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淼
(菏澤市特種設備協會,山東菏澤 274000)
電梯檢驗是依據電梯檢驗規則和檢驗機構作業指導書對電梯安全、運行狀況及使用、維護保養質量進行的綜合性判定,對電梯維護保養質量有著監管和督查作用。以電梯檢驗問題為切入點,結合檢驗規則和現場檢驗情況列舉常見的檢驗問題,給出合理的解決措施,從側面反應出電梯使用管理、維保質量優劣,提升檢驗質量,力求確保電梯使用安全。
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檢驗工作分配是采用“雙隨機分配制”,即檢驗任務隨機分配、檢驗人員隨機分配,確保兩名具有電梯檢驗員或者以上資格人員到場檢驗。依據TSG T7001—2009《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含第1、2 號修改單(簡稱為“檢規”)內容規定進行電梯定期檢驗,充分利用Excel 表格的數據統計、篩選分析功能,總結出較為常見的檢驗問題(表1)。
表1 檢驗問題次數排序
分別列舉4 類檢驗問題,分析問題成因,尋找解決措施,盡量避免同類檢驗問題的重復出現。
檢規中,底坑設施與裝置屬于C 類檢驗項目,檢驗方法為目測和操作驗證停止裝置。常見檢驗問題形式表現為:①底坑底部潮濕,有積水;②底坑底部垃圾、雜物堆積,未保證底坑平整性;③停止裝置驗證失效,或停止裝置不滿足在人員進入地坑時和在地坑地面時都能方便操作。
問題主要成因:①所在城市是濱海城市,受海風影響,底坑潮濕嚴重;②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不重視,日常管理和維修保養過于走形式,對底坑垃圾雜物和積水潮濕不及時清理;③某些電梯制造單位對檢規理解不徹底,只標配一個停止裝置,忽視停止裝置操作方便性。
從問題成因尋找解決措施,結合檢驗經驗和使用單位解決方法,解決措施:①加強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日常使用管理和維護保養力度,定期清理底坑積水和雜物;②與電梯制造單位進行技術溝通,確保設有至少一個底坑停止裝置,或維保單位并聯一個停止裝置滿足檢規要求;③在建筑設計施工前期,注重底坑防水設計施工,確保使用過程中無漏水、滲水發生。
聚氨酯緩沖器屬于非線性緩沖器,使用于速度<1 m/s 的曳引驅動電梯,檢規3.15 項對緩沖器的固定和完好情況有具體要求。常見檢驗問題形式為:①聚氨酯緩沖器固定不牢靠,有脫落現象;②聚氨酯緩沖器老化、破裂現象。
問題主要成因:①受底坑潮濕積水影響,聚氨酯緩沖器固定膠易失效,加快老化速度;②維保單位忽視對聚氨酯緩沖器檢查,未能及時發現問題并再次固定、更換新的同型號緩沖器。
解決措施:①加強維保單位和維保人員責任心,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固定、更換處理;②確保底坑無潮濕積水現象。
表2 電梯使用資料存檔分類
檢規2.6 項要求主開關不得切斷轎廂照明和通風、機房照明和電源插座、報警裝置等供電電路。常見檢驗問題形式為:①主開關與照明等電路控制關系混亂;②電梯電源控制箱配置不合理。
問題主要成因:①安裝人員或維保人員,未按電梯設計圖紙配置斷路器并接線;②因使用過程中某一空氣開關燒壞,維保人員將該空氣開關接線并接在其他空氣開關上。
解決措施:①要求安裝人員或維保人員嚴格按照電梯設計圖紙,配置或更換斷路器、空氣開關數量,并按規范接線;②要求采購質量過硬的空氣開關,避免因其易燒壞導致停梯維護次數頻發。
電梯定期檢驗時,首先要查看電梯使用資料,包括:使用登記資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規章制度、日常維護保養合同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一般檢驗問題為:①電梯使用資料管理混亂,隨意存放;②電梯使用資料部分缺失;③管理規章制度與電梯不對應等。
問題主要成因:①電梯使用單位和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對待電梯資料存檔、記錄等不夠認真;②電梯維護單位未能協助電梯使用單位做好電梯使用資料保存和管理工作。
解決措施:①加強電梯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電梯資料存放、管理、整理的責任意識;②制定檢驗機構對電梯資料管理規范,建立“一梯一檔”制度,倒逼電梯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做好電梯資料管理工作。其“一梯一檔”電梯管理制度要求見表2。
針對電梯定期檢驗時常見的檢驗問題,分析其出現的原因或因素,結合檢驗規范和使用要求給予合理的解決措施,提高檢驗人員的檢驗能力和問題分析判斷能力,確保檢驗質量和電梯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