行社工作人員還在旅游目的地進行網絡直播以提高人氣。“他們驅車前往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在內的周邊地區,在重新開放的酒店和景點拍攝視頻,推廣我們的品牌。”鐘說。▲
(作者ElaineYau,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