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發貴州黎陽航空動力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對于企業而言,加強對設備的管理工作不僅能夠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也能夠保證工作的效率,尤其是針對技改大修項目,必須要全面加強管理,才能夠使得企業的資金得到優化利用,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推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是當下企業在對技改大修項目進行管理時,存在著一些問題,企業必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舉措,尤其是要改進技改大修項目管理過程當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和不足,這樣才能夠加強設備管理工作。對技改大修項目進行優化管理,全面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推進企業的全面快速發展。
加強對企業設備以及技改大修項目的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我司為例,主要表現在以下4 個方面。1)AEOS 推進為契機,制定AEOS 專項推進計劃的安排,編制設備潤滑圖表、檢測設備精度,開展設備專業保養,夯實設備基礎理論,不斷提升設備利用率。先后對260 臺數控設備用油規范表、38 臺關鍵設備狀態進行綜合檢測,設備利用率由2017 年的24.4%上升到現在的37.7%,提升幅度達13.3%。2)借助ERP、MDC 等信息化管理平臺,對關鍵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跟蹤、對機動設備運行故障情況進行監控,隨時了解設備運行狀態及故障修理情況。目前已實現5 個生產制造單元的數控設備數據采集分析管理系統(MDC)硬件的安裝,可采集215 臺數控設備的數據,對設備和生產相關的關鍵數據,如設備利用率、開機率、主軸運轉率等進行有效分析與統計,設備故障平均修復時間由2017 年的124 小時減少到現在的95 小時,下降23.4%。3)以設備日檢為切入點,增強設備操作者對設備的清潔、潤滑等保養意識,逐步樹立“我的設備我保養"的理念。細化了35 種不同類別設備維護保養檢查內容,每周進行設備檢查,公示檢查結果,對檢查發現的問題督導設備使用單位進行整改,有效地保證了設備潤滑和清潔工作履行到位。4)以提升設備完好率為著眼點,強化設備的保養,降低設備故障。通過一系列的設備管理措施,使生產現場的設備運行的完好狀態趨于穩定,普通設備完好率為99.2%,重點關鍵(A 類)設備完好率為98%。
對設備進行有效管理,能夠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進而縮減設備成本方面的投入。另外,通過進行技改大修項目管理工作,也能夠保證項目建設的效率,真正地提升企業的經濟利益,尤其是當前技改大修項目的規模比較大,涉及投資數額比較大,只有做好成本管理以及各個環節的管理工作,才能夠保證項目管理的綜合水平。
在進行設備管理時,如果發現安全問題一定要及時進行排除,從而充分保證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另外,在技改大修項目的進行過程中,只有加強安全施工管理,才能夠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切實地保障施工的安全性,使得施工過程中的各項質量隱患能夠全面排除。
經過調查研究發現,企業在推進設備管理以及技改大修項目管理時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4 個方面。1)很多企業在推進技改大修項目時成本控制的意識都相對淡薄,不能夠對項目的管理工作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尤其是不能展開全過程的管理,這樣會造成預算與最終的核算存在著較大的出入。2)在推進技改大修項目的過程中,很多的技改大修項目都是由外包公司來完成,不但工程質量不可控,且無形之中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另外,由于外包企業不夠了解企業設備的結構,僅僅憑借以往的經驗來完成項目,很容易造成一些質量問題或者是安全問題,從而間接增加了技改大修的成本,也威脅到了企業的正常工作。3)在對技改大修項目進行施工的過程當中,由于工作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不足,影響到了工作的系統性推進,而且大部分工作人員不能準確地掌握資金的運行以及維護的狀況,這也會影響到整個技改大修項目的正常進行。4)在技改大修項目進行過程中,對施工單位缺乏有效的合同管理,合同內容不夠全面,對于各種費用的計算也不夠科學。尤其是當采用外包的方式來進行檢修工作時,雖然對固定工時單價有所規定,但是無法準確的判斷檢修工時,這樣也會無形的增加技改大修項目的投入成本[1]。
面對當下企業在進行設備管理以及技改大修項目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了提高對技改大修項目管理的水平和質量,應該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企業必須要提高設備管理以及技改大修項目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要能夠充分地認識到進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尤其是要做好規劃工作,結合整個技改大修項目的設計內容,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規劃,在施工之前要對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準確的判斷和分析,并且結合技術指標以及相關的經濟指標,做好技改大修項目的規劃工作,才能真正地提高管理的水平,保證項目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實施效果。
企業在進行技改大修項目之前,也要對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這樣才能落實好費用預算、設備的材料費用、施工方案以及工程量等問題,通過做好前期的可行性分析,結合施工的全過程做好材料的準備工作,保證項目建設的正常開展。尤其是要對設備的物資做好前期的儲備,一方面要對項目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做好充分的論證,另一方面要根據技改大修項目所涉及的原材料采取合適的招投標方式,聘用正規的施工隊伍來展開一系列工作,保證技改大修項目的正常開展。
由于技改大修項目周期比較長,因此必須要加強安全管理和精細化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規避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安全隱患。由于技改大修項目施工過程中的復雜性以及危險性,必須要對安全風險較高的環節采取充分的預防措施,另外也必須全面落實安全管理,提高所有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嚴格地按照安全操作規范來展開技改大修工作,如“十不準施工”要則(圖1)。通過制定精細化的施工方案來有效推進項目的精細化管理,對技改大修項目進行嚴格的質量監督和安全檢查,從而保證每道工序都符合施工的需要,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2]。

圖1 “十不準施工”要則
為了保證施工標準化,應當根據目標管理體系整體性的原理來制定出相應的安全目標。其次,還需要詳細地制定實現目標的橫向展開圖以及具體對策表,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以管理達標為中心對每個工作程序制定出相應的質量控制標準。此外,在制定施工計劃方案時,對施工現場的各個環節都應全面考慮,從而保證計劃方案與實際需求相貼合,并在此基礎上根據施工目標制定安全作業預控表,以此確保技改大修項目能夠高效、高質地完成。
當前企業在對設備管理以及進行技改大修項目進行管理時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缺乏對成本控制的意識,對于技改大修項目的重視程度不夠,而且技改大修的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尤其是缺乏對檢修工的定額計算,造成成本增多的現象。另外,合同管理不夠規范,導致技改大修項目在實施的過程當中工作效率低下、資金投入過高。面對這些問題必須要予以及時改進,首先,技改大修項目在實施前應當制定科學合理的實施方案,并且要充分地討論項目的可行性,尤其是要做好前期的考察工作,以此為基礎制定科學完備的實施計劃。然后在進行技改大修項目進行過程中,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選取合適的施工技術,加強安全管理。最后,還需要做好技改大修項目的經驗總結以及報告編寫工作,從而能夠系統地發現項目管理中的問題,及時采取優化措施,使得技改大修項目管理水平能夠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