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紅
糖尿病足是一種因2型糖尿病病情處于較嚴重的狀態時出現的并發癥,成為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致殘致死現象的最主要誘因[1]。糖尿病足主要是由患者血管、神經發生病變以及感染等原因造成的一類對人類生命健康產生極大威脅的疾病[2]。 所以在疾病初期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糖尿病足疾病的發生率,較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文研究了中西醫結合護理對2型糖尿病足患者創面愈合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其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足患者140例,隨機分成2組,對照組70例,男37例,女33例,年齡48~72歲,平均年齡(60.0±1.2)歲;研究組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62.5±1.3)歲。2組患者基礎資料沒有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2組患者均知情且自愿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給予2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主要包括一般的對患者的潰瘍局部創面進行消毒和抗感染以及營養支持等治療。對照組患者進行單純的西醫護理。①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因為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治療時間較長,同時高額的治療費用成為患者的心理負擔,常常會表現出消極以及緊張焦慮的負面情緒,這時護士應該對患者進行及時正確的心理疏導,對患者進行一定的鼓勵和安慰,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的配合度。②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糖尿病足患者應進行嚴格的飲食控制,護士應耐心詳細的對患者介紹飲食控制對治療自身疾病的意義,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如:年齡和體質量以及活動量等,為患者制定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合理性的飲食方案,控制患者機體所消耗的能量和攝入量保持對等的狀態,與此同時提醒患者以及家屬在日常生活方面飲食的注意事項。③對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指導:引導患者呈平臥位,指導患者將患肢處于45度,并堅持大約2 min,進行8~10次的反復,每天進行2次,使得患足可輪流向不同方向活動[3]。研究組進行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在上述常規的西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穴位按摩以及足浴等中醫護理。①護士處于患者病床的床尾旁,在患者的患足下墊上一塊軟墊,對患足的太沖、涌泉、三陰交以及太白等穴位進行輕柔性的旋轉按摩手法,每個穴位按摩3 min,然后對每個穴位進行補法揉按方式按摩,可適當地加大力度,每個穴位按摩5 min,最后按摩患足的足底處每個反射區穴位,每個穴位按摩3 min,每天進行1次。②對患足進行中醫護理:在2.5 L水中加入沒藥20 g,大黃30 g,丹參25 g,毛冬青30 g,乳香20 g,紅花25 g,將上述藥材浸泡30 min,然后進行文火煎煮20 min,之后等到藥液涼到約38~40℃左右進行足浴,踝關節應處于藥液以下,泡足期間應加入適當的熱水以保證藥液溫度,應小心謹慎防止燙傷,每次30 min,在泡足結束之后,用軟布擦干[4]。
1.3 觀察指標 2組患者創面修復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對比。對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進行觀察對比,其有效的反映了患者的創面愈合效果,時間越短代表愈合效果越好。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對比。其中包括:生理功能、情感職能、社會功能、精神健康等指標。

2.1 創面修復時間、平均住院時間 研究組患者創面修復時間、平均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表1 2組患者創面修復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對比 (例,
2.2 生活質量 研究組護理質量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 具體見表2。

表2 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例,
糖尿病足是一種由糖尿病引發的普遍并發癥,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重要病因[5,6]。其主要是因為患者肢端出現缺血、神經發生病變以及感染、患者自身代謝發生紊亂等各種誘發因素造成的[7]。糖尿病足患者應到專科醫院進行全方位的治療,從而減少因病情持續惡化造成患者致殘。同時對患者進行糖尿病方面知識的宣教和局部制動,在護理過程中對傷口進行定期換藥,避免摩擦和負重、控制患者的飲食以及對患者進行細心的護理,可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因為糖尿病足的病程比較長,需要巨額的醫療費用且截肢率比較高,患者的心理壓力比較大,所以應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增強護患之間的溝通交流,現階段對糖尿病足患者進行護理是中西醫結合護理患者整個治療過程,借助中醫方面的按摩手法等進行靈活應用,可較大程度上減少了患者截肢的風險,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以及生活質量。其具體表現為:因糖尿病足是因為患者下肢遠端的神經出現異常以及附近血管發生不同程度的病變而引起的局部感染和潰瘍以及深部組織產生破壞,它屬于中醫的“脫疽”范疇,其認為“久病入絡”“久病多瘀”“不通則痛”[8,9]。而在中藥中如意金黃散有清熱解毒以及散瘀消腫的功效,其中,地榆油也有收濕止癢和清熱解毒的作用。糖尿病足主要癥狀是指患者的踝關節及以下部位受到感染和深層組織受到破壞以及發生潰瘍,極易導致糖尿病患者出現殘疾以及截肢,糖尿病足患者占我國總截肢率的7%左右,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極大地影響[10,11]。本文通過研究將中西醫結合的護理方式應用于2型糖尿病足患者中,詳細研究了糖尿病足患者創面愈合的效果以及其生活質量,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創面修復時間、平均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的創面愈合以及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中西醫結合的護理方式可有效地對患者的創面愈合效果和生活質量進行提高。本文中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都進行心理護理和飲食護理以及運動護理的單純西醫護理,其利用有效的心理干預為患者進行情感幫助,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同時有效地控制了因激動造成的血糖升高的現象出現,最終提高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配合度,而飲食護理可根據患者應注意的飲食禁忌事項,制定合理科學的飲食方案,另外,運動護理可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有效地提高了潰瘍愈合的效果。而在中醫方面,中藥材沒藥、大黃、毛冬青、丹參、乳香、紅花等可經過患者的孔穴被吸收,其有效地促進患者順利地進行血液循環,對傷口進行消炎,以免潰瘍部位發生感染,使得患者的患足處附近組織得到有效極大的改善,進一步促進了組織的再次生長發育,最終實現患者足部創面愈合的治療目標[12]。另一方面對患者穴位進行科學的按摩,具體為:通過對患者的太沖、涌泉、三陰交及太白等穴位進行一定程度的刺激,有效地激發了患者自身所擁有的調節功能,使得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最終有效地促進患者創面的愈合速度,不斷提升患者自身的生活質量。總之,將中西醫結合護理應用于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中,既有效地對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控制,不斷提升患者的創面治愈率,較大程度上優化了患者的精神狀態和健康狀態,又有效地提升了患者自身的日常生活質量,應在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進行普遍應用。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護理應用于2型糖尿病足患者中所呈現出良好的創面愈合效果以及較高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