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摘要:地圖是地理課堂的第二語言,對于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也是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本文簡要歸納了初中地理涉及到的地圖分類,并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提出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幾點策略,以期提高學生地理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地理;地理教學;讀圖能力
地圖具有直觀、形象、明確等特點,是地球表面圖形的直觀描繪,也是地理信息的集中表達。對于初中生而言,地理知識較為繁雜,但借助地圖,能夠將知識化簡為繁,易于提高學習效率與能力。如何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是地理教師需要重視的教學問題。
一、初中地理教材中相關地圖分類
初中生學習的地理教材,主要由課文、圖像、活動與閱讀材料構成,其中,相關地理圖像承載大量地理教學信息,依照地理圖像的用途和目的,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地理分布圖。包括自然地理分布圖與人文地理分布圖,從中能夠直觀反映出各種地理要素的分布,以及范圍、特點、規律等;二是地理示意圖。該種類型圖將抽象且動態的過程直觀化、靜態化,主要體現地理事物的演變規律及其運動的過程,簡化了復雜的地理原理,易于學生理解;三是景觀圖與主題漫畫,包括真實的景觀圖片以及手繪圖、漫畫等;四是地理統計圖表。利用圖形與數字的結合,反映地理事物的數量特征,幫助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本質,具有具體化、規律化特點。
二、提高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策略
(一)教授學生地理讀圖方法
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前提是教授學生讀圖的方法,使其全面掌握,靈活運用。因此,也可以理解為:記憶地圖是中心,分析地圖是關鍵,運用地圖是目的[1]。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根據教學目標,計劃性、針對性引導學生通過讀圖獲取其中的地理信息,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地圖中圖形的輪廓與形狀,并根據其特征,尋找與教材知識點相關聯的內容。結合教材中的文字敘述,掌握重點知識。為增強學生的讀圖能力,進一步深化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達到拓展的目的,教師可指導學生親手繪制地圖簡圖。
以“中國的地形特征”為例,教材中出現多幅地圖,教師為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培養其讀圖能力,并掌握與中國有關的山脈名稱及其走向,引導學生自行觀察課本上地圖,并依據南北走向、東西走向等山脈的走勢等特點找出相關聯的山脈。在學生基本了解并掌握相關知識點后,引導學生親手繪制中國地形輪廓圖,在其中,運用不同顏色標記出不同的山脈,對應標注山脈名稱。當學生能夠完成這樣一幅簡明多彩的分布圖時,說明其已經全面掌握了教學重點內容,同時能夠反映出其讀圖能力以及用圖能力有所增強。基于此,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需要教授學生有效的讀圖方法。
(二)善于運用教學輔助工具
信息時代,需要教師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在此條件下,提高自身地圖教學素養[2]。運用信息技術,能夠將地圖更為直觀、生動的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易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在此基礎上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在實際教學中,提高學生讀圖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教師靈活利用信息技術,利于幫助學生構建三維立體影像,加強學生的讀圖能力。如,在學習等高線相關知識點時,教師講解等高線的繪制則可以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為學生播放事先準備好的“等高線繪制原理動畫”,將平面的地圖立體化呈現,利于學生展開空間想象。在學習“祖國的首都——北京”章節知識點時,教材中雖然插入多幅景觀圖以及主題漫畫,但對于學生而言存在一定局限性,不夠直觀,難以激發學習興趣。為了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了解地圖中蘊含的地理信息,增強讀圖的直觀性,教師利用GoogleEarth軟件,直觀比較并展示不同時間的地理事物。應用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直觀看到北京的道路、景觀,還能夠從地圖中將地理事物的時間性與空間性有機結合,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提高學生讀圖能力的目的。
(三)靈活運用有效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方法的應用也是提升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在組織開展小組探究活動時,應注意選擇探究的內容,保證內容的合理性,符合學生能力,且具備探究的價值,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同時,教師為學生設置的小組探究的任務建議分層級,即階梯式進行。學生在完成初始任務時,會相對輕松,而后續的任務則具有一定挑戰性,易激發學生的挑戰心理。通過此種教學方式,可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實現學生間學習的互補,在相互促進的過程中,提升彼此的地理學習能力與實際應用能力。
實際教學中,以“十字路口位置”章節知識點為例,在教授本節課時,適合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教學任務,且小組活動通過讀圖任務進行。教師向學生提出五個探究任務,要求學生依照順序完成。(1)描述生活中十字路口的特點;(2)閱讀教材,指出本節課中的“十字路口”是哪里,能否標記出這個“十字路口”在世界地圖中的位置;(3)將“十字路口”地區各個國家的經度、緯度標記出來;(4)該地區周邊的海域情況如何?與其他大洲之間的交流途徑以及交流情況如何?(5)在地圖上觀察該地區國家不同的位置以及形狀,總結快速記憶的方法。通過教師提出的小組探究任務可知,目的是希望學生彼此間交流合作以及進行自主學習,并通過讀圖加深對“東南亞”地區的了解,進而在此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讀圖能力。
結論:總之,提高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的讀圖能力,有利于推行素質教育。但讀圖能力的提升需要長此以往的積累,需要教師教授學生讀圖的技巧與方法,善于運用信息技術作為教學輔助工具,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讀圖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宋彩萍,張友良.重新認識地理學——初中地理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J].地理教學,2020(05):41-44.
[2]石榮彪.基于核心素養初中生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2):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