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娟
【摘要】目的:研究優質護理在老年性腦梗死護理中的應用效果,以供臨床參考。方法:抽選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121例老年性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按照收治入院順序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老年性腦梗死患者護理過程中實施優質護理,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恢復,有效改善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優質護理;腦梗死;老年性;應用效果
腦梗死指的是血液在流動過程中,除了各種細胞存在在血液之中還有各種不同栓塞因子(如心臟血管的附壁血栓、動脈硬化的斑塊、脂肪滴、寄生蟲卵等)會隨血液流入腦系統,使血管腔出現閉塞,從而引起相應區域的腦組織缺血、壞死及功能障礙[1]。腦梗死可出現在任何地方,因為左側頸總動脈起源于主動脈弓,所以左側大腦中動脈常見栓子,其主干是最多見的發病地方。腦梗死也可出現中青年,以老年患者居多,一般情況下是沒有明顯誘因的,少數患者可有先兆癥狀,呈急性發病,多數患者癥狀常在短時間內達到高峰,偶爾也在數小時內緩慢發展[2]。鑒于此,本研究將121例老年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應用優質護理模式干預的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選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121例老年性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按照收治入院順序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男31例、女29例,年齡下限61歲,年齡上限80歲,平均(65.80±6.13)歲。觀察組男40例、女21例,年齡下限62,年齡上限83歲,平均(66.82±7.05)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突然起病;老年人;肢體功能活動以及語言障礙;配合度高。排除標準:合并心、腎、肝功能不全者;不配合者;嚴重血液疾病及免疫性疾病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
1.2.2? 觀察組? 給予優質護理干預,具體包括:(1)健康宣教。了解患者性格及教育背景,通過不同途徑進行宣教,如視頻、文字、圖片等,向患者及其家屬普及疾病相關知識,在宣教過程中與患者維持良好的交流,通過口授的方式宣教疾病知識,幫助患者更全面地了解疾病,緩解焦慮不安,減輕患者精神壓力;告知患者絕對臥床休息,減少下床活動,少進食過燙、過涼的食物,避免攝入刺激性食物,避免胃腸道粘膜出血。(2)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老年性腦梗死為突發疾病,患者容易出現緊張焦慮、恐懼不安情緒,這會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及日常生活質量,護理人員要隨時密切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及時給予患者安慰。(3)飲食指導:老年性腦梗死患者需要每日攝入充足熱量的營養,每日所需熱量大約2 000焦耳,必要時可適當添加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等食物,但是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除外;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不同的身體狀況合理制定相應的營養食譜,增強患者機體免疫力。(4)生活護理: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患肢訓練,挖掘肌腱潛能,通過鍛煉患者吃飯、穿衣、拾物等日常活動,促進患肢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指導患者進行語言功能訓練,促進語言功能的恢復。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評分表進行評估,總滿意=(總例數-不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本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實施優質護理的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患者更高。在腦梗死患者護理過程中實施優質護理,給予患者健康宣導及心理疏導,能夠有效幫助患者提升對疾病的認知,緩解精神壓力;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運動鍛煉以及清淡飲食,促進肢體功能恢復;維持健康生活方式,進而促進患者自主生活能力的恢復。
綜上所述,在老年性腦梗死患者護理過程中給予優質護理,可以促進患者自主生活能力及患肢運動功能的恢復,提高日常生活質量,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馮彩蓮.分析優質護理服務在老年性腦梗死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37):114-115.
[2]閔會芹.探討優質護理在老年性腦梗死護理中的應用[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9):15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