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浩浩蕩蕩的媒體融合大潮讓我們不經想起八九十年代的下海經商,比喻可能不準確恰當,但似乎代表著時代浪潮推動下的產物,也是媒體變革發展的助推器。助推器的動力怎么樣,靠什么推動?一定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其中主持人的崗位不可或缺,尤為重要。實踐中筆者發現主持人在媒體融合中還應提升自身素質,適應多方變革,在發展困境中找到突破口和提升點。
關鍵詞:主持人困境;區縣級廣播電視平臺:媒體融合
一、形象包裝的關鍵性
主持人形象包裝是整個媒體鏈條上很重要的一環,又是會常常被忽視掉的一環,尤其在區縣級平臺中。一個節目的好壞,最先展現在大家視野的是主持人的形象,主持人的素質好壞在你開口前,觀眾看到的是你的外在形象。主持人的形象與節目是否貼合?新聞類主持人是否讓觀眾感受到舒適、得體?對于現在每天都有大量節目播出的電視產業來說,是否能夠能讓觀眾停留下來的且看下去的關鍵,而單就不從接下來的內容看,主持人的形象都是似乎成了打開觀眾眼睛的敲門磚。
往往是區縣平臺中,主持人缺乏的就是形象管理。沒有專業大臺的外包裝,沒有準確的節目定位,讓主持人幾件衣服不分節目的來回換,缺少主持人的溫度和鮮活度,更容易導致主持人缺乏在形象管理上的關注度。
形象重要不代表一定就要像明星一樣美,主持人的美應該是親切的、適合的、更是代表著尊重,尊重你采訪的對象、觀眾以及面對的所有人。所以重視形象就等于專業和尊重。而先從形象上打開突破口,這轉變背后更是思維方式的另一種轉變。
二、內涵外化的重要性
如果說一個主持人只是漂亮,只是注重形象包裝,似乎讓聽了幾分鐘的觀眾覺得有些乏味,缺少個性化和獨特性的主持人必定走不長久。筆者認為,內在涵養是一位主持人更為重要的要素之一。觀眾是會選擇一個長的漂亮但說話完全沒有內涵和實質意義的主持人,還是會選擇一個講話精準能夠準確傳達自己觀點和信息且有理有據的主持人,我想毋庸置疑是后者。恰當的形象包裝只是給內涵豐富的主持人錦上添花,而站在區縣級這個平臺看,這一點更是尤為重要,最終在千萬個電視頻道的大軍中是否能贏得一席之地,在于內涵。例如我們播報時政類稿件時,黨的方針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決定著你傳達信息的精準度。人生觀、價值觀甚至金錢觀在你主持節目時,細微之處決定著你的態度。采訪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以及業務水平的能力等等這些都決定你所呈現的節目的好壞,最后還有自我的展現,溝通的能力,創造力都尤為至關重要。
三、自我定位的精準性
之前我們談到,外在形象內在修養,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法寶,但現在的瞬息萬變遠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快的多,在區縣級平臺,浩浩蕩蕩的媒體融合大軍打響戰爭的號角,不再是一步一改革,步步再適應,而是幾步一臺階兩步一小跑的追趕。而區縣級平臺主持人、播音員由于人員少,多了更多的體驗,大型節目、晚會、新聞、抖音、記者、專題、小視頻、大屏幕,單就其中某一樣都可以細分在分支,給很多主持人提供了磨煉自己的機會,和實踐的多樣性。但很多主持人在這中間轉換游離中多少有時會迷失自我,沒有自我的精準定位,找不準風格定位就會讓不變的風格適應不了萬千的變化,也會在萬千變化中失去了自我的風格定位。而筆者認為,你要傳達什么內容,你的觀點和態度都決定了你的方向和定位,不如從這方面入手。
總之,主持人的形象包裝是敲門磚,思想內涵是助力器,在開口前要思考我們為什么站在這里,為什么發聲,我們服務對象是誰,站在臺上的一分鐘,需要我們在臺下用不斷學習的知識,在實踐中的經驗積累,在變與不變中找到的從容,在探索中不斷創新,最后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新媒體時代的優秀主持人。
作者簡介:孫曉雪(1988-).女,漢族,黑龍江大慶人,本科,研究方向:播音與主持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