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急呈
申請人白某于2019年12月發生工傷后,被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傷殘四級,當年58歲。工傷后,白某要求與單位終止勞動合同,辦理退休手續,單位沒有批準。于是白某將單位告上仲裁庭,要求單位立即批準其提前退休申請,并補償相應待遇和損失。
申訴人
工傷后,我已經無法再從事原崗位的生產經營工作,公司也無法給我提供新的合適的崗位,再加上我也馬上到退休年齡了,希望能直接辦理退休。
被訴人
白某工傷后,公司的確沒有合適的崗位再提供給他,他還沒到法定退休年齡,我們同意保留與他的勞動關系,讓他安心在家養傷,但不能批準他提前退休。
仲裁庭
白某的請求最終未能獲得仲裁委員會的支持。
《工傷保險條例》中第三十五條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從上述規定看出,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當一級-四級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時才能辦理退休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