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娟
(北京博亞和訊農牧技術有限公司,北京100085)
2月份玉米現貨緊缺與穩產保供政策博弈,玉米價格沖高回落。月初在交通管制下玉米購銷基本停滯,原料庫存緊缺,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上漲20~100元/噸。為保證市場有效供給,國家政策發力,通過增加政策性玉米投放、不得攔截飼料運輸車輛、糾正封村封路不恰當做法、發放運輸許可證等方式,加快飼料企業復工復產,緩解玉米運輸難題。隨著各項調控措施實施,物流運輸緩解,加上2月17日起執行高速免費通行政策,物流成本下降,區域性供需矛盾有所緩解,貿易商賣糧熱情高漲,華北企業到貨量增加,收購價格大幅回落,玉米價格漲勢告一段落。
臨近月底,產區糧價走勢分化,華北企業到貨增加,收購價格持續下調;東北中儲糧直屬庫啟動收購,加上貿易商建庫提速以及深加工企業為保證到貨量提價收購等,多重利多因素助推東北糧價穩中偏強。2 月份全國玉米均價1 885元/噸,環比增加2.39%,同比增加2.56%(圖1)。

圖1 2016-2020年(2月)全國玉米均價走勢圖
政策糧投放“遍地開花”。2月3日中儲糧競價銷售陸續展開,同時為了緩解南方飼料企業糧源短缺的狀況,2月7 日政策性玉米在15 個地區投放296 萬t,定向南方飼料企業交易,就近緩解用糧難問題。
從成交結果來看,并未出現市場所預期的抬價搶購現象,隨著運輸問題緩解疊加政策糧陸續投放,市場對玉米供應趨緊擔憂有所下降。
受貿易摩擦影響,2019年進口谷物同比下降。2019年我國累計進口玉米479.3萬t,同比增加36%。2019年進口高粱83.2 萬t,同比減少77.2%。2019 年進口大麥592.9萬t,同比減少13%。2019 年進口DDGS 總量14 萬t,同比減少4.9%(圖2)。2019年進口玉米及上述替代品總量為1169萬t,同比減少17%,主要受中美貿易摩擦及對澳大利亞大麥“雙反”影響,美國高粱及澳洲大麥進口量下降。

圖2 2011-2019年中國谷物進出口數據
玉米期貨跟隨現貨價格漲跌。2月上旬,現貨價格大漲與政策糧提前投放博弈,支撐期貨價格震蕩上漲。隨著物流逐漸緩解疊加高速免費政策執行,玉米現貨價格高位下跌,拖累期貨價格弱勢下調。2 月19 日,玉米主力合約C2005 最低價跌至1 900 元,創近兩個月新低。截至2 月26日,玉米主力合約C2005收盤價1 913元,較1月底上漲0.05%。考慮到玉米現貨價格震蕩偏弱,預計短期期貨價格在1 860~1 960元/噸區間運行。
受交通管制,玉米原料不足、人員未到位等影響,深加工企業限產現象增加。酒精企業受疫情防控支撐,開工率降幅有限;淀粉企業開工率較節前下降29 個百分點。酒精方面,為支撐疫情防控,酒精企業復產提速,2月5日,中國酒業協會酒精分會發起倡議書,呼吁酒精企業辦理消毒酒精生產許可證,申請辦理應對疫情應急物資運輸通行證,以支援防控前線。酒精企業生產75%含量的消毒酒精增加,無水酒精現貨供應偏緊,支撐價格上漲,企業盈利持續向好。截至2月25日,玉米酒精行業開工率68%,環比較節前下降4 個百分點。淀粉方面,因交通不暢影響,原料庫存緊缺,大部分淀粉企業仍處于停產或減產狀態,淀粉需求受限,多地仍處于有價無市。截至2月25日,玉米淀粉行業開工率46%,較節前下降29個百分點。隨著2月下旬玉米價格下跌疊加運輸成本下降,預計3月份后期淀粉企業開工率陸續恢復,支撐玉米消費。
受交通管制影響,生豬出欄不順暢,部分大豬被迫壓欄,生豬出欄體質量增長,支撐豬料消費。但目前非洲豬瘟影響尚未消除,生豬復養難度增加,2020年2月末,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加1.23%,同比下降14.12%;全國生豬存欄環比下降3.19%,同比下降43.96%。存欄恢復進度放緩,預計豬料需求短期內增幅有限。
受疫情影響,屠宰企業開工受限,2月肉雞出欄困難,存欄量高,養殖虧損嚴重;蛋雞群老齡化無法正常淘汰,新開產雞群增加,產蛋雞存欄上升,而下游消費停滯,雞蛋價格在成本線以下低位運行,蛋雞養殖轉入虧損。家禽存欄處于高位加上禽流感疫情影響,近期家禽補欄將趨向謹慎,禽料需求增幅有限。
進口谷物量少價高,暫無替代優勢。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按程序決定,自2020 年2 月14 日13 時01 分起,2019年9月1日起已加征10%關稅的商品,加征稅率調整為5%;已加征5%關稅的商品,加征稅率調整為2.5%。另外,自2020 年3 月2 日起,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接受相關中國境內企業申請,在對有關申請逐一進行審核的基礎上,對相關企業符合條件、按市場化和商業化原則自美國采購的進口商品,在一定期限內不再加征我國對美301措施反制關稅,支持企業基于商業考慮從美國進口商品。

圖3 2016-2020年(2月)全國主要谷物原料價格走勢圖
物流影響購銷恢復推遲,支撐小麥價格穩中偏強。受交通管制影響,節后國內小麥市場購銷恢復推遲,市場階段性供需偏緊,加上麩皮價格大幅上漲助推小麥價格偏強運行。隨著國家陸續出臺保供政策,物流緩慢恢復疊加免收全國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政策,運輸成本下降,利空小麥市場。另外,節后政策性小麥持續投放且中央及地方各級儲備糧輪換出庫,后期糧源供應充足疊加目前普通小麥價格已基本與政策性糧源到廠成本持平,限制小麥價格上漲空間。從供需面考慮,小麥庫存居高,市場供應壓力不減,去庫存仍是2020年的主旋律,后期行情回歸正常后,小麥價格仍有下行風險。2020年2月全國小麥均價為2 353元/噸,環比增加1.03%,同比下跌2.4%,小麥-玉米價差在500元/噸以上,小麥價格仍大幅高于玉米價格,飼料中小麥替代玉米有限(圖3、圖4)。

圖4 2016-2020年(2月)全國玉米小麥價格走勢圖
美國農業部公布2 月份供需報告,2019-2020 年度全球玉米產量上調,期末庫存略有下調,下調幅度低于市場預期,報告整體中性偏空。2019-2020 年度全球玉米產量上調75 萬t 至11.12 億t,主要因南非、摩爾多瓦和烏克蘭等國玉米產量上調。因2019-2020 年度巴西、歐盟、烏克蘭玉米期末庫存下調,全球玉米期末庫存下降97萬t至2.968億t,但高于平均預期的2.972億t。美國玉米數據調整有限,出口下調被乙醇用需求上調抵消,美國玉米年終庫存未做調整,高于平均預期。另外,本月報告并未調整中國供需變化。
從供應面來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消息,截至2020年2月20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6 148萬t,同比減少487萬t。受交通管制影響,節后玉米購銷推遲,目前東北余糧在5成左右,華北在4成左右,短期供應壓力凸顯,市場面臨集中上量壓力,目前華北企業已經率先下跌。
從需求面來看,物流陸續恢復,養殖企業加快復工,加上深加工企業開工率回升,企業存補庫備貨需求,支撐玉米價格。
整體來看,3月份基層糧源集中上量與下游需求博弈加劇,預計玉米價格震蕩偏弱運行。近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關于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進一步做好東北地區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鼓勵龍頭企業加快開展市場化收購,解決農民賣糧難的問題,對穩定當地玉米價格起到重要作用。后期仍需關注上量及下游需求啟動情況。另外,中美貿易協議持續推進,若后期進口美國谷物有放寬政策,將沖擊國內玉米市場,持續關注中美貿易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