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春青
(新鄉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河南新鄉 453049)
公司正處于全面開展智能制造的起步階段,各應用系統已陸續開始建設,貫穿于設計、工藝、采購物流、生產制造、質量控制等各個方面。通過分析公司設備編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為公司實現產品的智能制造及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產品數據管理)/生產計劃/車間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執行管理系統)/質量管理等信息系統的建設與集成做好基礎支撐。
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設備分為機械設備、動力設備、測試設備、儀器儀表、工程機械、機動車輛和其他設備七大類,其中,機械設備、動力設備、儀器儀表、工程機械和機動車輛五大類設備分類及編號是按照航空工業部1982 年的標準進行編號管理的;測試設備和其他設備的分類是結合公司實際情況自行制定的分類及編號方法。隨著公司智能制造的發展,現有設備編號無法在信息編碼系統中識別,無法實現信息在各業務環節的交流與共享,不能滿足公司科研生產的需要。
由于公司是由多個子公司重組而成,各級子公司在設備分類上存在較大差異,分類標準不一致,大多是結合各子公司實際情況,自行制定的分類標準及編號方法,在統計設備報表時,容易造成統計數據不準確。且公司設備數量較多,設備編號貫穿于生產過程中的多個環節及檔案資料中,如不能統籌規劃,制定周密全面的更新替代方案,極易造成管理混亂等問題。
公司現有設備管理臺賬采用的是EXCEL 表格管理,無專用管理軟件。由于設備數量多、類別多,設備的分類、編號、建賬全靠人為手動查找目錄進行分類、排序建賬,設備管理效率較低,如登記不及時容易出現“一物多號”或“一號多物”的現象,造成設備編號重復、漏登、錯登現象。
公司設備管理員多為兼職人員,且人員變化頻繁,對設備管理專業知識掌握有限,對設備的分類、編號、建賬等規則不清楚,容易造成分類不準確。
為規范公司設備資產的編號(以下由代碼替代),實現公司對設備資產代碼的統一管理,確保設備資產代碼在公司信息系統內的唯一性、穩定性、可擴充性、可操作性。公司設備管理部門依據行業內標準,在調研分析公司實際情況與需求的基礎上,編制《固定資產代碼編制規則》,明確固定資產的定義,各部門人員的職責分工以及代碼編制規則等(標準內包含設備資產代碼的編制規則),形成公司頂層標準,具體要求及規則如下:
2.1.1 分類代碼結構
分類代碼采用3 層4 位的層次碼結構(圖1)。第1 位為大類碼,第2 位為中類碼,第3~4 位為小類碼。
2.1.2 設備代碼結構
設備代碼的碼長為10位,由分類代碼、購置年代碼、流水號3 個碼段組成,代碼結構如圖2 所示。其中,第1~4 位為分類碼,第5~6 位為購置年代碼,第7~10 位為流水號。
2.1.3 編碼方法
(1)分類碼取設備代碼的前4 位,即大類、中類和小類。當分類代碼長度少于4 位時,優先補“0”至4 位。
(2)購置年代碼是固定資產通過采購、調撥或其他途徑進入公司的年代號的后位。例如,某設備于2008 年采購,購置年代碼為“08”。當無法確定具體購置年代的,將固定資產價值評估當年作為購置年代碼。
(3)流水號按照賦碼時間先后順序生成,在分類碼和購置年代碼的基礎上唯一標識固定資產的物理個體,代碼范圍為0001~9999,并對各子公司的流水號進行分段識別,既保證了分類一致,也便于分開統計。

圖1 設備資產分類代碼結構

圖2 設備資產代碼結構
2.1.4 編碼原則
(1)唯一性。一個固定資產代碼在公司范圍內唯一標識一個固定資產對象(物理個體)。
(2)穩定性。固定資產代碼要相對穩定,一旦賦予,在滿足唯一性的前提下,不得更改。
(3)可擴充性。固定資產代碼的結構應有足夠的容量,以適應不斷擴充的賦碼需要。
(4)可操作性。固定資產代碼的結構、賦碼方法應便于賦碼操作。
2.1.5 設備資產變化時代碼的處理
(1)設備資產的存放地址、使用部門、責任人、狀態等信息改變時,設備資產代碼不變。
(2)設備資產報廢后,其代碼不再賦予其他固定資產使用。
根據公司信息化規劃建設,借助《信息編碼管理系統》,實現對設備資產編碼的申請、審核,提高工作效率,保證數據的唯一性。具體管理措施如下:
2.2.1 設備資產基礎數據整理
在公司設備管理部門統一指導下,本著“設備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按照設備基礎數據導入模板(增加“原設備編號”字段),組織使用部門進行基礎數據收集整理工作,整理后的數據經設備管理專業人員審核確認后導入編碼系統,在系統內新生成的代碼號與原有編號形成一一對應,形成公司現有設備的代碼號,中間實施過程中如有必要將召開數據評審會,以確保基礎數據整理與質量要求。
2.2.2 新增設備代碼的申請
在公司“信息編碼系統”內,賦予代碼申請人員及審核人員不同的權限,完成設備代碼的申請、審核功能,由系統自動生成設備代碼,保證了設備基礎信息的準確性,實現“一物一碼”,實現了公司對設備資產的統一管理。
設備資產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設備編碼標準體系建設,規范公司設備資產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實現設備信息在各業務環節、各系統之間的交流與共享,為公司智能制造做好基礎支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