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得
摘 要:石油天然氣行業開展生產具有環節眾多、危險性高等特征,實施安全生產和風險管理十分有必要,然而聯系實際受到安全意識、監管力度、安全管理模式等因素影響,導致安全管理不夠科學和規范,還需要立足石油天然氣行業實際,對該行業生產特性加以把握,并找準安全生產基準點,采取有效風險管理措施,在保障安全生產基礎上,促進石油天然氣行業獲得更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石油天然氣行業;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探究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安全生產形勢也發生極大改變,尤其是針對高危石油天然氣行業,需要總結以往生產經驗和教訓,改善當前安全生產嚴峻形勢。相關企業也要意識到自身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并仰賴有效措施實現“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也為我國石油天然氣行業穩定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1]。基于此,本文結合石油天然氣行業生產特征,對加強安全生產和風險管理必要性加以闡述,并提出幾點極具針對性措施,以供參考。
1 石油天然氣行業生產特征分析
1.1 生產環節眾多
石油天然氣行業開展生產活動,涉及到的環節有勘探開發、油氣集輸、煉化等,并且任一環節都對技術提出較高要求,如:對石油天然氣進行勘探開發,需要仰賴電法、地震勘探、定向鉆井等技術在其中發揮作用;對油氣進行集輸需要運用到的技術有原油脫水、污水處理等等,無論哪一環節都需要加強安全管理,避免發生意外事故。
1.2危險系數較高
由于石油天然氣兼具易揮發、腐蝕性、易燃易爆等特點,若不實施較為嚴格的安全管理,發生安全事故的機率也會大大提高,尤其是發生揮發情況沒有及時處理,所造成的后果也較為嚴重。與此同時,進行油氣集輸時也容易受到地域因素影響,開采時容易混入硫化氫有毒氣體,生產時需要加熱促進化學反應,如果不引起重視和妥當處理,都將會影響油氣正常、安全生產[2]。
2 強化石油天然氣行業安全生產和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與其他行業相比較,石油天然氣行業具有高風險特點,并且在開展勘探、鉆井、采輸、加工等工作時,對環境、社會、人身存在諸多風險,一旦發生井噴、中毒、爆炸等事故,將造成十分嚴重影響。而這些安全風險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和監督不夠到位,尤其是要轉變以往被動安全管理意識,在預防和安全監督方面需要加強力度,以達到安全、風險管理、監督工作到位目的。鑒于此,為促進石油天然氣行業獲得穩定持續發展,就需要確保各個環節實現安全生產,同時做好風險管理工作,通過將安全生產操作規章制度深刻融入到實際作業當中,可以起到提升管理及工作人員安全意識和提高風險管理水平作用。
3 石油天然氣行業安全生產和風險管理措施探究
3.1 正確處于安全與生產之間關系
安全是石油天然氣行業進行生產的前提條件,只有妥善處理好安全與生產之間關系,才能夠確保各項目生產安全和實施進度,可采取措施有:樹立安全第一意識,當生產與安全發生沖突時,需要貫徹“安全第一”思想,尤其是領導安全意識方面需要做到位,并深入到工作現場中指導安全措施深入落實,在職工思想認識方面也要借助安全教育、培訓等舉措,使生產作業涉及到的設備、工器具、工作流程等按照安全生產計劃加以落實;管理責任到位,明確安全生產責任制度,一方面可以使各部門領導明確自身安全管理職責,并在此基礎上將責任進一步進行細化,在切實履行安全監管職能基礎上,通過強化檢查、違章查處、整改監督等措施,可以提高安全生產和風險管理標準化水平,并逐漸形成齊抓共管局面;另一方面促進企業領導及工作人員轉變安全理念和隊伍綜合素質,并鼓勵企業全體人員加入到安全管理當中,使安全生產責任制徹底落實[3]。
3.2 建立企業安全文化體系
安全管理核心要表現在“以人為本”上,并逐步使企業安全文化成為企業安全價值觀和安全生產標準,實際操作時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培育安全理念,規范安全行為,石油天然氣企業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生產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總結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安全生產和風險管理規范和制度,以對工作人員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企業風險管理水平也會大幅度提高;提高安全素質,營造安全生產氛圍,石油天然氣企業要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對安全生產引起高度重視,并組織企業領導及工作人員對國家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制度規范等進行學習和踐行,隨著企業員工安全生產意識不斷提高,企業各項生產工作也會有條不紊進行,涉及到的安全風險也能得到有效預防和控制;強化人員責任意識,通過做好員工安全培訓、安全工作專項整頓、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等工作,可以使企業各項生產工作時刻處于可控狀態之中,并且在安全責任層層傳遞下,達到安全生產、人人負責效果[4]。
3.3 狠抓班組建設和嚴格監管
班組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根基,更是保證安全生產的最前線,通過加強班組基層建設和崗位責任制度,可以提高企業安全生產和風險管理水平。可采取措施有:選擇綜合素質較高、業務能力較強的人員為組長,并組織其參與到危害識別、風險控制、應急處理等安全監督培訓當中,尤其是針對企業關鍵、要害崗位人員,需要進一步提升其安全生產意識和風險防控的能力;進一步落實崗位責任制度,并遵循標準化班組、崗位、現場等要求,達到合理調配、強化戰斗力目的,針對工作中出現的違規行為,也要進行嚴厲懲處,使安全深刻融入到企業員工思想當中;建立安全監督站、安全質量巡視組等,對實際工作進行嚴格監管,一方面通過發揮這些職能部門作用,可以對生產現場重點區域、關鍵環節等進行巡視和監管,也能夠指導各作業部門按照規定要求進行安全作業,尤其是針對工作中出現的危害因素、安全風險等可以及時進行指導、預防和控制;另一方面對出現的違章情況進行監查,并結合實際開展專項安全整治活動,達到從根本上杜絕違章行為,并逐步構建起較為健全的安全管理網絡[5]。
3.4 實施體系化、標準化安全管理模式
以往進行安全生產和風險管理,將重點主要放在后期問題解決上,對安全風險問題發生的原因、影響因素、預防控制方案制定等較為忽略,通過積極轉變傳統安全管理模式,使之朝著體系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可以對安全風險事故進行更加深入分析,在責任劃分上也會更加細致。同時,將目標管理體系融入到其中,可以改變安全管理隨意性、經驗性現狀,并通過細化安全指標動員企業全體人員行動起來,真正實現全過程、動態化安全風險管理。此外,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對安全管理、監督主體加以明確,并貫徹“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原則,將安全生產融入到企業生產各個環節、各個崗位上,以此構建“事事有人管、各層有人抓、人人有專責”格局,對出現的安全風險事故,則要理清事故發生原因,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對存在的事故隱患進行徹底消除,最后積極汲取經驗教訓,做到防微杜漸和賞罰分明。
4 結語
在本文中,對石油天然氣行業安全生產與風險管理進行探究,主要是從石油天然氣行業生產特點分析展開,由于該行業具有高風險、環節眾多等特點,實際生產過程中極容易發生火災、爆炸等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也十分巨大,為促進石油天然氣行業獲得穩定持續發展,就要對安全生產工作引起高度重視,并借助提高安全管理意識、構建企業安全文化體系、加大監管力度等措施,使企業生產更加規范和安全,相應安全風險事故也會急劇降低,并推動石油天然氣行業安全生產和風險管理標準化進程。
參考文獻:
[1]蔡思敏.淺析石油天然氣行業安全生產與風險管理[J].石化技術,2017,24(4):74.
[2]張雅君,劉曉芹,張雅寧.石油天然氣生產企業安全風險辨識方法研究[J].化工管理,2018,0(31).
[3]張雅君,劉曉芹,張雅寧.石油天然氣生產企業安全風險辨識方法研究[J].化工管理,2018,(31):123.
[4]商雪珂.我國石油天然氣開采工程管理風險控制與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9):68-69.
[5]厲冰思.芻議石油天然氣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的建立實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9,(3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