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群梅
(松桃苗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貴州松桃554100)
甜糯玉米是鮮食玉米的發展方向,2018年,農業部把其作為蔬菜進行調整,是由糧食變為經濟的重要作物,為探索甜糯玉米的種植技術,2018 年,我站開展第二季玉米種植技術研究,探索甜糯玉米在我縣一年二熟栽培技術。
渝甜糯851,45%硫基復合肥
1.2.1 試驗地
試驗地選擇在離縣城15公里的大坪場鎮大坪村場明祖的責任地。海拔420m,土壤黃壤,肥力中上,前作玉米。
1.2.2 方法
采取營養球育苗,單株移栽,667m2施45%硫基復合肥100kg,實行穴施。設置;A、70cm×30cm,667m2栽3176 株,B、70cm×25cm,667m2栽3811株,C、70cm×20cm,667m2栽4764 株三個處理,每處理60m2,不設重復,實行大田簡比。
試驗于7 月31 日制作營養球,8月1 日播種,播種后覆土,然后在苗床上澆透水,拱小拱棚后蓋膜,8月4 日出苗,出苗后全部揭膜,8月9 日移栽,移栽后5天觀察一次,9月15日抽雄,9月17日吐絲,10 月20日收獲。
經產量比較(見表1),處理A的產量916.01kg/667m2、處理B的產量872.66kg/667m2,處理C的產量791.51kg/667m2,C>B>A,說明667m2栽在3176-4764 株之間,密度越大,產量越高,產量增加的幅度分別為10.25%,4.97%,就產量增加幅度而言,667m2從3176-3811株之間,增產幅度較大,在3811-4764 之間增產幅度就小了,沒有超過5%這個范圍;單株生產量從0.249kg 降到0.192kg,也就是說玉米棒子縮小了,影響單棒玉米的商品性。

表1 產量調查表
就2017年8-10 月份的天氣情況,播種移栽到小喇叭口期氣溫較高,縱向生長快,株高達到200cm 以上,但莖桿卻較小,容易倒伏,9-10 月份一段時間氣溫偏低,生長受到影響,莖桿一直無法長粗,同時,全部發生銹病,導致產量的形成受到影響。

表2 生物學性狀調查表
表3 顯示:8 月1 日播種,8 月4 日出苗,出苗時間只要3 天;從播種到抽雄只要35天,抽雄2天開始吐絲,吐絲后33天就可以收獲,從播種到收獲只80 天左右。

表3 生育期調查表
綜上所述,渝甜糯851可以作為我縣中低海拔地區第二季種植,但在種植中,要把握好時間和密度,8 月1 日播種偏晚,9-10 月如遇低溫,積溫達不到,難以收到理想效果;在密度上,不宜過大,本試驗中,667m2雖然從3176-4764株,產量都在增加,但棒子卻在變小,就3176 株密度下,每棒重都只有249g,就單棒而言,影響了商品性;因此,在第二季玉米種植中,掌握好播種時間和密度是提高工作效率產量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