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關鍵詞:信息時代;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及閉架保存本書庫;數字化
摘?要:傳統公共圖書館在地方文獻和閉架保存本書庫管理中存在諸多不足,制約著公共圖書館的發展。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利用先進技術實現實體資源數字化和網絡共享,并通過創新服務模式和創新管理體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及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和業務能力,可以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職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0)02-0022-03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由于操作流程老套、設施設備簡陋、文獻資源儲備不夠充足、共享程度不夠、工作人員現代化職業素養不高等原因,公共圖書館在地方文獻和閉架保存本書庫管理中難以適應當今時代發展的需要,制約著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和地方文獻的流通以及閉架保存本書庫資源利用價值的發揮。因此,利用先進技術實現實體資源數字化和利用關聯數據技術實現網絡共享是傳統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和閉架保存本書庫管理的發展趨勢,數字化處理和自動化管理可以提升各種文獻的利用率,提高公共圖書館對廣大讀者的服務效率和有效保護及保存珍貴資源。公共圖書館通過創新服務模式和管理體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讀者借閱,便于館員之間和館員與讀者之間的溝通學習,以及提升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業務能力,使公共圖書館能充分發揮其文化傳播職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1?傳統公共圖書館在地方文獻和閉架保存本書庫管理中的不足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人們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和數據爆炸的今天,傳統圖書館的運營模式和理念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已經很難再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1]。傳統圖書館在地方文獻和閉架保存本書庫管理中由于操作流程老套、設備設施簡陋、文獻資源儲備不足、共享程度不高、管理理念落后、職業素養較低等原因,制約著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和文獻資源的流通以及閉架保存本書庫資源利用價值的發揮。
1.1?操作流程老套、設施設備簡陋
信息時代要求快節奏、高效率,圖書館作為共享資源的最佳場所,應該具有更加便捷的服務和高效的管理,而基層圖書館尤其是縣級以下的公共圖書館大多仍沿用傳統的借書卡模式,而且要靠手工操作完成大量文獻的整理或資料入庫等工作,繁瑣而又低效,大大降低了文獻資源的流通速度,這與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極不相稱。部分公共圖書館年代久遠,仍然是十幾年前的老舊學習環境,沒有單獨的學習室,狹窄擁擠,設施簡陋,桌椅板凳多年得不到更換,無法吸引讀者到館,大大降低了文獻資源的流通率,造成閉架保存本書庫資源閑置。
1.2?資源儲備不足、共享程度不高
公共圖書館是公益性質的機構,受地方財政和本館藏書空間等影響,文獻資源儲備不足、更新緩慢,缺少與兄弟單位的共享,既造成了各館之間相同資源重復購置的資金浪費,又造成各館之間資源分配不均衡,使地方文獻和閉架保存本書庫中的資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1.3?管理理念落后、職業素養不高
由于受設施簡陋、設備老化、地方文獻和閉架保存本書庫資源流通速度緩慢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公共圖書館人才流失嚴重,大量高素質的工作人員或管理人才的調離使其管理理念更加落后,加上多年很少有“新鮮血液”注入,造成青黃不接,員工的職業素養整體較低,而且得不到及時的培訓和提高。
2?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和閉架保存本書庫管理的發展方向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作為信息服務中心的公共圖書館憑借傳統的文獻借閱和管理方法已經很難適應當前信息量大、節奏快的需要,而對地方文獻和閉架保存本書庫資源進行數字化保存,通過資源共享可以避免各館之間資源重復購置的資金浪費,提高館藏借閱率,已成為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和閉架保存本書庫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
2.1?利用先進技術實現實體資源數字化
地方文獻和閉架保存本書庫資源占用空間大、不易保存、更新速度慢的特點制約了公共圖書館的現代化發展,因此,采用現代高新技術將文獻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轉換,對其進行加工處理后形成各種類型的數據庫,讀者通過計算機就可以實現對文獻資源的瀏覽、訪問、查詢和借閱,提升了廣大讀者的借閱效率。
2.2?利用關聯技術實現數據管理的網絡化
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和閉架保存本書庫管理要從發現和建立更多資源的關聯和聯系上下功夫,避免各館之間資源重復購置的資金浪費。公共圖書館要將地方文獻和閉架保存本書庫中的資源利用關聯數據技術,通過網絡實現文獻信息資源共享、MARC資源共享,使讀者通過互聯網就可以實現對文獻資源的跨庫、跨館和跨地區瀏覽、訪問、查詢和借閱,能夠最大限度地完善公共圖書館的借閱功能,提升資源的利用率。
3?信息化在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及閉架保存本書庫管理中的優勢
隨著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當前的公共圖書館對地方文獻和閉架保存本書庫的文獻資源實行了數字化處理和自動化管理,使廣大讀者通過公共圖書館網站和其提供的服務平臺,可以很方便地對本地或異地文獻資源進行瀏覽、訪問、查詢及借閱,提高了館藏文獻的利用率。
3.1?提高各種文獻的利用率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在的公共圖書館大都采用金盤圖書管理軟件,對現有地方文獻和閉架保存本書庫文獻資源的分編、流通、典藏、文獻檢索以及讀者信息等利用計算機進行自動化管理,構建了集藏、借、閱、參考咨詢為一體的管理模式,建設了網絡虛擬服務平臺,擴大了讀者范圍,提高了館藏文獻的流通率。
3.2?提高對廣大讀者的服務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當前的公共圖書館對地方文獻和閉架保存本書庫的文獻資源都通過技術手段進行了數字化處理,廣大讀者可以通過互聯網對文獻資源進行瀏覽、訪問和查詢,隨時隨地獲取想要借閱書目的信息;公共圖書館通過QQ、電子郵件和公告欄等為讀者提供咨詢服務;讀者通過下載和安裝RSS閱讀器,就可以在公共圖書館網站提供的RSS目錄列表中訂閱、查看自己需要的文獻資料;讀者還可以通過公共圖書館的統一服務平臺實現跨數據庫、跨地域檢索、查詢和借閱。
3.3?有效地保護和保存珍貴資料
閉架保存本書庫是由工作人員根據讀者填寫的索書單在架上取書,讀者還書時再由工作人員將書歸架,讀者不直接接觸藏書是一種有效保護藏書的封閉式管理模式。閉架保存本書庫的資源有相當一部分是年代久遠的珍貴資料或樣本資料,公共圖書館應通過拍照或掃描等手段將這些珍貴資料刻錄到光盤或上傳到大數據系統,既有利于對珍貴資料的保護和保存,又方便了讀者借閱。
4?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及閉架保存本書庫管理中的數字化措施
網絡技術的出現、發展與成熟是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及閉架保存本書庫實現數字化的基礎和保障。公共圖書館一方面要創新服務模式,以地方文獻及閉架保存本書庫資源數字化發展為根本出發點,建設資源導航系統、統一的信息訪問平臺、虛擬的數據參考鏈接、分布式虛擬咨詢服務,提高工作效率,便于讀者訪問,方便館員之間及館員與讀者之間的溝通學習;另一方面要創新管理模式,制定靈活的人才管理機制,提高館員的職業素養和業務能力。
4.1?建設先進的資源導航系統
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讀者本人或工作人員需要根據索引卡在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及閉架保存本書庫的書架上逐本查找。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公共圖書館應建設地方文獻及閉架保存本書庫的資源數據庫,按照數據庫的首字母、排列順序進行檢索,按學科、專業或文獻資源類型建設電子資源導航系統[2]。讀者通過電子資源導航系統就可以查閱到文獻資源的具體位置,極大地節省了讀者和圖書管理人員的查找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4.2?建設統一的信息訪問平臺
為了避免各館購置相同的文獻資源,實現縱向和橫向資源共享,公共圖書館應建設統一的信息訪問平臺,將各館地方文獻及閉架保存本書庫的數據庫資料進行整理、歸納和無縫對接。讀者只需要在某個公共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導航系統中輸入目標資料信息,系統就會首先在本地數據庫檢索,如果搜索結果為零時會直接跨庫檢索或異地檢索,為讀者提供一個統一的信息訪問平臺。
4.3?建立虛擬的數據參考鏈接
大多數讀者在借閱文獻資源時只能確定一個大概范圍,如果利用人工查閱系統進行查找時,需要輸入所有相關資源的信息,勢必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利用OpenURL在數據庫的所有文獻之間建立一個參考鏈接,可以擴大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的虛擬空間,實現不同文獻類型數據的鏈接[3]。讀者只要在公共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導航系統中輸入文獻資源的部分名稱,系統就會彈出一連串相似的文獻,讀者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進行選擇,方便讀者借閱。
4.4?建設分布式虛擬咨詢服務體系
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及閉架保存本書庫的資源,各館應對資源數據庫建設分布式虛擬參考咨詢服務體系[4],通過圖書館網絡為讀者提供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的專業咨詢服務,使讀者可以隨時隨地獲知目標文獻資源的內容、知識點的咨詢或目標文獻資源的館藏位置,搭建一個不同圖書館館員之間、館員與讀者之間溝通、學習的平臺。
4.5?建立靈活的人才管理機制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及閉架保存本書庫的資源實現了數字化,這就對現代圖書館管理員的學歷和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圖書館要對現有人員開展計算機操作技術、網絡信息技術培訓,通過競爭上崗或應聘高學歷、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才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提升其業務能力。
參考文獻:
[1] 孫軍.大數據時代縣級公共圖書館數字化創新發展研究:以阜寧縣圖書館地方文獻數字化建設為例[J].文教資料,2015(20):56-57.
[2] 曹君,王菁.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知識導航服務創新研究[J].蘭臺世界,2015(26):111-112.
[3] 仝召娟,許鑫,陳超.上海圖書館聯合虛擬參考咨詢知識庫答案格式規范的研究[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2(9):10-14.
[4] 崔明.虛擬參考咨詢系統在高校圖書館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3.
(編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