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棒鼓”是土家族一種特色的地方民間曲藝,主要流行在湖南、湖北、四川、重慶四省(市)土家族居民居住的交界處。本文主要論述湖北恩施一帶的土家族三棒鼓與旅游相結合,既能推動旅游的發展,又向人們展示少數民族風情的曲藝音樂。
[關鍵詞]三棒鼓;土家族;民間曲藝;旅游產品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20)01-0082-02
一、“三棒鼓”簡介
土家族“三棒鼓”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早期的“三棒鼓”只是對自然界花、鳥、蟲、獸的模仿,有幾個簡單的肢體動作。后來漸漸融入到宗教,主要進行祈禱、祭祀山神、祖先,為“三棒鼓”蒙上一層神秘的宗教色彩。到了后期,“三棒鼓”在人們的勞動過程中不斷發展,變得平民化,人們的婚喪嫁娶、逢年過節、農作豐收、日常娛樂都可以看到三棒鼓,此時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頂峰,并且三棒鼓的形式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還加入了唱詞、道具。它的動作也越來越規范。家家戶戶小孩子也會哼唱幾句。
“三棒鼓”的唱腔與表演獨具特色,在雜技表演中,主要道具為鼓、花刀、花棒、鑼和鈸,表演者用腳踩鑼,雙手在空中拋花刀或者花棒,而且拋的數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腳上踩鑼的節奏與手中拋花刀、花棒的速度一致。這種表演的技術性很強,若是有一點失誤,都會被誤傷。在三棒鼓的唱詞中,有很多固定的唱本,也有很多即興創編,一般為一人拿著鼓打節奏一人拿鈸或鑼配樂,有兩人對唱也有單人獨唱。在天氣好上山勞動時會唱上一首,或者家中來客人心里高興也會來一首。這種音樂的節奏多為不規整的,并且樂音的組織形式也是不同的,這也表現出了土家族三棒鼓的獨特性。三棒鼓在長期的發展、創新、傳承中,由最初的模仿帶有宗教色彩到后來越來越民俗化、娛樂性,都體現了土家族人淳樸的感情,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而文化是民族之魂。
一、“三棒鼓”現狀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娛樂方式變得多樣,精神生活也更加豐富,加之外來文化的沖擊,三棒鼓這一傳統的娛樂文化,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年齡偏大的人可能知道三棒鼓,也會一點點三棒鼓,但是以此為業者已經非常少了。年輕人根本不知道三棒鼓是什么,在他們所生活的時代背景下,所接觸的文化以及娛樂方式都是跟以前不同的。以前三棒鼓除了娛樂,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來謀生的?,F在偏遠的農村在紅白喜事上還能看到三棒鼓,但是賺來的錢根本不能養家糊口,所以很少有人表演,大多都去了外地打工賺錢。只有偶爾有受到政府的邀請到某地進行表演才能看到一回。從很多方面來說,三棒鼓本身所能利用的價值已經很少。據湖北恩施來風三棒鼓傳人向前和介紹,如今傳統的三棒鼓藝術已經面臨著失傳,傳承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年輕人不愿學,老一輩人年紀過高,并且三棒鼓在現代生活背景下,難以生存。但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本,我們應該加以保護、傳承并且創新。不斷地讓它為人民服務,并創造新的財富,而不是讓它在十幾年或者幾十年后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三、恩施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隨著近年來,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這種休閑式的娛樂。而傳統的旅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在追求大自然的美的同時也在追求精神上的滿足。一個地區最能代表其特色風情的還是他們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所以文化與旅游相結合是必然的,對彼此都是一個契機。在湖北恩施一帶,也開發出許多旅游景點,一部分旅游景點沒有足夠的宣傳資源與建設資金,基礎設施也很差;還有一些較為出名的旅游景點,沒有自己的特色,類型單一,許多游客來了一次并沒有什么印象,也沒有什么體驗。而一個活態的,具有表演性質的文化旅游將是一個大亮點。它不僅能用音樂、舞蹈、表演與游客們交流,也能用它獨特的魅力表現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既展示了民族文化又能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崗位。同時,做到文化走出去。
四、“三棒鼓”推廣的困境
(一)我國城市發展水平高,但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經濟落后,沒有足夠的宣傳能力和資金,并對自己本有的特色文化和藝術不夠重視,這嚴重制約了鄉村文化旅游的發展。例如一個風景優美的旅游區,設施都已經完備,但卻沒有自己的特色,與其他風景區大同小異,也不懂得加以宣傳與當地文化結合,就會導致游客的第一印象不深刻,也不會深入了解這些文化特產,這就降低了文化和風景本身的價值。
(二)三棒鼓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形態,生存范圍極小,在湖北恩施巴東一建始一帶主要流行“靠花燈”和“花鼓戲”,利川一恩施市一帶主要流行“撒葉兒嗬”和“打花鼓”,三棒鼓在這些地方并沒有合適的生存空間。但是在宣恩一來風一帶,三棒鼓較為人熟知,它的形態也保留得較為完整。并也有傳承人在鄉村各地進行演出,婚喪嫁娶時也能看到三棒鼓。但是在別的地方幾乎看不到三棒鼓的身影。
(三)三棒鼓這一傳統文化與旅游相結合是一個規模較大的工程,但其重視程度太低,政府并沒有對此做好保護和推動的工作,在監督與管理方面十分松散,也沒有制定一系列保護三棒鼓傳統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管理制度條約,使得三棒鼓在開發與推廣的過程中,缺乏有序性,效率低下。
(四)以市場為主導,恩施地區地貌為武陵山區,農村地區經濟較為落后,地形地貌較為崎嶇,缺少強有力的投資合作伙伴,鄉村文化旅游亮點高,但開發難度大,除了三棒鼓這一傳統文化本身的開發與創新人力資源、大型節目排練還有景點的設備、交通設施、管理人員等多種問題,使得它的推廣力度極低,獲得效益也不高,市場主導缺乏積極性。
五、策略
傳統文化與旅游產業的有機結合,使三棒鼓這一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進入大眾視野并得到傳承與保護,同時也帶動恩施市周邊落后的鄉村增加經濟收入,但在這項工程的實際實施中,仍有許多問題阻礙了它的發展并亟待解決。
(一)以市場為主導,加強建設與推廣。以市場調節經濟,調節社會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在各部門的分配,調節生產和流通,使旅游公司與三棒鼓這一傳統文化直接聯系起來,把三棒鼓商品化,最大限度開發出它的價值,在供游客們觀賞的同時也給表演者與旅游公司帶來經濟效益,以市場為主導,能夠比較靈活地反應和調節市場供求關系,并引導生產和刺激消費。使三棒鼓更受人們喜愛,更具活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推廣。來鳳三胡鎮楊梅古寨,是一個新開發的旅游區,不僅風景優美,還有純天然的楊梅,當地人民淳樸好客,每年七月中旬是楊梅成熟季節,慕名而去的游客數不勝數,把三棒鼓與當地旅游相結合,讓人們在得到味覺的享受時也能感受到視覺的盛宴。
(二)培養專業人才。三棒鼓本身是一個專業性和技術性很強的藝術文化,但是它動作好學,并且曲調朗朗上口,不過在雜技方面有一定的危險性,需要長時間的練習,也需要一些專業人士不斷地培養后續人才。湖北恩施來風傳承人胡梅珍女士與向前和同志與我校音樂專業的同學一起,編排了一場大型的三棒鼓節目,兩人對唱,四人拿著鑼、鈸、鼓樂器打節奏,另外還有幾人拋花棒、花球進行雜技表演,使一個單純的表演節目具有表演性同時還有娛樂性質,并在來風縣三胡鎮楊梅古寨進行有償表演。既能宣傳三棒鼓,也能在楊梅古寨旅游區淡季時吸引游客。并且可以在更多的旅游景區進行演出、宣傳吸納游客。
(三)政府加強制度管理與宣傳。這種傳統的文化與旅游產業相結合,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與制度上的管理。政府要加強對三棒鼓曲藝文化的支持,與旅游公司一起加大宣傳力度,并鼓勵人們學習。建設好農村的基礎設施,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三棒鼓這一傳統文化表演除了在旅游區表演,也可以在當地的小學初中進行宣傳,把它納入學生課余愛好之中。這就需要政府進行引導,使更多人認識并了解三棒鼓。政府也可以聯合恩施的文化公司、娛樂傳媒在恩施舉辦一場土家族傳統民間藝術的比賽,并且獎勵前三名,頒發優勝獎,沒有獲得名次的也有參與獎。提高人們學習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同時三棒鼓參加這些比賽并獲得名次,也是為三棒鼓宣傳的一個時機。
(四)打造自己品牌。如今世界的文化旅游都已經蓬勃發展,并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三棒鼓作為中國土家族的特有文化,與旅游產業相結合是一次機遇也是一次挑戰,除了在湖北恩施內部得以發展,也應該走出恩施走出湖北。并借助現代發達的通信網絡,打造一個具有內涵的文化藝術,吸引更多的目光,不斷創新,使其能夠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娛樂文化,打響三棒鼓自己的品牌。
總之,土家族三棒鼓是土家人民幾千年的勞動成果與智慧結晶,三棒鼓與旅游相結合,是一次機遇也是一次挑戰。我們應該不斷地創新,積極出謀劃策,使三棒鼓為更多的人知曉。同時,也要傳承三棒鼓的土家人精髓,不忘初心不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