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的根本任務就是立德樹人,就是培養(yǎng)大學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但是大學生的思想還不夠成熟,非常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因此必須給予學生全面、系統(tǒng)的思政教育,加強高校思政理論課程的建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武裝學生 “頭腦”的最新理論成果,必須融入到思政課教學之中。因此,筆者著重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融入研究
正確的思想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在新時代孕育產(chǎn)生了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先進思想的指導下,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又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先進的思想必須融入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中以武裝大學生的頭腦,為此筆者對其融入的途徑進行了初步的研究。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融入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的意義
(一)加強高校建設的指導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思政課中的應用,堅持使用最先進的思想指導大學工作,使得學校在思想政治建設的過程中更加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要求。學校作為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到課堂中可以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增強學生建設社會的責任感,始終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二)提高學生的素質
大學生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對象,但是部分學生在進入高校之后,缺少了父母以及老師的監(jiān)督,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各種思想文化交鋒時期,學生們的自制力、抵制力不強,極容易受到歪風邪氣的影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堂能夠更好的發(fā)揮立德樹人的作用,學生在先進思想的指導下提高自己的道德能力,完善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
(三)推動思政課的創(chuàng)新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推動思政課的創(chuàng)新。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用最新的理論成果指導學生,更好的發(fā)揮思政課的德育功能,讓學生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接受更系統(tǒng)、科學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二、現(xiàn)階段高校思政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一)重視度不夠
高校對思政課的重視度還存在很大的欠缺,學生在進入高校后分專業(yè)進行學習,思政課在學生學習中所占比重不大,而且大多數(shù)情況是合班上課,老師少學生多,這就導致老師沒有精力進行深入的授課。再加上,學生們只專注自己的專業(yè)課程,對待思政課的態(tài)度不端正,導致學生們無法接受系統(tǒng)的思政理論教育。為此,還需要加強對高校思政課程的重視度。
(二)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
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也是現(xiàn)階段思政課堂中存在的重要問題,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由度很高,尤其是大班授課,教師無法顧及所有的學生。再加上,思政課教師要在較短的課時內講解大量的知識,這就導致教師不能細致的進行講解,會將知識點進行壓縮。同時也造成教師沒有時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缺少學習的興趣。
(三)部分理念落后
教師在授課時大多以課本教材為授課依據(jù),但是部分教材的編著時間較早,有些理念不在適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沒有很好地將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而且對于先進的理念也沒有做到及時的增、添,這就造成學生無法接受最先進的思政理念,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因此,老師要及時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促進學生思政水平的提高。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融入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的路徑
(一)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到教材
要想實現(xiàn)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教學理論化,就需要將其科學的編著進教材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書”可依。并且在編著的過程中,教師要將思想中的重點以及難點用學生易于理解的話語進行表述,使得學生加深對理念的理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把握社會前進的方向,利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fā)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
(二)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課堂
教師要在授課的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本并在此理念指導下進行教學工作。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特點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到課堂中。大學生自主意識較強,思維活躍,對社會上的問題有屬于自己的看法,但是因為閱歷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他們對社會問題存在疑問,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學生,提高學生的道德能力。
(三)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實踐
實踐是理論深化的重要條件,如果不能進行實踐,理論是“死”的,起不到指導作用。因此老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進行實踐活動,加強對理論的了解。
結語
當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高知識,還注重人才的能力以及道德素養(yǎng),高校為了順應社會的需求加強了對思政課的重視,但是因為思政課以前并沒有得到深入的開展,這就導致其在學校的應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還需要教師提高自己的能力,尋找措施解決這些問題,推動思政課程教育的有序、科學開展。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將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思想融入其中,利用新思想指導學生。本文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融入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研究還存在很大的不足,日后還要繼續(xù)進行研究和分析。
參考文獻:
[1]周長美. 中國夢重大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原則和核心路徑研究——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為例[J]. 文教資料, 2016(6):154-155.
[2]陳峰. 思想政治課實踐理論教學模式探究——評《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教程》[J]. 中國教育學刊, 2019(6):129-130.
[3]臧豪杰.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初探[J]. 學理論, 2019(6):148-151.
作者簡介:
桑利娥,女,陜西西安人,副教授,碩士學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與醫(yī)德教育相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