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摘? ?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獲取外界信息的渠道也在不斷增多。從最初的收音機到后來的電視,從二十世紀初笨重的臺式電腦到如今輕便易攜帶的智能手機。在當今生活中,新聞信息不僅僅只能從單一的渠道獲取了,人們擁有了更多進行自主選擇的權利。本文將從當前的新媒體的特點和發展的現狀出發,以期從中獲得啟發并深入了解分析電視新聞傳播的新理論,以供本專業的研究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電視新聞;傳播理念;變革
電視新聞的資歷與時下的新媒體的資歷相比較,毫無疑問,電視新聞是個老前輩。然而“長江后浪推前浪”,總有些新人很快就遠遠地超越了自己的前輩,新媒體就是這樣的存在。面對被新媒體遠遠地甩在身后的境遇,電視新聞應當以新媒體的特點及發展狀況為著眼點,在了解和研究它的過程中獲得啟示,對自身的傳播理念進行變革,從而找到一條能使自身在新時代立足的道路。
一、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傳播存在的不足之處
在新媒體傳播發展的漸趨完善的情況下,電視新聞傳播完全處在了劣勢。要想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創新,就必須深入了解自身的劣勢和現狀。以下,我將對電視新聞傳播過程中的不足進行分析探討。
1.和受眾的互動不足
通過對當前新媒體傳播進行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可以發現它和受眾之間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并且這也是我們在看電視新聞過程中感受不到的。新媒體傳播的優點之一就是,受眾能夠通過評論、彈幕等,在合理的范圍內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電視新聞只是單方面的進行信息的輸出,受眾的感受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每一個人都渴望自己的觀點得到重視,因此注重和受眾進行互動的新媒體傳播就成為了最好的去處。當下的電視新聞傳播要想重新贏得受眾,就要從受眾的需求出發。電視新聞工作者可以通過在新媒體平臺創建官方賬號與受眾進行頻繁的互動,以此可以體現對他們的意見的重視,從而重新贏得他們的喜愛。
2.形式太過單一
和新媒體傳播形式的多樣相比較,電視新聞傳播的形式總是單一的。單一的節目形式無論任何人都會有厭倦感。我想,當前大多數青少年不愛看電視新聞節目而熱衷于使用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的原因也是因為電視新聞節目的單一。電視新聞節目要想吸引青少年的關注,必須從形式上做出改變,不再 僅僅使用單一的傳播模式[1]。
3.更新速度較慢
新聞傳播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傳播的速度,如果平臺無法第一時間使自己的受眾獲取消息,那么他們就會習慣性地轉向發布新聞速度最快的平臺了解最新資訊。由于當前智能手機的便捷,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到最新的消息,電視新聞傳播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可有可無的存在。電視新聞工作者想要改變這樣的現狀,就必須轉變延時播出的理念,使受眾能夠更快地從電視新聞節目獲取信息。
二、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傳播理念變革的方式
1.加強與受眾的互動,加快自身的傳播速度
電視新聞應當深入了解受眾的需求并及時對其進行反饋,從而使傳播內容變為讓人們更加喜聞樂見的形式。電視新聞傳播應當緊跟新媒體發展的潮流,利用新媒體平臺給自己的受眾提供更多觀看節目的渠道并賦予他們發表有關節目的改進的一系列看法的權利,以此拉近與受眾間的距離。與此同時,電視新聞還應當不斷提升傳播信息的速度,使受眾能夠從自己的平臺及時了解到最新資訊,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
2.保留自身優勢,展現人文關懷
從有關的數據了解到,我國的新媒體傳播已經成為當下新聞傳播渠道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我們也應該發現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已經不再具有領先的優勢了。要想不被新媒體傳播遠遠地甩在后面,電視新聞傳播就要深入挖掘自身優勢,確保傳播內容的準確、真實,給社會帶來正能量,體現人文關懷。雖然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的優勢,但是仍然存在各種問題。電視新聞傳播和新媒體相比,更加專業、可靠、權威。因此,電視新聞可以將優勢擴大化,讓受眾能夠強烈感受到從新媒體無法獲得的體驗。 3.樹立電視新聞全球傳播的理念
隨著時代發展,全球化不斷深入,電視新聞傳播也開始了全球化傳播。電視新聞工作者應當堅持正確的新聞傳播理念,根據實際情況和新聞傳播發展的趨勢進行新聞共享。在另一方面,電視新聞應當對各方面的新聞傳播內容進行鑒別、整合、分類,確保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和可靠度,并且深度研究新聞內容,從中挖掘出更深層次的含義。這有利于使更好地發揮出電視新聞傳播的長處,更好地使觀眾的需要得到滿足。當然,和其他新聞媒介的合作也不能夠忽視。電視新聞傳播應當不斷地拓寬自身的傳播渠道,發展自己的優勢,不斷注入新的活力,促進自身的長足發展[2]。
三、 結論
由以上可知,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傳播成為一個愈來愈方便快捷的接收信息的渠道并且在人們生活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且,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電視新聞傳播的種種缺陷,使其受眾數量不斷減少。身處逆境的電視新聞傳播要想繼續生存發展下去,電視新聞工作者就要直面自己的傳統傳播模式的不足并且積極改變、勇于創新。電視新聞人應當繼續貫徹保證傳播內容的準確與權威這一優良傳統,進而傾聽受眾的聲音、滿足他們的需求,更好地展示出自身的人文關懷。
參考文獻:
[1] 宋俊秋.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傳播理念的變革[J].采寫編,2017,(4):89-90.
[2] 劉君憶.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傳播理念的變革[J].西部廣播電視 ,2016,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