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江蘇省常州經濟開發區橫山橋中心小學以“辦有溫度的學?!睘樽谥?,努力創建“關愛、親切、友好”的校園育人環境,建立“合作、共享、協同”的教師成長機制。學校為教師設置了階梯化的發展目標,著力構建起以國家課程為主干、校本課程為枝葉的課程體系,致力于培養“真學力、真德行、真本領”的真少年。
【關鍵詞】教育的溫度;人本管理;真少年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90-0033-03
【作者簡介】許小紅,江蘇省常州經濟開發區橫山橋中心小學(江蘇常州,213119)校長,高級教師。
一、道德追問:為何辦有溫度的學校
在教育場域,我們說的“溫度”是教育學意義的溫度,指教育生態中人的心靈所感受到的冷熱程度,是具有一定道德意蘊的“隱喻”概念。學校教育的溫度既包括學校場域中客觀存在的物質的溫度,也包括發生在學校場域中的教育事件隱喻意義的“溫度”。翻開中外教育史,孔子、蘇格拉底、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這些教育家的身上無不散發著迷人的故事,匯聚著熾熱的溫度。
江蘇省常州經濟開發區橫山橋中心小學,始終內蘊著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基因。在教育理念層面,學校有適宜的教育溫度,首先要堅持人本性和真實性、教育性和平等性、道德性和反思性等,這是基礎與前提;在教育實踐層面,適宜的學校教育溫度不是恒定不變的,而是要根據教育場域中人的教育需求適時變化,師生不僅需要“溫暖”的愛與關懷,也需要“高溫”的熱情與激勵,還需要“低溫”的冷卻與反思。有適宜溫度的學校才具有平等性,是“我與你”之間充滿愛與關懷并相互尊重信任的教育,能夠摩擦生熱,創造幸福、理解、平等的校園氛圍。
二、內涵解讀:辦有溫度的學校要素探求
在教育場域,我們所說的“溫度”是教育學意義的溫度,是具有一定道德意蘊的隱喻概念。教育的溫度往往與溫暖、溫情、情懷、情感、生命等緊密聯系。“辦有溫度的學?!币髣摻己玫挠谁h境,要能建立促進教師發展的機制,要能打造適合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育生態。
1.創建“關愛、親切、友好”的校園育人環境。
“有溫度的學校”洋溢著“愛”。對教育而言,有愛便有一切。教育一定是根植于愛的。“有溫度”意在營造一種關愛的、親切的、友好的育人環境,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選擇、更多的發展空間。最溫暖、最美好的地方在學校,這是師生的精神向度與行走姿態。
2.建立“合作、共享、協同”的教師成長機制。
“有溫度的學?!闭蔑@著“支持”。學校強調教師的主動發展,主張喚醒教師的發展意識,激發教師主動發展的內驅力。“有溫度的學?!辈艜錆M濃厚的人文情懷,構建平等協作的關系,創設平等對話的氛圍,給所有教師提供機會、搭建平臺,為教師發展盡可能提供支持和幫助,讓教師體驗職業成長的幸福。
3.營造“堅守、回歸、擔當”的學校教育生態。
“有溫度的學校”懂得“遵循”。學校懂得教育之道,堅守教育良知,回歸教育本源,遵循教育規律。學校管理者充滿人文情懷,讓學校真正成為師生成長的沃土和精神家園,讓師生詩意地棲居于校園中,讓師生幸福地行走在校園里。學校是一個令人心靈向往、精神生長的存在,也是一個記憶深處的美麗家園。
三、路徑探索:辦有溫度的學校的實踐
(一)有溫度的管理
“科學”與“民主”是學校管理的基石。學校管理的功能不僅是形成秩序,同時也應該具有育人功能。“有溫度”的管理,能引導學校成為一塊快樂的麥田,教師就是麥田守望者。
1.溫暖培育,提升教師專業能力。
教師是學校最為重要的財富。學校的“三格”教師成長行動聚焦教師發展的專業素養,普惠每一位生長周期內的教師,對不同年齡層、不同教齡層教師給予分層式要求和輔助,實現“入格教師”課堂教學行為一年一個樣,兩年不走樣,三年像模像樣;“升格教師”實現專業素養的生長,專業思想的伸展,教育教學影響力的提升;“風格教師”實現教育科研有深度,教學行為有厚度,教育品格有風度的發展愿景。
2.以人為本,提升教師職業幸福。
我們樹立以教師為本的思想,營造合作的人際關系,傾注關懷激勵人,尊重個性發展人。學校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創造適合教師的管理機制,使他們感受職業的幸福。我們用“多把尺子”來評價教師,賞識教師的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全體教師把學校當作自己的家、心靈的港,相互間親如兄弟姐妹,相親相愛如一家人。
3.溫情涵養,提升教師職業境界。
教育的溫度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我們引領教師帶著敏感而豐富、細膩而多情、博大而幽遠的精神氣象之愛,在詩意閱讀、真意感悟、樂意執教、快意生活中,做一個智慧的教育人,創和諧環境,過優雅生活,將教育引向至善、求真、尚美。教師有了“溫度”,感受到“暖意”,辦學的“溫度”才能落地生根。
(二)有溫度的環境
辦有溫度的學校,要從環境文化走向物型課程的研究,打造“物”的文化塑形及課程意象,在潛移默化中浸潤人心。
1.閱讀的蜜,溫潤兒童精神。
學校把圖書室設計成學生閱讀中心,把樓層拐角處設計成主題書吧,把校園長廊打造成曲折回轉的書城……有溫度的學校中有著無處不在的圖書館,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閱讀、學習、交流、分享。校園新生活,新樣態在這里開始生長。
2.生活的美,加深兒童體驗。
學校秉承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手腦并用,做學合一”的教育,建設勞動教育基地“豐茂園”,師生們拎著小水桶,揮著小鋤頭,翻土、播種、除草、施肥、澆水,這里成了學生的開心農場。夏秋兩季,學校舉行豐收節。山芋、西紅柿、玉米、蘿卜和學生歡樂豐收的場景,一起構成了溫暖喜悅的圖景。學校投資建設課程基地“真真館”,使教育與生活場景真正聯系起來。這里有DIY木工坊、創意小廚房、創客中心……學生的發展是整個教育改革的指南針。一所溫暖的學校,其校園的文化場景,成為學生終生難忘的美好記憶。
3.學校的暖,豐盈兒童心靈。
辦有溫度的學校,一物一景皆為兒童。學校精心設計定制數百米“綠色愛心雨棚”,學生的腳步在雨天從容、淡定了,家長們點贊學校“貼心”。學生參加科技競賽、創客大賽、書畫比賽等費用,學校無償支持。學生喜歡輪滑、拉丁舞、古箏等課程,學校聘請師資悉心指導……學校把課程寫在校園的每一個地方,把能力素養體現在每一個環節中。
(三)有溫度的課程
辦有溫度的學校,我們確立了“求全人格,求真育人”的課程理念,著力構建起以國家課程為主干、以校本課程為枝葉的真課程體系。學校融通整合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培養具有“真學力、真德行、真本領”的真少年。
1.基礎性課程發展“真學力”。
辦有溫度的學校,首要是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學校把學科課程整合、融通,注重以大主題統領關聯主題意義的課程內容,打通學科邊界,開展跨學科實踐學習,建立意義關聯,實現知識、經驗、資源以及方式的融合。把學科知識延伸到生活中,從而讓學生學會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學科知識—聯系生活—生成主題—運用研究”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拓展性課程培養“真德行”。
辦有溫度的學校,要重點發展兒童的道德素養。學校以“道德與法治”課程為基礎,探尋學生品格養成的規律與密碼,課程化設計各類節日和儀式活動,把原本單一的、獨立的教育活動的點連成線、形成面,最終構建目標明確、主題鮮明的多維度教育活動體系,推動學生的品行、人文、藝術等方面健康和諧發展。
3.探究性課程培植“真本領”。
辦有溫度的學校,要喚醒師生追問、探究世界的“天眼”。學校開設“中秋課程”“恐龍課程”“重陽課程”“四季課程”等項目探究課程,打破學科界限,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為視角形成多個主題系列,力推分科課程向綜合課程轉變,跨學科、超學科、全學科的大主題課程已悄然來臨,融通學生的學習世界和生活世界,學生的策劃、合作、創造能力得到了提升。
課程是通往美好生活的教育旅程。我們以“辦有溫度的學?!睘樽谥迹瑯嫿ㄆ鸹A性與拓展性相結合、通識性與個性化相結合的適切學生身心特點的“真課程”體系,為學生全面發展、差異發展、多樣發展提供卓有成效的課程支持和學習平臺。辦有溫度的學校,不僅是一種辦學愿景,更是一種教育情懷與境界,是師生共同經歷的一段生命旅程,是師生共同構建的美麗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