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蕓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江寧醫院康復科,江蘇 南京 211100)
腦中風也被稱為腦中風,腦卒中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中,因為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該病的發生率也在不斷上升[1]。在顱腦神經損傷中,患者出現吞咽障礙的概率高達29%至71%[2]。吞咽障礙是指當患者吞咽食物、液體時,會引起哽咽、嗆咳等情況,使患者出現肺部感染、營養不良等癥狀。本文為探究腦卒中后吞咽障礙致肺部感染康復護理干預作用,從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來我院就診的腦卒中后吞咽障礙致肺部感染患者中選取50例。探究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復和肺部感染情況。現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對象從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來我院就診的腦卒中后吞咽障礙致肺部感染患者選取50例患者。診斷標準:通過接受CT檢查或者核磁檢查確診為腦卒中,根據診斷結果分為大腦半球卒中,腦干卒中,小腦卒中;所有患者通過洼田飲水試驗檢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礙;經過檢測發現患者均存在肺部感染。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國腦血管病診斷標準[3]。排除標準:所有患者均不存在認知方面的疾病,沒有嚴重臟器疾病。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所有患者均對該實驗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表1 兩組患者資料對比
對照組25例患者采用常規方法護理,具體如下:密切檢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保持病房通風,營造出舒適良好的環境,指導患者用藥[4]。
觀察組25例患者采用康復護理,具體如下:①教育護理:掌握并講解腦卒中、吞咽障礙等其他相關知識,針對情緒嚴重不良的患者提供個別心理咨詢。②口腔護理:每日為患者清理口腔,防止有食物殘留。指導患者使用生理鹽水在進食后清理口腔,并按時漱口。③對患者開展進行空咽練習,根據患者的情況來強化攝食訓練,并制定相應的飲食護理計劃。④若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可采用鼻飼對患者進行喂養護理。在此過程中,要密切監視患者情況,避免出現反流誤吸情況。⑤環境舒適護理:如將病房環境美化,改善、配置身邊的裝飾和常用物品等。讓患者在舒適的環境中保持愉快的心情[5]。
對兩組患者觀察一個月后,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復和肺部感染情況。根據藤島一郎的吞咽療效評價量表分析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復。該量表的總分為10分,分數≥8分為優秀,分數在4~8分之間為良好,分數≤4分為較差。
本文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吞咽功能恢復和肺部感染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束后,在統計處理中使用SPSS17.0軟件,以95%作為信賴區域,表示利用率(%)計數數據。比較和分析使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前提,數據在統計上是有意義的。
觀察組患者吞咽功能恢復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吞咽功能恢復對比[n(%)]
觀察組患者出現肺部感染情況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3。
大部分的腦卒中患者在治療后有各種各樣程度的吞咽障礙現象。吞咽障礙是指患者在吃飯的時候容易引起窒息和誤吸,甚至有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可能性。不及時采用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可能會引起肺部感染,有礙于患者的正常恢復,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由于臨床上沒有治療吞咽障礙的藥,所以只能加強對腦卒中患者的護理[6]。常規護理不能滿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因此,無法達到理想的康復護理效果。康復護理目的是加速患者的康復,為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科學的護理服務,包括吞咽功能訓練、口腔護理及飲食護理等。通過本文的研究表明,采用康復護理的患者吞咽恢復情況明顯優于采用常規護理的患者,且患者出現肺部感染的情況也明顯下降。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致肺部感染患者進行康復護理,有利于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復。
表3 兩組患者肺部感染情況對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