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娜 陸婭靜 王永浩 薛偉
摘 要:本文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針對固體廢物管理能力水平提升所需,研究開發了固體廢物信息化管理模式,囊括了固體廢物申報、計劃、轉移、經營、風險防范多個方面,形成信息化管理體系,大大提升了全省固體廢物監管信息化水平和能力,降低行政成本,簡化工作程序,提高辦事效率,有效填補甘肅空白。
關鍵詞:固體廢物;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
1 建設背景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固體廢物產生量越來越大。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表明,2018年,全國200個大、中城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達15.5億噸,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達4643.0萬噸,醫療廢物產生量為81.7萬噸。如此規模的固體廢物產生量使我們不得不考慮固體廢物的環境管理與污染防治問題。隨著信息化水平提升,如何應用信息化管理固體廢物,已成為生態環境監管的重要方面。甘肅是一個礦產資源和原材料較豐富的省份,固體廢物產生量大、種類多、分布廣,環境風險防控和監管任務相對較重,加快推進固體廢物管理信息化建設,提升能力水平十分必要。
2 建設意義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和風險防控已成為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固體廢物信息化管理,不僅能夠改進管理模式、提升工作效率、強化管理能力、完善監管手段,而且能促進資源節約、提高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減少環境污染、節約資源的目的。由此,加快推進固體廢物信息化建設意義重大且刻不容緩。
3 固體廢物信息化體系發展歷程
我國固體廢物信息化管理研究是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自確立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制度以來,一些省市以高校等研究機構為依托,研究開發了一些固體廢物信息化管理系統。早期的系統大多為單機版,不利于信息共享利用,系統功能簡單且難以推廣。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新的信息技術手段也被廣泛用于固體廢物的管理和研究中,信息系統也由最初的單機版不斷迅猛發展。生態環境部在2012年建立了國家層面的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廣東、江蘇、陜西、福建等省份相繼自建了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甘肅省在固體廢物信息化管理方面起步較晚,于2017年開始探索建設省級固體廢物信息化管理平臺。
4 建設固體廢物信息化管理體系
4.1 建設目標
圍繞危險廢物、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醫療廢物日常環境管理工作,覆蓋全省四級應用、全程管理,構建“產廢--轉移--處置”流向監管數據網,以決策分析和業務管理為核心,建立集實時監控、業務流轉、數據共享、預測預警和科學決策一體化的全過程動態監管平臺,為固體廢物日常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4.2 功能需求
從用戶使用角度來分包括生態環境部門管理系統以及企業端應用系統兩大類,其中管理系統包括省、市、縣三級生態環境部門不同的應用功能,企業端應用系統包括產廢、運輸和經營單位應用系統。
4.3 基本框架
系統框架由應用規范層、設施基礎層、數據資源層、應用支撐層、業務應用層、統一表現層等構成,并集成用戶系統、業務系統、運行管理、安全管理等內容。
4.4 設計內容
內容具體涵蓋以下9大模塊:
4.4.1 用戶權限模塊
根據產廢、運輸和經營單位以及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管理人員的不同用戶屬性,結合用戶職責、工作內容等要求,定制化開發不同對象的管理功能。針對同一類對象的不同級別管理用戶,設置功能應用權限和數據開放權限,切實保證數據質量、信息安全以及運行穩定。
4.4.2 基礎信息管理模塊
分為危險廢物、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醫療廢物基礎信息管理。具體包括企業管理、庫存管理、項目信息管理、轉移管理和日常經營管理等內容。
4.4.3 業務傳輸模塊
用于企業和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按照職責權限辦理危險廢物、一般工業固廢、醫療廢物相關業務,具體包括申報登記、管理計劃備案、危險廢物省內轉移備案、經營情況審核等內容。
4.4.4 審核審批模塊
按照行政審批工作流程,開發危險廢物轉移和經營許可證審核審批模塊,以實現危險廢物跨省轉移和經營許可證申請審核審批網上辦理,簡化辦事流程,提升辦事效率,形成權界清晰、運轉高效的管理體系。
4.4.5 地理信息分布模塊
將GIS地圖與固體廢物管理業務相結合,通過業務數據與空間數據結合管理的數據框架,實現固體廢物企業分布、貯存、轉移、經營等信息的可視化、可追溯式管理,方便各級管理人員直觀查看固體廢物分布及流向情況,科學、精準制定固體廢物管理相關決策。
4.4.6 規范化管理考核模塊
按照《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指標體系》等要求設計,在線記錄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考核情況,提升規范化管理水平。考核分兩部分,一是對市(州)生態環境部門進行規范化考核,二是對企業進行規范化考核,考核結果可永久保存。
4.4.7 移動客戶端模塊
為了企業用戶簡單快捷錄入固廢相關信息,幫助管理人員隨時掌握轄區固廢動態,開發建設了企業用戶和管理部門移動客戶端,可方便管理部門及時獲取任務信息、預警信息和統計數據,提升監管效能。
4.4.8 大數據決策分析模塊
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對產廢、轉移、處置相關環節數據鉆取、穿透、數據聯動,實現對全省固體廢物信息的綜合匯總、趨勢分析、對比分析等,并做圖表化展示,使管理人員能全面掌握固體廢物相關統計數據,及時找出存在問題,針對問題一一解決,為管理決策提供依據。
4.4.9 門戶網站模塊
建設通知公告、信息公開、政策法規、固廢講堂等內容,對固體廢物管理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文件通知等進行歸納并實時更新,對危險廢物轉移、經營許可等相關信息進行公開,引導公眾參與,形成公眾監督機制。
5 保障體系
5.1 高度重視,及時研究部署工作
我省高度重視固體廢物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成立領導小組,明確專人負責。同時,定期召開信息系統工作會議,調度工作進度,研究協調解決發現的問題。
5.2 明確重點,拓展信息系統建設
根據業務要求,積極開展需求調研。通過對用戶環境、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進行調研,確定了項目軟、硬件部署架構和業務流程,確保建設內容滿足工作需求。
5.3 統一端口,實現數據有效對接
統一端口,使甘肅省固體廢物信息管理系統作為業務終端與國家系統和省廳行政審批OA系統有效對接,實現數據無縫傳輸,實現固廢管理“一網式”服務。
5.4 加強管理,做好安全運行保障
確保網絡和信息安全,做好計算機設施及網絡安全維護和監督管理,完善軟硬件建設,規范軟件安裝和使用,確保我省固體廢物信息化管理系統正常運行。
6 結論
本文開發研究了甘肅省固體廢物信息化監管平臺,實現了危險廢物、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醫療廢物全過程環境管理的信息化和網絡化,為全省生態環境部門和企業用戶網上業務辦理提供支撐,填補了甘肅省固體廢物信息化管理空白。達到了簡化辦事程序、減少管理成本和切實提高管理能力水平、便捷快捷服務的目的,有效的改變了傳統的工作和管理模式,明顯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魏彤宇,孫靜,周濱.加快推進城市固體廢物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思考與分析[J].北方環境,2011(05).
[2]周荃,薛寧寧,孫京楠,周強,李香香,王天雪,王波.地方危險廢物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建設研究[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9(02).
[3]朱彥鋒,朱云,劉濤,黃智,朱振華.廣州市危險廢物動態監管系統應用研究[J].廣州環境科學,2010(02).
作者簡介;
李瑞娜(1986- ),女,河南汝州人,工程師,從事生態環境保護和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
通訊作者;
王永浩(1983- ),男,甘肅白銀人,高級工程師,從事生態環境保護和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