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善鋒,趙宗紅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山東青島 266555)
隨著自動化生產的普及,生產線中使用大量的壓力表、溫度表、流量表等儀器,用于監控生產過程,保證壓力、溫度、流量等參數在要求范圍內。這些儀器只能顯示當前參數,不能保存歷史數據,也不能顯示參數的變化趨勢。在出現設備故障、產品質量變異等問題時,無法對加工過程進行追溯。以拋光機的拋光壓力參數為例,開發一款過程參數追溯系統,實現拋光壓力的實時顯示及保存功能,方便加工過程追溯。
Labview 是一種圖形化的編程語言開發環境,被視為一個標準的數據采集和儀器控制軟件,利用他可以方便地建立自己的虛擬儀器,因此系統采用Labview 作為開發環境。
為實現拋光機拋光壓力參數的實時顯示及保存,軟件需具有以下功能:
(1)與拋光機進行實時通信,獲取拋光壓力參數數據。
(2)對拋光壓力參數進行圖形化顯示。
(3)拋光壓力參數保存記錄。
(4)拋光壓力實時參數與設定值比較,超出設定范圍時報警。
(1)根據軟件的功能要求,繪制軟件的功能流程如圖1 所示。
(2)程序框圖設計。根據功能流程圖,使用2 個while 循環作為程序基本框架。如圖2 所示,一個while 循環使用狀態機,結合事件結構,用于處理事件響應,主要包括拋光壓力最大、最小值改變、歷史數據記錄、壓力狀態顯示等。另一個while 循環使用狀態機,結合條件結構,用于處理拋光壓力參數的采集及實時顯示。
(3)操作界面設計。根據要實現的功能,操作界面分為設置區和顯示區兩部分,設置區用于設定相關監控參數,包括主軸頸、連桿頸拋光壓力要求的最大值、最小值,保存壓力數據的時間參數。顯示區用于數據及狀態顯示,包括實時壓力標簽頁和歷史數據標簽頁,實時壓力標簽頁顯示各個拋光單元的實時拋光壓力數據,歷史數據標簽頁顯示歷史工件的拋光壓力數據。標簽頁上方放置狀態欄,顯示當前拋光壓力是否在設定范圍內,以及歷史數據的存放地址。操作界面如圖3所示。
圖1 功能流程圖
為實現實時拋光壓力參數的采集,使用具有I/O Link 功能的壓力傳感器監控拋光壓力。I/O Link 是一種點對點的串行數字通信協議,可以在傳感器與控制器之間進行周期性的數據交換。一個I/O Link 系統主要由如下幾部分組成:I/O Link 主管、I/O Link 設備、非屏蔽3~5 芯標準線纜、I/O Link 設置工具。在該系統中,I/O Link 主管采用巴魯夫的BNI PBS-502-001-Z001模塊,I/O Link 設備采用易福門的PN7002 壓力傳感器,并為每個壓力傳感器分配地址。硬件配置如圖4 所示。
圖2 程序框圖
圖3 軟件操作界面
(1)使用OPC 實現軟件通信。軟件與機床PLC 的通信使用OPC 技術來實現,OPC 是為了給工業控制系統應用程序之間的通信建立一個接口標準,在工業控制設備與控制軟件之間建立統一的數據存取規范。主要解決過程控制系統與其數據源的數據交換問題,可以在各個應用之間提供透明的數據訪問。在OPC Server 中輸入要連接的設備PLC 類型及IP 地址,建立OPC 通道,配置要與拋光壓力追溯系統進行交互的信號,包括各拋光單元的壓力數據,拋光單元夾緊信號等。OPC 配置如圖5所示。
(2)數據轉換。易福門的PN 系列壓力傳感器采集到的為16位二進制數據,其中第0 位與第1 位分別為壓力傳感器out1、out2 兩個功能的設定,剩余14 位為壓力數據。為取得壓力數據,需要對采集到的16 位二進制數據進行轉換,去除第0 位及第1位,建立數據轉換子VI(圖6)。
圖4 硬件配置畫面
圖5 OPC 配置畫面
圖6 數據轉換子VI
程序設計完成后,運行程序建立與設備的連接,實時壓力標簽頁可實時顯示各個單元拋光壓力曲線,每一個加工循環取一組壓力數據存儲在歷史數據中,并在歷史數據標簽頁顯示(圖7)。歷史數據根據加工時間存放在Excel 表格中,可進行歷史過程追溯。改變主軸頸、連桿頸壓力監控設置值,使其范圍超出實際壓力,驗證軟件可報警壓力超出要求范圍,報警功能有效。
結合生產現場實際情況,結合IO Link 技術開發一套過程參數的追溯系統,對拋光機的拋光壓力參數進行實時顯示及存儲,并在超出設定范圍時進行故障報警。存儲的數據可實現歷史加工過程的追溯。通過增加監控點,該系統可進一步擴展到壓力、流量、溫度、液位等過程參數的追溯。
圖7 程序運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