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存玉
摘 要:“合伙企業”是一種新型企業組織形式,在適應稅收政策方面,與傳統企業公司有明顯的差別,由于現下合伙公司在我國誕生時間不長,因此在稅務規劃方面缺少經驗,本文之中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體會,介紹以下合伙企業稅務籌劃的管理與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合伙企業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降低企業整體稅負,為合伙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合伙企業 ?稅務籌劃 ?管理技巧
一、合伙企業納稅規定及具體核算方法
合伙企業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修改后增加的一種企業形式,合作企業的合伙人包括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在2006年隨著新法的實施,增加了允許法人投資合伙企業的規定,這也使得合伙企業的稅務問題變得越發復雜。而稅務規劃是企業依照國家法規政策,積極應對稅收問題的一種合法方式,合伙企業在進行稅務規劃時,有特殊的納稅規定和核算方法,按照我國現行稅法規定,合伙企業并不是實體納稅的主體,因此應采取“先分后稅”的模式,即將合伙人視作納稅的主體,將稅后稅基對合伙人進行分配,而依照《合伙企業法》規定,合伙企業的合伙人包括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組織,這三者之間在納稅時存在一定的差異,下面筆者將對此做出相關介紹。
首先,自然人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即按照15%~35%的超額累進稅率繳稅,在核算過程中可參照個體工商戶算法,其中應繳所得稅=收入總額-成本、應繳稅額=應繳納所得稅額×適用稅率。舉這樣一個例子,若是某合伙企業為食品銷售企業,企業的合伙人是自然人,企業的成本費用包括運輸費、委托銷售費、廣告費、各項銷售服務費等,此時依照自然合伙人繳稅,則需要明確的記錄各項開支,這樣才能確保在進行稅務規劃時,最大程度的壓縮應繳納所得稅,從而實現合法規避稅務的目的。
其次,公司法人應繳納企業所得稅,即在進行稅務規劃時,應該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相關規定要求,在扣除一定費用的基礎上,在按照一定的稅率進行核算,具體的稅務核算公式為應繳所得稅=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收入、應繳稅額=應繳納所得稅額×適用稅率。在這一計算公式中,扣除成本費用的范圍比較廣,不同的企業扣除成本費用各有不同,在進行核算時,應該依照企業的實際情況展開,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將財政撥款納入到征稅收入項目中。舉這樣的一個例子,如某合作企業為服裝合作企業,企業的合伙人是公司法人,若是該企業年收入為10萬元(扣除相關成本費用),那么其所需要交納的企業所得稅則為10×25%=2.5萬元。
二、合伙企業稅務籌劃的管理與技巧
合伙企業在進行稅務規劃時,可選擇的規劃方法有很多,如在調整成本法中有存貨計價法、費用列支法、折舊計算法、收入控制法等,這些都是在不違反國家法規政策的前提下,可選擇的會計稅務規劃方法,從而運用低稅環境,進行的一種納稅籌劃活動,但在具體規劃的過程中,還是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管理技巧需要掌握的,下面對此做出具體的說明。
(一)審時度勢,充分利用優惠政策
在合伙企業進行稅務規劃時能夠審時度勢,充分的利用優惠政策為自身減免稅務,這是掌握稅務規劃技巧的一種體現?,F階段我國很多地區都出臺了與合伙公司有關的稅收政策,如在2011年深圳市就曾出臺過與合伙公司有關的稅務規定,專門提出“合伙人繳納所得稅形成地方財力的30%,可給予合伙人一次性獎勵”,按照這一規定,合伙企業在進行財務規劃時,就可以結合國家優惠政策,進行科學的財務規劃,以此實現降低整體賦稅的目的。近些年國家還專門針對高新技術產業提出一些優惠稅收政策(繳納企業所得稅時,按照15%的稅率進行征收),因此若是合伙企業剛好凡屬于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產業范疇,那么合伙企業就可以依照高新技術產業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稅務規劃,而若是不屬于其范疇,也可以通過大力發展和引進新技術的方式,將自身納入扶持范疇,對于合伙企業而言,雖然這樣做會增加研發技術方面的費用,但是卻可以降低更多的所得稅,這從長遠的角度出發,也是可以幫助合伙企業提升經營效益的。
(二)了解法規,提升風險控制意識
對于合伙企業而言,只要做到充分的了解國家的政策法規,才能規避其中的風險問題,從而確保財務規劃的科學合理性,這也是合伙企業需要掌握的一種稅務規劃管理技巧。具體而言,我國的稅務政策法規法律體系是多層次、系統復雜的。此外,在合伙企業進行稅務規劃時,還應該樹立較高的風險防范意識,這是因為相比較常規公司企業,合伙企業是建立在合作雙方信任的前提基礎上,經營開展的企業組織,在合伙企業經營中,普通合伙人應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因此合伙公司本身所面臨的經營風險就更大,所面臨的不確定因素也更多,容易出現稅務規劃風險問題。而這就要求合伙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時,以國家法規政策為依據,對合作人的納稅方案進行全面的評估,這樣才能更有效的控制風險問題,為合伙企業的良好運營發展提供保障,這也是合伙企業需要掌握的一種稅務規劃管理技巧。
(三)內外兼修,培養稅務規劃人才
合伙企業稅務規劃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其中涉及到法律法規、經濟政策、財務知識等多方面的因素,這就對合伙企業的會計稅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必須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稅務規劃,從而促使合伙企業的經營效益提升做出保障?,F階段合伙企業還缺乏這樣高素質的人才,由于我國合伙企業處于發展起步階段,且大多的合伙企業均為小型企業,資金財力缺乏,人力資源自然也十分有限,企業內部的會計稅務人員,無法承擔財務規劃的重任,對于此種現象,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解決建議。第一,合伙企業可以動員外部力量,即將企業稅務規劃工作承包給專業的稅務師團隊,這樣雖然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但是卻可以更好的保障企業財務規劃的科學合理性,因此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案選擇。第二,從內部環境入手,加大對會計稅務人員教育培訓,主要學習國家新出臺的稅務政策和法律知識,確保企業的會計稅務人員在進行稅務規劃時,對產減值準備金的扣除問題、投資人轉讓權益的問題、有限合伙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問題有明確清晰的認識,這樣才能確保制定的納稅方案即合法又合理,從而為合伙企業的長足發展打下基礎。
三、結束語
在經濟市場環境下,企業能夠做好稅務規劃工作,可以幫助企業減少稅務成本,促使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但由于目前我國的合伙企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有關方面的稅務政策還不夠完善,容易出現配套銜接不明的問題,為此建議今后合伙企業能夠深入學習政策法規,在充分利用稅收政策的基礎上,提升風險控制意識,培養更多的稅務規劃人才。
參考文獻
[1]俞錦平.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稅務管理與籌劃的影響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