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娜·穆塔力甫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對于人才的培養,而在我國,很多高校、各種雜志出版、編輯出版社等,對于工作者的專業能力、理論能力、實踐能力等一系列問題更加注重,因此,提高這方面的能力不僅可以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同時,也可以促進編輯出版的發展。從目前來看,社會對于編輯出版的工作者在專業人才需求方面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另一方面,很多剛剛畢業的學生,他們雖然在理論方面知道的很多,到在實踐工作方面他們卻存在著很大的不足,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的需求。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應更加重視對于編輯出版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讓它可以更加適應社會的需求,從而,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編輯出版;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一、關于編輯出版人才培養的現狀
1.以“傳播能力”為核心的編輯出版人才的培養方向
對于編輯出版專業來說,在當今社會它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專業,在很多雜志社,為了可以讓出版社更好的發展,他們在宣傳部也安放一些編輯出版專業的人員,但同時他們還是以本部門的職業為主,編輯出版為輔,讓工作人員對于雜志社的工作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因此,對于雜志社來說,培養編輯出版專業人才更為重要,讓工作人員多參加一些與編輯出版專業有關的活動,了解更多新時代培養人才的模式,多舉行一些內部活動,培養更多專業型人才,從而實現以傳播為核心的編輯出版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2.以“信息管理能力”為核心的編輯出版人才的培養方向
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無不體現在人們對于信息化時代的追求。隨著網絡的需求,信息化管理也慢慢的出現?,F階段,很多雜志社將編輯出版專業編輯部、策劃部、信息部、檔案管理部門等,以設計、寫作、繪畫、數據庫原理等為主,更加注重培養工作人員對于編輯出版工作的處理和管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因此,對于專業人才的培養也是很重要的,它決定著一個雜志社的門面,對雜志社今后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每一個工作者不僅應該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以及對于專業知識的培養,同時,還應該更加重視對于專業的實踐能力,將更多的可利用的信息進行研究,從本質上實現以信息管理能力為核心的編輯出版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
3.注重提高中文水平實現對于編輯出版人才的培養
在我國,每個人對于中文并不陌生,但并不是每個人對它都很了解,對于編制工作來說,它更加注重的是一個人的寫作水平,從寫作中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這個雜志社的編輯出版工作處于什么水平。就好像一個學習漢語言的學生一樣,只有當你把文學、漢語學、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現當代文學等都弄明白,你才可以在漢語言文學專業方面成為佼佼者。對于雜志社的編輯出專業人才的培養也一樣,只有你將它涵蓋的單位了解透徹,你才可以得到提高,成為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帶動雜志社的發展,影響身邊的人,幫助需要的人,解決雜志社遇到的困難,因此,提高中文水平對于編輯出版專業人才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還能有效的幫助其他人,不僅雜志社的發展。
二、編輯出版人才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原因
1.在實踐方面,存在不足,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從社會的發展來看,在很多地方我們都還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但我們一直沒有忘記努力,而對于雜志社而言,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撰寫一些文章,設計內容等。因此,對于人員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而編輯出版專業的工作人員大部分本科畢業,很多學生在學校更多的是接觸一些理論知識,很少涉及一些具體的操作細節,在實踐、動手方面并不是很擅長,對雜志社編輯出版工作還不是很了解,因此,當他們進入雜志社,對于編輯出版專業的工作一定要跟他們進行介紹,讓先有一點了解,慢慢的接觸加強、培養自己,其次.開始簡單的校對流程、采訪編稿流程、選題策劃流程等從頭學起,成為可以適應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2.編輯出版工作者的素質不是很高,很難實現當今社會的復合型人才
對于編輯出版專業的工作者來說,他們接觸最多的肯定就是一些關于新聞、編輯出版理論等方面的知識。從這些學科的深度與廣度來說,它并不是很難,但也不簡單,它不僅需要你有較好的寫作水平,還需要動電腦、懂設計、懂美術等,與其他專業的工作人員相比并沒有很大的有優勢。所以,很多雜志社在雇傭員工是,對于編輯出版專業人才的要求非常嚴格,同時也會對他們進行更有效的培養,因此,具有一技之長是很有必要的。在雜志社從事編輯工作,不僅要掌握編輯出版專業的理論知識,還要具有更多方面的素質,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成為真正的復合型人才。
3.從事編輯出版工作,如果理論功底不深,就可能無法成為學術型人才
對于編輯出版專業的工作者來說,他們不會因為年齡、閱歷而受到限制,更不會因為你的長相、身高而否定,它更注重的是一個人對于專業知識的認識,如果無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很好的結合,就很難在雜志社編輯出版工作,因為,出版行業與其他工作不同,它首先重視的是一個工作者在對于專業的認識,具有很好的編輯基礎,其次就是對于設計,藝術的欣賞,自己可以進行操作,在更多的工作中積累經驗,在日常的編輯出版活動中歸納總結,從而做的更加出色,在編輯出版工作中成為學術型的專業人才,展現出具有特色培養的新模式。
三、編輯出版對于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
1.培養結構創新
對于雜志社編輯出版專業在培養人才方面,我們應該制定嚴格的要求,樹立全新理念,讓他們對有關雜志社設計的內容都有一些簡單的了解,在編制出版方面,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學習。在人才方面,要有針對性的指導,緊跟時代的步伐、行業的需求以及社會的發展,對人才培養進行適當的調整。在當今社會,編輯出版專業人才也將面臨著或多或少的挑戰,因此,對于每一位編輯出版人才的培養應樹立一種相互融合的理念,讓雜志社很好的發展,培養出符合行業發展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同時,讓他們在動手方面多實踐,培養出適合編輯出版專業人才發展的新模式。
2.考核方式創新
在考核方式上,應讓工作人員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與專業相關的比賽,參與或者協助完成一些出版項目等。這些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可以培養工作人員對于工作的興趣,激發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從中挑選出更加優秀的人才。采用更多不同種類的考核方式,也可以讓他們自己得到提升,在工作方面得到較大的轉變,從而為雜志社的編輯出版人才的培養也有很大的幫助。觀眾觀眾
四、結論
總之,從我們的國家的發展來看,編輯出版行業越來越受到社會的歡迎以及人們對它也更加的重視,在雜志社這個行業中,我們應該更加注重每個工作人員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在他們的寫作、設計、繪畫等方面,都要有嚴格的要求,這樣不僅可以讓他們自身得到提高,還可以讓工作得到順利的開展。因此對于編輯出版專業的人才培養也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的創新,改革,與時代發展相一致,讓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其中,為編輯出版行業做貢獻,為社會做貢獻,培養出更多高素質,復合型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尹艷華,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一一以編輯出版專業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1 (1).
[2]中國編輯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籌),中國編輯雜志社,開拓資源,創新模式,促進編輯人才培養一一編輯出版專業人才培養調查報告[J].中國編輯,2011 (2).
[3]唐凱芹、鄭旭,特色與實踐:獨立學院編輯出版學專業人才培養研究一一以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5,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