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彩虹
摘 要:混合所有制經濟作為我國經濟制度的重要形式,對國有資產的管理一直是一個重要內容。混合所有制的發展和國有資本管理是相輔相成并且互相促進的,做好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國有資產的監管,不僅對生產力和市場有著很好地促進作用,同時還能促進市場的公平競爭,保護國有資產,避免國有資產的流失。基于此,對混合所有制企業中的國有資本管理進行分析,提出一定監管措施,希望能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混合所有制 ?國有資本 ?管理 ?分析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生產力在發展過程中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和形式,而混合所有制企業則是在時代背景下的標志性經濟形式 。具體來講它是指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和國有企業改革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由國有資本、集體資本以及非公有資本所共同參與并且相互融合組建而成的新型企業組織形式。總的來說混合所有制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經濟形式,它具有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兩種形式,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有利于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因此對國有資本的管理進行分析,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一、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國有資本管理出現的問題
(一)國有資本管理缺乏公開披露
在混合所有制企業當中,對國有資產的處置和重組的相關信息,往往缺乏一種透明度 ,不利于國有資本的有效監管。除了企業當事人以外,具體的國有資產變賣信息披露的不夠全面,缺乏群眾監督。而且有的國有資產信息雖然通過報表的形式公示出來,但是由于大多數人不懂專業財務知識,無法從有限信息內發現端倪,這也有可能滋生暗箱操作的情況,這些公開披露制度的不健全,都會讓國有資本管理受到限制。
(二)國有資本管理缺少監督機制
其次,監督體制的缺失,也是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國有資本管理所出現的重要問題。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雖然有著很多部門對國有資本進行管理,但是由于權責不清、相互推諉以及責任不明的情況客觀存在,導致很多部門都缺乏相應的管理聯動,沒有一種完善的國有資本管理機制。在實際的國有資本管理工作上,經常會有著對國有資本監管越位和缺位情況的發生,造成國有資本管理混亂,不能實現有效監管。
(三)國有資本流失現象嚴重
此外,目前雖然有著很多有關國有資本管理的法律法規,但是大都側重于庫存的固定資產管理,對一些監管問題還缺乏一些明確的規定,造成部門國有資本監管問題缺乏法律依托,導致現實管理工作中經常會出現國有資本流失被低價出賣的現象。而且除了缺乏相關規定外,造成國有資本流失現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還包括績效考核機制的缺乏。由于缺乏對負責人的考評,就會造成對監管工作的不重視,在購置一些國有資本以后,沒有承擔起相應的管理工作,對國有資本有著隨意處置的現象,這些也會造成國有資本流失,是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資本管理出現的重要問題。
二、企業國有資本和資本監管的概念理論
所謂國有資本是指在法律上所規定的的能夠能夠為社會公眾提供經濟和社會效益的資源總和。目前國有資本按照其作用范圍,可以分為廣義國有資本和狹義國有資本。廣義的國有資本指的是國家所有的各種財產物資債權或者其它權益。而狹義上的國有資本,則主要指的是那些具有一些潛在價值,能夠為社會公眾提供未來效益的各種資源總和。而至于資產監管,則主要涉及到的是產權理論和委托代理理論。其中產權是是經濟所有制關系的一種法律表現形式,總的來說對國有資本管理的研究,產權理論是重要的研究依據。而委托代理則主要是一個或多個行為主體根據一種明示或者隱含的契約,來雇傭另一個主體為其服務,并且根據所提供服務的數量和質量來支付相應的報酬,這種委托代理關系往往會對國有資本流失埋下隱患,所以在研究國有資本管理的時候,其也是重要依據。
三、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資本管理要點
(一)明確管理范圍
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國有資本管理,需要對管理范圍進行界定,需要對股東權利所行使的權利范圍進行明確。首先,需要充分認識到國有資本的管理范圍和實際控制范圍并不對等,很多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資本的管理主體都會以一定數量的國有股份來控制公司的經營活動,但這并不意味著國有資本管理主體管理范圍的擴大。這是因為混合制所有企業采用的都是一種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的制度,對于一些大股東而言,其可以通過股東大會或者是董事會行使自身經營權,對小股東的資本進行控制。小股東雖然不能參與到管理決策中,但是其仍擁有經營股東權利,所以不能認為國有資本能夠控制到的范圍就是國有資本的管理范圍,這是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資本管理首先需要注意的地方。其次,管理范圍的界定還需要明確國有資本股權管理范圍的大小不能和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經營權范圍劃上等號。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混合所有制企業和其他企業共同出資所形成的一種企業股權并不是國有資本管理的范圍。
(二)完善信息公開,構建資產監管制度
針對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國有資管理公開不透明的問題,需要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完善信息公開制度。相關管理信息的公開,是社會監管的基礎,同時也是國有資本科學管理的關鍵。其中需要進行公開的信息主要包括企業的財務信息、政府監管工作信息以及相關的國有資本的交易信息等等。這就要求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資本的各個管理主體,在自身門戶信息網站設立起專門的信息披露平臺,將一些國有資本管理的重大事項通過新聞媒介的方式進行公開。而且為了確保管理信息 公開的有效性,還可以對一些安全信息和商業秘密進行明確界定,保證信息公開的合理。
另外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對國有資本的管理目標應該是來彌補市場經濟發展中所遇到的缺陷,而并非是去爭奪市場利潤,因此國有資本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物資基礎。所以在這種目標下,應該加強對國有資產的優化配置和監管,構建出一種完善的國有資產監督制度。首先,應該對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監督部門進行明確,對責任和義務都進行準確劃分,避免多個部門之間出現相互推諉的現象 。其次,企業經濟的良好發展還需要有完善的監督體制作為支撐,可以在企業生產中通過壓縮成本的方式,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后,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國有資本的監督需要把所有民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加大對一些國有資本流失不當行為的處罰力度,這是國有資本管理的重要內容。
(三)健全法律法規,加強資產配置制度建設
在混合所有制經濟實施的過程中,對相關資本進行管理的時候,所依賴的法律基礎往往只有《國資法》,不利于資產的全面監管。所以,需要完善相關的條例規定,并且對一些已有法規中描述不準確的問題進行逐步修正,針對已經暴露出的問題,還要通過規定的方式采取相關的防范措施,對于國有資本管理也有著重要意義。同時還要對國有資本的監管進行深入分析,對資產配置制度的建設重視起來。從目前的國有資本管理現狀來看,國有資本的配置和管理還有著比較嚴重的脫節問題,通常都是在有關部門在購置完國有資本以后,再交由企業去進行使用管理。然而很多企業在獲得相應的國有資本以后,并沒有采取妥善的維修管理方式,造成國有資本流失的比較嚴重。所以需要加強對配置過程中的監管,對一些企業單位的監管職責進行明確,定期的對國有資本接收單位進行檢查,詳細查看國有資本的使用情況,對一些隨意處置的現象要做到嚴厲把控。同時,資產配置制度的建設,還需要從源頭抓起,對一些接受企業領導的思想觀念進行加強,制止一些損害國有資本利益的現象。另外,在對配置制度進行改革完善的過程中,關鍵要建立起對國有資本能夠統一使用和調度的管理制度,包括事業單位國有資本預算制度、事業單位國有資本采購和供應制度和主體的調配制度。
(四)完善治理結構,提高治理的有效性
引入外部資本并不是用外部股東來替代國有股東,也不是讓外部股東發力而國資股東搭便車,而是讓包括國資股東在內的所有股東“各就各位”,共挑擔子。基于以上出發點,引資后還應在四個方面完善治理結構:一是通過“堵天窗”,厘清企業和政府的關系,明確界定治理主體和范圍;二是通過“關后門”,厘清企業和國資股東的關系,明確定義治理結構的界限;三是通過“開前門”,厘清各股東在董事會上的關系,完善董事會的內部組成;四是通過“裝攝像頭”,厘清其他治理主體和和董事會的關系,特別是完善監事會的內部組成。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混合所有制經濟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深化企業對國有資本的監管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現代國有資本監管存在的問題,需要明確國有資本的管理范圍 ,然后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并且注重資本管理公開,就可以有效避免國有資本的流失現象,幫助混合所有制企業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史翰文.淺談國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管理機制創新[J].中外企業家,2019,634(08):151-152.
[2]王滿萍.淺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國有資產的管理[J].中國商論,2017(14):109-110.
[3]阿布都合力力·阿布拉.淺析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人力資源管理變革[J].人才資源開發,2017(11):60-61.
[4]馬超.淺析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財務管理[J].現代企業文化,2017(11):127-127.
[5]盧成會,穆艷杰.國有企業管理機制創新:一個混合所有制改革視角[J].河南社會科學,2018,v.26;No.195(07):71-75.
[6]王悅.混改—資本視覺的觀察與思考,2019,p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