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線條作為繪畫人物造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工筆畫創作中一直都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但在傳統藝術逐漸復興的今天,很多畫家卻開始出現了盲目追求色彩、肌理的創新,忽視線條作用的情況,而這也對中國工筆畫的繼承與發展造成了比較負面的影響。為此,本文就線條在中國畫工筆人物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分析,同時從多角度出發,對中國畫工筆人物中線條的藝術性表現展開了探討,希望能夠讓人們更好的認識到線條在工筆人物中的魅力。
關鍵詞:中國化:工筆人物:線條
在中國畫中,對于線條的運用通常也被稱為用筆,其不僅是繪畫者依據自然物象進行造型描繪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繪畫者通過畫作表達情感的審美價值體現,在傳統工筆畫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面對工筆畫中線條作用不受重視的現狀,對于工筆人物中線條魅力的探究自然也是十分必要且具有現實意義的。
一、線條在中國畫工筆人物中的作用
1.描繪造型
在傳統工筆畫中,由于人物造型的描繪在細節上要求十分嚴格,無論是面部表情、身體動作還是衣服紋路、所處環境,都需要通過對主觀虛擬性線條的細致運用來進行表現,一旦線條的粗細、長短、方向等方面出現了偏差,那么工筆人物的神態、動態、氣質也會發生較大的變化,這對于注重神韻的工筆畫顯然是無法接受的。例如在對人物嘴角進行描繪時,線條的運用與人物嘴角曲線直接相關,而嘴角曲線的變化,則意味著人物神態的改變,如果不能夠準確把握好嘴角線條方向,自然也就很容易出現人物神態描繪不準確的情況[1]。
2.傳遞情感
在數千年來的傳承發展過程中,中國畫一直都具有著重意而不重形的特點,雖然與其他類型畫相比,工筆畫要顯得更為細膩,但其本質仍然是寫意的,而工筆畫對于線條的運用,自然也都蘊藏著類似于書法的意趣,這類用筆技巧不僅關系著工筆人物畫整體意韻的表達,同時也與繪畫者自身情感狀態直接相關,畫作者創作時的任何情感變化,都可以通過對工筆人物畫整體意境與線條變化的分析來得到體現。由此可見,工筆人物畫需要通過對線條的勾勒來完成情感傳遞,如線條的轉折、穿插、組合、平行,實際上都是繪畫者心聲的流露,如果將線條運用與畫作意境塑造分割開來,那么工筆人物畫的意境與情感內涵也會因此而出現缺失。
3.凸顯美感
線條作為工筆人物畫中的重要造型手段,其本身不僅潛藏著繪畫者自身的情感內涵,同時也具有比較獨特的美感,而在繪畫過程中對線條的勾勒,則正是繪畫者向觀賞者傳遞美感的一種方式。例如在一幅完整的工筆人物畫中,人物四肢、頭部、眉眼等各處的用筆都存在著細微的變化,無論是下筆的輕重緩急還是線條本身的剛柔、強弱,都有其自身規律所在,如果觀賞者在觀察畫作時能夠準確捕捉到這種規律,那么自然有講究能夠準確感受到線條的節奏感與韻律之美。
二、中國畫工筆人物中線條的藝術性表現
1.線條的質感魅力
在工筆畫中,線條的運用往往與描繪的物象相關,在描繪不同物象時,所需要采取的用筆理念與技巧也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在描繪花瓣時,需要用鐵線描來進行線條的勾勒,而這種同筆理念實際上就是對物象質感的準確把握。從目前來看,中國畫中的彩墨畫、水墨畫等對于線條雖然都并不是重視,但要在利用工筆畫來塑造出人物造型時,利用線條來體現物象質感仍然是工筆畫的主流,例如現代工筆畫中最為流行的“肌理制作”手法,就是畫家為準確表現物象質感而逐漸摸索出的用筆方法,而在工筆人物畫的創作中,通過對人物造型線條的調整,自然也就能夠將人物身體、面龐、衣物、頭發、裝飾品的質感魅力凸顯出來[2]。
2.線條的韻律魅力
在工筆人物畫中,如果忽視畫作中的色彩運用就可以發現,人物造型的線條雖然并不一定工整,但其在粗細、曲直、力度、虛實等方面的變化卻往往具有著比較明顯的規律,而通過對這種線條變化規律的總結與感悟,則能夠清晰感受到線條所具備的獨特韻律魅力。例如在唐代吳道子所作的《天王送子圖》中,由于畫作中的人物造型屬于人們想象中的神仙,因此吳道子為了體現人物造型及畫作整體的仙意,就在運用十分飄逸的線條對天王進行了勾勒,而這種飄逸、靈動的線條變化節奏,則正是工筆人物畫中線條的韻律魅力所在。
3.線條的變化魅力
相比于西方畫,中國的工筆人物畫雖然在色彩變化上相對欠缺,但其線條的變化卻顯得十分靈活,而通過對不同線條變化的對比,則能夠感受到工筆人物畫的變化魅力。例如在當代工筆畫家何家英在進行人物畫創作時,對于畫作光感與立體感的呈現就十分重視,在畫作中場景的受光面,人物及其他物象的線條都會比較細,有時甚至還會運用到虛線,而在描繪背光面的物象與人物造型時,則會采用濃粗的線條,這部件凸顯了畫作的空間感,同時也讓人物線條呈現出了明顯的陰陽變化,這種線條上的陰陽向背同樣是對工筆人物畫線條魅力的體現[3]。
三、結論
總而言之,工筆人物畫作為中國畫中十分具有特點的一類畫作,其對于線條的運用是十分細膩、靈活且嚴謹的,雖然中國化重意的藝術創作理念使畫作線條看上去往往比較隨意,但如果能夠從線條虛實對比、變化節奏等方面進行仔細觀察,就能夠準確感受到其在線條運用上所體現出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賈飛,崔齡月,淺析工筆人物畫中多樣性的線型語言[J].藝術教育,2019 (05):119-120.
[2]周思,劉堅,線條表現在中國畫工筆人物表現中的神奇魅力[J].大眾文藝,2018 (16):110.
[3]賀平,論中國畫的“線”[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9 (06): 92-93+102.
作者簡介:何雅嫣(1991. 05-)女,漢族,湖北黃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筆人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