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玲
【摘要】目的:觀察耳穴壓豆聯合八段錦運動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臨床運用效果,并探析該種方式對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響。方法:按隨機雙盲法,將我院于2019年7月~2020年6月所接診的66例晚期肺癌患者分成甲、乙組,甲組予以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之上對乙組予以耳穴壓豆與八段錦運動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癌因性疲乏改善情況。結果:乙組重度疲乏所占比重(15.2%)顯著低于甲組患者(39.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889,P<0.05)。結論:對晚期肺癌患者予以耳穴壓豆與八段錦運動干預效果顯著,可緩解患者癌因性疲乏,值得推廣。
【關鍵詞】晚期肺癌;耳穴壓豆;八段錦;癌因性疲乏
肺癌患者在接受密集的化療或高強度治療后往往會出現癌因性疲乏,具體表現為虛弱、興趣下降、活動無耐心、注意力無法集中等,且不能通過足夠的休息改善。一旦出現該種癥狀,將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存質量帶來極大的影響。本研究對我院2019年7月~2020年6月接診的晚期肺癌患者予以耳穴壓豆聯合八段錦運動干預,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按隨機雙盲法,將我院于2019年7月~2020年6月所接診的66例晚期肺癌患者分成甲、乙組。甲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齡最大74歲,最小41歲,平均年齡為(55.4±2.3)歲;TNM分期:Ⅲb期19例,Ⅴ期14例。乙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齡最大72歲,最小43歲,平均年齡為(54.9±2.1)歲;TNM分期:Ⅲb期18例,Ⅴ期15例。兩組患者臨床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征得醫院倫理委員會認可;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甲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如健康宣教、飲食指導、用藥指導、生命體征監測等。在此基礎之上對乙組患者進行耳穴壓豆聯合八段錦運動:(1)耳穴壓豆:選取相應的穴位,如神門、交感、心、脾、胃等,以探棒進行探測,找出敏感點,并做好標記;隨后對患者耳廓處皮膚進行常規消毒處理,借助鑷子將耳貼置于之前做好的標記處,貼好,且以指腹進行輕微按壓,以患者感到酸、麻、脹為宜,每次按壓一側耳穴,每個穴位按壓4~6次,3~5 min/次,按壓3 d后改按壓另一側耳穴,兩側耳穴交替按壓,持續按壓2個月。(2)八段錦運動: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開展八段錦運動,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調理脾胃單舉手,五勞七傷往后瞧,搖頭擺尾去心火,腹背伸屈同腎腰,握拳怒目爭力氣,背部七顛百病消[1]。運動期間需注意安全,練習幅度以自身感受為主,關鍵在調心、調息等方面的訓練,每天練習2次,每次堅持0.5 h,堅持練習2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癌因性疲乏改善情況。以簡明疲乏評估量表(BFI)[2]對兩組患者干預后的癌因性疲乏情況進行評估,該量表一般是對患者現在與已過去24 h的疲乏情況,以及疲乏對患者生活、工作及人際關系的影響進行判定,主要分為4個等級,即無疲乏、輕度疲乏、中度疲乏,重度疲乏,分值分別為0分、1~3分、4~6分、7~10分,得分越高,說明疲乏越嚴重。
1.4? 統計學分析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數據展開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乙組患者無疲乏所占比重明顯高于甲組,差異顯著(χ2=5.753,P<0.05);乙組重度疲乏所占比重低于甲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χ2=4.889,P<0.05)。見表1。
3討論
耳穴壓豆是一種較為常見的中醫特色療法,經由對耳廓對應穴位的按壓、刺激起到調節陰陽、疏通經絡以及改善疲乏等作用。八段錦的動作設定與人體內臟、氣血、經絡等相對應,可起到調理臟腑、疏通氣血、調節經脈的功效,對改善人體身體素質可起到積極作用。在本次研究中,采取耳穴壓豆與八段錦運動聯合干預的乙組患者重度疲乏所占比重顯著低于甲組,即15.2%vs39.4%,差異顯著。由此說明,對晚期肺癌患者予以耳穴壓豆與八段錦運動聯合干預,可獲得比較理想的護理效果,能在一定程度緩解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具備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關麗,楊中.八段錦配合五行音樂療法對肺癌化療后患者的康復作用[J].中醫藥導報,2019,25(7):102-104,123.
[2]趙陳瑜.音樂放松訓練結合耳穴埋豆對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睡眠質量及癌因性疲乏程度的影響[J].中國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2020,35(2):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