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要:信息技術與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媒介融合的不斷深入,對新聞記者的要求越來越高。與此同時,由于當前正處于媒介融合的初期,新聞記者行業門檻有所降低,部分新聞記者存在錯誤導向、報道失實的現象,導致新聞記者形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在媒介融合語境下,如何優化新聞記者形象就成為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新聞記者:形象優化:媒介融合
新聞記者因為職業原因,往往都需要站在新聞第一線,出現在鏡頭前,出現在人民群眾面前進行采訪,新聞記者職業素養、形象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媒體行業的發展。“互聯網+”時代的全面到來,媒介融合已經成為媒體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媒介融合在為新聞記者創造發展機遇的同時,又使得新聞記者行業面臨混亂,新聞記者形象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媒介融合語境下,新聞記者形象亟待進一步優化提升,才能夠有效滿足媒體行業、社會各界的需求。
一、觀念轉變,建立媒介融合思維
思維決定行動,要想有效優化新聞記者形象,首要任務在于新聞記者自身觀念的轉變。媒介融合語境下,新聞記者應當積極轉變自身存在的傳統媒介觀念,建立媒介融合思維,主動去了解媒介融合語境變化,能夠正確認識媒介融合語境下媒體行業所產生的各種變化,積極建立全媒體概念,能夠使用媒介融合語境下的高標準要求自己,采用媒介融合思維來思考自身工作,最終將其轉變為自身的一種行為,能夠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去面對社會各界,為新聞記者形象重塑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行業自律,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是保障各項工作科學性、規范性的重要基礎,融媒體語境下新聞記者形象優化自然也不例外。對于各個新聞媒體來說,應當充分結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同時參考融媒體語境,全面推進內部管理制度的優化調整,以此來激發內部體制、機制的活力,全面加大新聞記者監管力度,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并糾正新聞記者違背有關規章制度的現象,通過行業自律的作用,切實保障新聞記者能夠在融媒體語境下全面遵循相關的規章制度,始終堅持新聞報道客觀性、真實性的基本原則,能夠正確面對、引導社會輿論,在各項基礎工作中充分體現新聞記者的職業修養、社會責任,進一步提升新聞記者社會形象。
三、素質提升,加大培訓教育力度
要想有效優化新聞記者形象,首要任務在于圍繞融媒體語境,加大新聞記者培訓教育力度。首先,注重政治素養培養工作,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社會發展的關鍵階段,同時融媒體環境使得各種新聞信息的影響被進一步放大。新聞工作作為我黨各項事業的重要影響因素,新聞記者只有切實提升政治素養,能夠全面了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同時理解融媒體語境下社會輿論的重大影響,才能夠正確處理各種新聞事件,正確傳遞黨的事業進展、重大工作決議,從而有效引導社會輿論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其次,注重專業素養培養工作。作為新聞記者,本身需要具備過硬的表達能力、文字功底、語言組織能力、新聞敏感能力,而在融媒體語境下,又要求新聞記者能夠積極學習有關的網絡詞匯,使得新聞事件挖掘、報道能夠迎合廣大受眾的習慣與需求,在客觀報道新聞事件、表達自身見解的同時,保障新聞報道更為接地氣,讓廣大受眾感受到新聞報道更為親切,也更為接近自己需求。最后,注重道德素質培養,當前社會中充斥著多元化的價值觀,且媒介融合使得部分新聞記者開始盲目追求新聞經濟利益,引發諸多錯誤導向、報道失實的現象,這就需要加大新聞記者道德素養培養力度,加大新聞記者作風整頓工作,以此來推進新聞記者職業道德建設。
四、堅守理念,塑造記者獨特品格
融媒體語境下,形象優化還要求廣大新聞記者始終堅守自身職業理念,致力于塑造新聞記者獨有的品格。這就需要新聞記者在新聞采訪報道進程中,將以人為本作為工作的基本理念,高度重視人文因素,將關心人的尊嚴、境遇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真正尊重每一個個體,關心弱勢群體,以此來滿足廣大受眾情感層面的需求。與此同時,新聞記者還需要高度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融媒體語境下,倘若新聞記者仍舊選擇單一的表達模式,無疑是新聞記者工作的一種倒退。這就需要新聞記者密切跟隨融媒體發展動態,能夠采用超前的眼光應對工作,同時主動應用各種新興信息化技術,運用各種網絡平臺,從各個角度針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創新性的進行新聞報道,使得受眾能夠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新聞記者只有密切結合社會發展形勢、融媒體語境,堅守自身職業理念,創新性的開展各項工作,才能夠塑造新聞記者所獨有的品格,并將自身這種獨有的品格融入到新聞報道工作中來,才能夠在受眾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實現新聞記者形象優化的目標。
綜上所述,融媒體語境下媒體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聞記者的形象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優化新聞記者形象勢在必行。對媒體行業來說,應當意識到當前新聞記者形象所受到的不利影響,致力于推進新聞記者形象的重塑優化,即全面圍繞社會發展形勢、網絡發展動態、融媒體語境,通過建立媒介融合思維、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加大培訓教育力度、塑造記者獨特品格,切實推進新聞記者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為媒體事業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洋,電視記者如何把握出鏡采訪時的形象框架構建[J].西部廣播電視,2019 (08):153+155.
[2]彭蘭,電視新聞記者職業素質與形象塑造探討[J].新聞傳播,2019 (07):115-116.
[3]謝淑芳,媒體記者的形象建構[J].東南傳播,2018 (09): 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