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武森 覃濤 韋孔輝



摘 要:針對某車型年度改款車在整車可靠性耐久路試過程中,行駛時發生副儀表板發燙的情況。通過魚骨圖人機料法環質量分析方法,逐步鎖定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并根據分析的結果對問題進行車輛結構優化改進。最后實車測試問題不再發生,順利達成了預期目標,同時作為經驗輸入供后續車型設計開發借鑒、避免類似問題發生。
關鍵詞:副儀表板;發燙;分析改進
Abstract: For one model year change car the Assistant instrument panel becomes hot while driving on the vehicle reliability and durability road test,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quality analysis of fish bone map by man-machine material method,, lock in the main causes of the problem step by step,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to the vehicle structure optimiza -tion problems to improve, finally the real vehicle test problem does no longer occur, Successfully achieved the expected goal,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be used as input for experience for subsequent mode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to avoid similar problems.
前言
汽車副儀表板是布置在汽車儀表板后部,位于駕駛員和副駕駛員座椅之間的操縱、置物平臺。汽車副儀表板主要用于安裝電器件、換擋操縱桿、手剎操縱桿的裝配,以及用于置物、水杯托、煙灰盒、儲物盒等物品放置的組合平臺,同時還起到裝飾整車內飾的效果。
某車型年度改款新車在整車可靠性耐久路試過程中行駛時,試驗人員反饋明顯感覺副儀表板有燙手的的現象,該問題有車輛發熱有起火的隱患,因此必須對此問題進行原因分析,采取措施改進,以消除該副儀表板燙問題。文章重點闡述其產生原因排查方法、過程及優化改進,對類似問題解決提供借鑒。
1 試驗確認故障現象
檢查故障車輛不打開空調行駛25分鐘左右(車速60- 80KM/H),車輛副儀表板區域雜物箱溫度達42度以上,杯架周圍達57度以上(圖1所示);打開空調行駛25分鐘左右(車速60-80KM/H),車輛副儀表板區域雜物箱溫度達38度以上,杯架周圍達52度以上。兩次在路試時用手觸摸存放水杯及手機位置能明顯感覺到發燙感,在不打開空調情況下觸摸發燙感比打開空調情況下明顯。
物體溫度在45℃以上時人體觸覺感受為發燙感,此問題感知明顯。
2 原因分析
首先,列出副儀表板有關聯的零件結構簡圖如圖2所示。
因該問題在新改款車型發生,舊款車型并無此問題,基本上可以判斷故障點應該集中在新改款車的某個零部件或設計系統上,根據對故障車輛的檢測及圖2所示結構的零件。對比舊款車型在同樣條件下的表現,使用質量分析工具魚骨圖(圖3)從人、機、料、法、環等環節共找到了5個可能造成新款車型副儀表板發燙的原因:1、用戶操作不當導致;2、排氣管質量問題;3、副儀表板線路質量問題;4、熱量傳遞結構設計不合理;5、與車輛使用環境有關。
結合以上分析結果,再運用頭腦風暴法對“副儀表板發燙”問題的主要原因輻射熱量傳遞結構設計不合理癥結點進行分析討論,最終確認影響副儀表板發燙的末端因素主要有三個,形成的關聯圖如圖4所示。
3 要因分析及優化改進
3.1 副儀表板內部熱量傳遞過熱
圖5 所示副儀表板下有網關、胎壓、氣囊模塊以及橫擺角速度傳感器等電器模塊及線路。
根據故障車輛使用狀況,所有故障車輛行駛時均無故障碼,且零件無異常過熱情況,可排除線路短路和模塊內部故障導致發熱,所以副儀表板內部熱量傳遞不是副儀表板發燙的原因。
3.2 排氣管外部熱量傳遞過熱
圖6為同樣環境下原地加速至2000轉,約20分鐘左右測量新改款(圖6左側)左側和舊款(圖6右側)兩款車型排氣管溫度,結果表明溫度差異不大。
根據驗證結果,排氣管外部熱量傳遞過熱不是副儀表板發燙的原因。
3.3 副儀表地板傳遞熱量過熱
圖7為在同樣的環境、溫度及工況下測量新舊車型的副儀表下方地板溫度對比,60-80km/h開/關空調分別行駛20分鐘,新款車型前消上方副儀表板地板表面溫度為88.6℃(圖7左),舊款車型前消上方副儀表板地板表面溫度為51.9℃(圖7右),兩者相差較大。
可見,該車型前消結構熱輻射特性及排氣管到儀表板下方地板的結構布置,新款排氣管到副儀表地板距離比新款更加短,導致地板接受到的熱量傳遞過多,導致副儀表板溫度偏高。
通過分析驗證,找到了新款車型的主要原因:副儀表板下方地板接受輻射熱過多,傳遞到熱量過大導致副儀表板發燙。
4 改進措施及驗證
4.1 改進措施
根據分析的結果,通過在前消與地板之間增加隔熱板,在副儀表板內增加隔熱棉,從而降低地板接受和傳遞的熱量,降低副儀表板表面溫度,防止發燙。
如把副儀表及副儀表下模塊拆除后,使用7mm的隔熱棉,進行隔熱處理(如圖8)。
4.2 試驗驗證
圖9為隔熱后同樣工況下(車輛不打開空調行駛25分鐘左右(車速60-80KM/H)進行溫度測量對比,兩位置溫度明顯下降。同時用手觸摸只有常溫的溫度,無發燙感。拆開掛檔手檔蓋,用手放置副儀表板下面無發燙感。
表明按照改進方案實施后,副儀表板發燙問題得到解決。
5 結束語
通過分析年度改款新車型副儀表板整車耐久路試中發燙的故障現象,從人、機、料、法、環對比分析,縮小要因范圍,最后通過逐步分析得出副儀表板發燙的主要原因。并根據分析的結果對車輛結構進行優化改進,最后通過實車測量驗證副儀表板結構改進方案的正確性,對后續車輛設計開發避免此問題發生有一定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家瑞.汽車構造[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2] 陳建華.質量管理的100種方法[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2006.
[3] 張明.一款轎車副儀表板質量問題排查方法研究[J].時代汽車, 2019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