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梅
在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時,審計準則中有許多地方規定了商譽減值測試的審計程序。商譽減值測試時會運用到和涉及許多參數,復雜程度較高,筆者結合審計實務,研究了營運資金的預測對評估對象的價值影響。在現金流折現模型,營運資金的預測是重要的指標之一,資產評估法律法規及準則里沒有對營運資金預測方法的相關具體規定,在實踐工作中,管理層對營運資金的預測方法較多,而且存在用營運資金預測來調節評估對象的評估值。本文闡述了營運資金分類預測法的優點和較其他方法的準確性,從而進一步提高商譽減值測試的準確性。
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各項評估準則對營運資金預測沒有具體的規定,在實務中,主要是用前幾年營運資金占當年營業收入比例法,比較簡單直接,但是缺少分析和必要的調整。本文主要從銷售、生產、采購、其他方面所占用的營運資金分類預測法。
收益法,是指將預期收益資本化或者折現,確定評估對象價值的評估方法。
現金凈流量=凈利潤+M-凈營運資金變動。
營運資金分為銷售、生產、采購所占用的營運資金和其他營運資金兩類。
1.銷售、生產、采購所需占用的營運資金
(1)銷售所占用的營運資金包括:
庫存商品從預收客戶的貨款到賬到發出庫存商品并確認銷售收入時間段內占用客戶的資金;
從確認收入到合同約定的收款期內所占用的資金;
企業為銷售考慮的安全邊際所占用的資金。
(2)生產所占用的營運資金為:
從原材料入庫到被領用出庫時間段內需占用的資金;
從倉庫領用材料到形成庫存商品時間段內需占用的資金;
從庫存商品完工入庫到確認銷售收入的時間段內需占用的資金。
(3)采購所占用的營運資金包括:
支付預付款到原材料入庫并驗收合格時間段內所占用的資金;
原材料驗收合格入庫到根據采購合同約定的支付貨款時間段內占用供應商的資金;
企業為采購考慮的安全邊際所占用的資金。
2.其他營運資金
其他營運資金是指企業日常生產經營中除銷售、生產、采購以外需占用的資金,包括工資、各項稅金、付現的費用、各項保證金等。在預測對象未來自由現金流時會以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形式將各期的稅金、期間費用等全部考慮,因此,該部分需占用的營運資金即為基準日時收付款時間未到而留存在賬面的保證金等和企業銀行賬戶中留存的必備現金(最低貨幣資金保有量)。
有些類型的營運資金不會隨著收入的變化而變化,就應該將其定義為其他營運資金,上述特殊的內容都應在銷售、生產、采購所占用的營運資金中剔除。如:
存貨中不用于銷售的樣品;
存貨中核算的機器設備的備件;
生產經營中發生的一些固定類付現費用;
應收貨款中是否存在長期未收回的款項;
存貨中是否存在長期未售的報廢材料或殘次品。
另外,預付款項和應付賬款一定要區分是材料款還是購建固定資產的設備和工程款,屬于固定資產投資形成的往來及支付屬于資本性支出,不屬于營運資金測算的范圍;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要分析各項往來的性質是否屬于營運資金,如非經營性往來款、應付股利等,上述不屬于營運資金,還需要進一步分析其是否屬于溢余資產、非經營性資產或負債。
由于銷售、生產、采購所占用的營運資金是由收付款的賬期和產品的生產周期及庫存時間決定的,因此其與收入應呈線性關系,所以在測算營運資金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前幾年營運資金占當年營業收入比例法。另一種是企業生產銷售品種未發生變化時,預測方法:基準日銷售、生產、采購所占用的營運資金確定后,用當期的收入和成本與之對比,計算出此類營運資金的周轉次數,再根據預測期各年的收入和成本測算出各年末銷售、生產、采購所占用的營運資金;當收益主體面臨產品結構轉型或者開發新產品時,預測方法:由于預測期間的收入組成過去沒有參考,所以歷史數據無法測算出其銷售、生產、采購所需占用的營運資金,這種情況下需詳細了解新產品在采購、生產、銷售環節的所有特點,然后按照這些特點依次來測算收益主體在預測期間內各年末銷售、生產、采購所占用的營運資金。
方法1:在實務中主要是用前幾年營運資金占當年營業收入比例法,比較直接,但是缺少分析和必要的調整。筆者研究過許多公司,因為經營情況不一,變化較快,沒有一定的規律,而且不符合邏輯,如果按這種方法預測,營運資金預測金額不準確,進而對評估對象的現金凈流量預測會有影響,進而影響其評估值,最終會影響商譽的減值測試結果。
方法2:
ABC公司在基準日(2019年10月31日)時正在建設生產一種M新產品的廠房及生產線,需要測算其銷售、生產、采購所占用的營運資金。下面以M新產品為例來說明測算過程:
1.采購環節占用的營運資金
通過與ABC公司的采購部門訪談,M新產品所需要采購的原材料不需要預付貨款,應付款的賬期為60天,直接材料占成本的比例約為70%。用預測期間各年的營業成本倒算出當年采購環節占用的營運資金,結合ABC公司的定額及其他生產費用計劃,M新產品的營業成本為1000萬元,則:

2.生產環節占用的營運資金
(1)原材料占用的營運資金
通過與ABC公司的生產部門訪談,M新產品的原材料需保留20天的安全庫存(從原材料入庫到被領用出庫時間),即原材料的周轉次數為18次,則:

(2)在產品占用的營運資金
通過與ABC公司的生產部門訪談,每個M新產品的生產周期為5天,M新產品的單位成本為1000元,日產量為120個,則:
在產品占用的營運資金
=5*120*1000
=60萬元
(3)產成品占用的營運資金
通過與ABC公司的生產部門訪談,M新產品的產成品需保留20天的安全庫存(從庫存商品完工入庫到確認銷售收入前的時間),即一年的周轉次數為18次,則:

3.銷售環節占用的營運資金
通過與ABC公司的銷售部門訪談,M新產品應收賬款期為60天,周轉次數為6次,假設M新產品的營業收入為1800萬元,則:

綜上,M新產品在生產、銷售和采購中所占用的營運資金
=339+(53.33+60+66.67)-271.20萬元
=227.80萬元
在資源分析后確定其他營運資金的余額后,再將其他營運資金分為正常部分以及溢余現金。
1.正常部分
是指企業正常經營需要的必備現金,也就是最低貨幣資金保有量,另一方面,過多的現金留存在銀行賬戶中又是一種資源浪費,因此在收益法模型中要測算出收益主體所需留存的最低貨幣資金保有量。
因為經營活動中的應收款、應付款均可以商業信用(合同)中約定付款帳期,所以在測算收益主體的最低貨幣資金保有量時僅需考慮一個月到兩個月的稅金、工資、付現費用(管理、銷售、生產成本及制造費中付現部分),正常經營月份的數據來測算其最低貨幣資金保有量。
2.溢余現金的判斷
案例:假設ABC公司經資源分析后其他營運資金合計800萬元,其中不變部分(最低現金保有量)為500萬元,變動部分即為剩余部分的300萬元。如果不存其他投資及籌資行為需要資金,上述300萬元作為溢余現金處理。
從上述兩種方法測算的營運資金的過程和思路可以看出,第二種方法更準確而且切合實際,能對商譽減值測試中營運資金這個參數復核到位。
通過上述營運資金兩種預測方法的分析和探討,通過案例分析得出按資金占用環節分析預測比較清晰而且準確易于理解,而且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從而更科學地對各類營運資金進行預測,進而為商譽減值測試中的營運資金測算提供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