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菲 靳建超 牟懷燕 梅艷霞 陳海莉
(山東安和安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山東 濱州 256600)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爆發新冠肺炎并在全國范圍內流行,使我國各行各業的疫情防控工作經歷了一次嚴峻的考驗。企業人員眾多、工作聚集、防控較為復雜,近期在企業集中復工復產的過程中,雖然各地加強防控措施,但仍不可避免地發生企業內人員聚集性疫情,導致企業直接封鎖、企業職工隔離、相關責任人面臨追責等影響。
近期,全國各地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山東省某園區工業企業根據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發布的《關于做好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見》陸續復工復產,截止2020年2月27日已經復工復產46家。本文對企業疫情防控工作進行調查,整理復工復產疫情防控事項,企業基本情況詳見表1。

表1 企業基本情況調查
山東省要求實施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備案制度,企業需制定復工復產工作方案以及疫情防控措施、建立企業疫情防控工作體系,報當地縣級疫情處置指揮部辦公室備案[1]。復工復產前的疫情防控措施需重點關注人員健康核查、廠區消毒及安全檢查、物資采購等環節。
企業應由專人負責人員信息記錄整理及核查,對每名職工及家庭成員的健康情況、聚會聚餐情況、假期出行情況等進行調查核對,全面排查是否有往來或途經重點疫情區情況、是否有接觸重點疫情區人員情況。如出現疑似感染癥狀、有重點疫情區人員接觸情況及外省返工人員,應嚴格執行隔離觀察措施,企業應做好隔離人員健康情況的實時核查,待確認健康后方可返崗。
企業復工復產前,需要對全廠進行環境衛生清理,對場所、設備等進行消毒,防止病毒傳播。安全檢查則應重點針對隱患排查和風險管控落實、安全教育培訓等進行。應做到安全管理不缺位、安全標準不降低、安全程序不簡化、安全隱患不放過。
危險化學品企業停產和復產過程作業活動多、安全風險高,停產期間管理和作業人員少、設備維護不及時,極易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危險化學品企業應成立組織機構落實工作責任,開展風險辨識,制定化工裝置開停車方案,完善操作規程和應急處置,組織培訓,嚴格特殊作業管理等措施[2],確保復工復產期間安全生產。
企業復工前需要對防護物資進行購置及儲備,為職工配備外科防護口罩、防護手套、測溫儀等防護用品和洗手液、消毒液、75%醫用酒精等消殺用品。并配備隔離室,購置防護服、護目鏡等應急裝備。
原輔材料、產品的購銷,涉及外地物流的情況,需提前做好物流情況的調查,現階段跨省市物流不暢將直接影響到物資購銷,企業需做好生產計劃的調整。
企業在生產期間應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做好員工的健康監測和個人防護,每日多次進行消毒處理,加強外來人員及車輛管理,如有疑似癥狀及時做好應急處置,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環保等要求。
每日對職工體溫檢測2次,在生產區、辦公區等地點設置檢測點,盡量在室內使用紅外體溫槍、耳溫測試儀等測量儀器,避免外界低溫造成檢測體溫數據過低而不能真實反映職工體溫。每日做好職工健康情況登記,除體溫記錄外,將是否有新冠肺炎的初期癥狀也作為記錄內容。職工下班后的生活軌跡,也應及時進行統計,并告知員工不聚餐、不串門等內容。
企業每日至少對所有場所消毒一次,人員聚集區域如餐廳、交接班室、辦公區可增加消毒頻次。地面、臺面、桌椅及設備表面可使用有效氯濃度500mg/L 消毒液進行噴灑或擦拭;對于高頻接觸部位如門把手、方向盤、鍵盤鼠標等重點部位應重點消毒,使用有效氯濃度500mg/L 消毒液或75%乙醇擦拭消毒[3]。加強公共區域通風換氣,嚴格空調使用管理。
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防線,可以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4]。職工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手部可用免洗手消毒液或75%乙醇進行手消毒,崗位人員少流動、不聚集、不串崗。企業應分時錯峰間隔單人單桌就餐,防止交談。
企業應減少一般商業洽談、人員來訪,利用網絡開展商業交流;如需商業洽談可在辦公區設置專用洽談室。物流車輛進入廠區前應進行消毒處理并做好口罩佩戴、體溫檢測及信息記錄核實工作,車上人員如下車需進入專用休息室,不得四處走動。
企業應制定應急處置預案,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對于出現發熱、干咳等癥狀職工,應立即送醫就診。如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則及時聯系當地衛健或疾控中心對相關人員、場所及密切接觸者進行應急處置指導,協助開展相關調查處置工作。
通過對某園區46家企業實地疫情防控情況調查,企業均按照國家及省市有關要求,深入扎實開展各項防疫工作,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編制了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進行了復工復產備案,并按要求復工。部分企業依托微信、釘釘、QQ 等應用軟件,用于統計人員健康情況及日常宣傳培訓教育,利用大數據系統,實現精準防控;部分企業加強與醫療機構、專業技術服務機構聯系和溝通,實現資源共享,獲得專業人員的防控知識幫助;部分企業制定有完善的防控管理、應急處置及物資管理制度,對企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夠有效應對,防控物資發放調配合理使用,在園區內企業防控工作中被借鑒使用。
但是,現階段山東省依然是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企業集中復工數量較多,疫情防控難度還不小。企業還受到勞動力流動受到限制、復工程序繁瑣、疫情防控壓力大等問題影響。企業需要做好疫情防控的準備工作,具備復工復產條件;生產期間做好防控措施,確保不會因出現疫情而停工停產。在疫情防控期間,企業應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和主要負責人的“第一責任”,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環保生產,加強職工宣傳教育培訓,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切實保障企業職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