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兼職教師在服務高職院校育人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當前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過程不規范等問題,文章分析存在的問題,圍繞兼職教師從入職、到履職、再到離職的全過程,提出建立“準入—考評—激勵約束—教育培訓—跟蹤評估”全鏈條式的管理機制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管理;機制
教師的教書育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人才培養質量,兼職教師也非常關鍵,特別是在服務高職院校育人過程中兼職教師發揮著重要作用。職教20條明確提出“建立健全職業院校自主聘任兼職教師的辦法,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雙向流動”,旨在引導高職院校健全兼職教師管理辦法。加強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管理迫在眉睫。
一、兼職教師隊伍在高職中的重要作用
高職院校具有高等性和職業性雙重屬性,企業兼職教師作用發揮可以促進高職院校職業性的發揮,其建設意義:首先,充實師資隊伍。高職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教師缺口不斷擴大,尤其對初建的高職院校更是如此,兼職教師可以彌補高職師資不足問題。其次,有益專兼相長。兼職教師往往來自企業、行業主管部門、技能大師等,在專業領域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以彌補校內專職教師實踐不足問題。而校內專職教師理論教學經驗層面又優于兼職教師,兩類教師可相互交流學習,互相促進。第三,促進產教融合。高職院校高度重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也是其主要辦學模式,而兼職教師是連接高等職業教育與行業企業的“天然紐帶”,能促進學校與企業交流合作。
二、高職院校兼職教師隊伍管理的現狀
1.準入條件標準不一。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特點是來自企業的比較多,相對于企業而言,兼職教師待遇不高,企業管理層、技術層不太愿意來校教學,從而兼職教師選聘比較困難,高職院校對選聘兼職教師標準也不太一樣,常常用有人上課就行的標準去選人,或者熟人推薦,沒有統一的標準。
2.考評激勵政策不完善。在一些高職院校中,兼職教師的考評標準往往會低于專職教師標準,只要其完成教學任務即可,至于教學質量的關注比較少。同時,往往把兼職教師當局外人,缺乏同等待遇與激勵政策支持。
3.教育培訓制度不健全。在許多高職院校中,對兼職教師的教育培訓關注較少,其能完成課堂教學即可,不會或者說極少會花精力去培養,許多高職院校也沒有相應的教育培訓制度,也沒有相應經費支持。
三、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管理機制構建
基于存在的問題,立足實際,建議建立兼職教師“準入—考評—激勵約束—教育培訓—跟蹤評估”全鏈條的管理機制。
1.完善準入條件程序。首先,明確準入條件。按照“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要求篩選品德優良的人員進入兼職教師隊伍,杜絕品行不端人員;按照學校專業需求、教學需要,要區分理論課教師和實踐課教師準入條件,對偏理論課的兼職教師對其要有學歷要求,對偏實踐課的兼職教師,要突出實踐能力,例如一些專業課,應對兼職教師實際工作經歷做出最低年限的規定,率先錄用實踐水平高的人員。其次,確立準入程序。兼職教師準入程序要仿照正規錄取途徑實施,可按制定招聘計劃、發布需求信息、初步篩選、試講等步驟進行,由人事處、教務處、二級院系等部門一同商定招聘程序并嚴格實行。第三,加強準入保障。對即將入職的兼職教師,要給予教學期間的生活保障和工作保障。
2.健全考評考核制度。首先,確定考評內容。根據課程需要,設計考核內容,例如課程備課情況,檢查其是否按要求備課;教學態度情況,是否認真完成教學和相關任務;教學效果情況,考察教學方式方法是否合適,對學生知識吸收是否有效果等;作業批改情況,是否有布置課程作業與認真批改等。其次,采取適當考評方法。考評可以通過學生座談、督導聽課、期末考核評估、育人情況評估、學生反饋等多種方式途徑開展。第三,確定考評等級及應用。考核等級可分為一等、二等、不合格三個等次,對于優秀的給予獎勵,如按每節課增加一定課時費,不合格的不再聘請。
3.出臺激勵約束舉措。對兼職教師要激勵和約束并舉,兼職教師的形成既無社會輿論的支持條件,也無財政投入的保障條件。因此,要給予兼職教師更多的激勵,可以從榮譽稱號、榮譽稱號、優勞優酬、尊重關心等方面給予激勵,讓其感受到教書育人不僅是一件無上榮光的事件,而且能得到組織的關心,讓其不至于像局外人,特別是教研活動時都要及時邀請其參加。在約束方面,要事先給予說明,比如課堂的語言標準方面、授課內容要求方面等,同時,對于不當行為要及時制止約束等。
4.完善教育培訓制度。兼職教師要享有同等的教育培訓權利機會,但是又有所區別。首先,確立教育培訓原則,根據兼職教師特性,靈活性大,可以采用及時性、短期性、針對性的原則,開展短頻快的有效性高的培訓。其次,選擇適合的培訓內容,針對兼職教師教學規范不足,主要培訓教學基本功、教學創新能力、信息化教育技術等內容。第三,采用教育培訓形式,針對兼職教師時間不固定,可以通過示范課、專題培訓、聽評課、教研活動等多種形式并舉開展。
5.建立健全跟蹤評估。建立兼職教師退出機制,教學任務完成,要給兼職教師辦理離崗手續,該收回的材料等要收回,該給予的要給予,不可置之不理。要建立反饋制度,有條件要開展談心談話,從兼職教師處聽取對學校教學改革、學校發展的建議意見,積極吸收借鑒。同時,要建立跟蹤服務制度,建立兼職教師人才庫,開展回訪服務等。
參考文獻:
[1]孫興民,吳燕,田崇峰.高職院校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可持續發展[J].教育與職業,2019(19).
[2]張俊.基于人本管理理論的高職院校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困境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9(10).
[3]周建松.提高質量: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著力點[J].教育研究,2012(1).
作者簡介:
劉程燦(1989年—),女,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安全管理系教師,研究實習員。
項目:
本文系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教改項目《高職院校外聘教師管理體系構建研究—以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G20191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