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我一直在補鈣、補維生素D,也在吃抑制骨流失的藥,但就是站不起來。不幸的是,去年右腿也骨折了。”83歲的杭州退休教師陳老師,十年前因骨質疏松導致股骨頸骨折,做了左側髖關節置換,但仍常年臥床、出門坐輪椅,去年骨折后又做了右側髖關節置換術,但術后仍站不起來,最近她終于迎來轉機。
浙大二院骨科骨質疏松專科門診醫生師鐘麗問詢得知,陳老師一直在吃抑制骨流失藥物,但她的骨代謝水平很低,其實應注射促進骨生長的藥物。十年來,陳老師的藥吃反了。醫生立刻開始為她注射骨生長藥物,現在她能每天牽著老伴逛街了。
50歲以上女性骨質疏松癥患病率達32.1%,遠高于同齡男性的6%,而65歲以上患病率更是達到了51.6%。上了年紀,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等現象的原因就是骨質疏松。腰背骨痛、身高縮短、易骨折是骨質疏松最明顯的三個癥狀。
預防上,建議主動關注骨密度,女性50歲、男性65歲后,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測。治療上,不是簡單的補鈣、補維生素D,而是要改變人體骨代謝狀態。骨質疏松癥患者在治療前,需做骨代謝檢測。如果是高骨代謝患者,骨流失速度快,要用抑制破骨細胞功能的藥,低骨代謝者,要用刺激成骨細胞功能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