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曉東 程遠州 吳姍

劉智明院長走了。
雖然已經過了兩天,武昌醫院的員工們仍不愿相信,他們那個做事拼命、待人謙和的“大家長”倒在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這座英雄的城市,銘刻下劉智明這個英雄的名字。
定點醫院改造好了,自己卻被病毒擊倒了
在武昌醫院,沒有人能想到,他們身材健壯、愛打籃球、爽朗可親的“高大帥”院長,竟然也會被這個新冠病毒擊倒。畢竟,在武昌醫院成為發熱門診定點醫院之前,病房里就陸續住進了不少不明原因的發熱病人。劉智明意識到病毒的不簡單,曾經組織院內職能部門進行區域劃分,按照傳染病防治的要求收治類似病人。
“他太累了!他太負責任了!”劉智明的“老戰友”、武昌醫院副院長黃國付說。在劉智明的同事們含著眼淚的講述中,他確診前3天不眠不休的工作時間表漸漸清晰——
1月21日下午4點,武昌醫院被指定為第二批發熱患者定點診治醫院之一,劉智明接到任務,要在兩個小時內將門診部改成發熱門診和留觀病房,并在兩天內轉出原有499名在院病人,騰出500張床位;下午6點,武昌醫院發熱門診開始接診;晚上11點,劉智明來到值班室,跟黃國付商量第二天轉運病人的事項;1月22日凌晨4點,劉智明給妻子、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ICU護士長蔡利萍打電話,讓她送些換洗衣物,因為改造成定點醫院后,他就不能回家了。
1月23日下午6點,經過兩天的轉運病人和緊急改造病房,武昌醫院騰出504張床位,醫院千名職工中近2/3的人,全面投入這場戰斗。改造病區、騰挪病房、運送病人、調配人員、解決物資……任何一項工作都需要院長協調安排,一個個問題接踵而至,坐鎮醫院醫療救治指揮部的劉智明根本沒有合眼休息的機會。而就在大規模收治病人的當天,劉智明自己也躺到了病床上。1月24日,他的CT結果顯示,肺部嚴重感染,隨后病毒核酸檢測確診為陽性。
躺在病床上,心里還在想著醫院和病人
蔡利萍回憶,從1月份幾名發熱病人住進武昌醫院ICU開始,劉智明就多次帶頭查房,擔心病人就醫治療不及時、醫生接診流程不順利。1月中旬起,劉智明有些“感冒”,持續低燒了一周多,還有點喘。
蔡利萍沒有想到,自己的丈夫不是感冒,而是感染了新冠病毒。1月20日晚上,劉智明一度發燒到38℃,連夜注射了球蛋白。第二天燒退了,他隨即回到醫院,開啟了連軸轉的工作狀態?!拔铱梢曰貋響鸲妨?!”劉智明在微信中跟同事們說。他看上去一如既往地精力旺盛,實際上那段時間,白天忙完工作,晚上他還要去掛點滴,再回來繼續指揮工作。跟病毒的戰斗,一直持續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1月25日,劉智明已經住進了醫院的ICU,還在不停地打電話,問第二天要用的核酸檢測試劑盒有沒有到位,檢測人員有沒有酉己齊。
讓蔡利萍難以釋懷的是,直到丈夫病重,她也沒能親自好好照顧他,微信上的對話竟是兩人的永別。其實,在丈夫感染后,她曾多次提出想去照顧他,但劉智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要”。
2月3日,劉智明因為病情危重用上了呼吸機,蔡利萍在微信視頻時,哭著對丈夫說:“我來陪你吧!”屏幕那頭,已不能說話的劉智明依然是搖了一下頭。
即使在ICU,劉智明也沒有放下一名醫者的擔當。武昌醫院ICU主任徐亮多次提醒劉智明,讓他好好休息。“我跟他說,你現在不是院長,而是病人,但他回答:丟不下!”徐亮說,劉智明在病房里會給其他病友加油鼓勁。徐亮也常常拿劉智明的好心態當例子講給別的病人聽。
斯人已逝,長歌當哭。在抗擊疫情的路上,他已化作那最亮的一道光。
(選自2020年2月21日《人民日報》,本刊有刪改)
鑒賞空間
《土地的誓言》運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對著土地傾訴自己的熱愛、懷想、眷念,抒發對家鄉、對故土、對祖國的熾熱之情。守土有責,守土盡職。劉智明院長用自己的行動,闡釋了自己的擔當和責任。本文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塑造了新時代抗擊疫情、身先士卒、公而忘私的醫者形象。沒有豪言壯語,只有踏踏實實的行動,帶動更多的人逆行而上,是對這塊生他養他的土地的忠誠,是對祖國人民踐行當初學醫的誓言。
讀有所思
1.面對妻子提出的照顧請求,劉智明為什么回應“不要”和搖頭?
2.《土地的誓言》和本文都是“最亮的一道光”,談談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