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清
摘 ? ?要:各種新型材料的不斷出現,使得建筑物形式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但是對于建筑物混凝土結構穩定程度方面的要求原來越高,對于加固施工技術方面的要求也就不斷提升。在安全性、經濟性、快捷性等一系列要求和原則的基礎上進行的混凝土結構工程加固施工的方案才是安全可靠的,也可以將整體工作的質量和效益進行保證。
關鍵詞:混凝土;結構工程;加固;施工技術
1 ?引言
在當前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建筑行業的發展獲得了較大的動力,尤其是在建筑工程相關技術和材料方面的發展尤其迅速。而當前鋼筋混凝土結構加固理論在相關工作的設計中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也促進了相關建筑新型材料和技術的推廣與使用,加固技術方面得到了提升。
2 ?混凝土結構工程加固施工的重要性
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建筑工程的規模和數量都在不斷擴大,但是許多低質量的建造和不合理的維修工作的進行使得建筑工程的結構安全方面存在著一定的隱患,尤其是混凝土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進行混凝土結構的加固工作。加固施工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結構加固施工工作可以將建筑物整體的穩定程度進一步提升,因為我國無論是東西方向上還是南北方向上都有著較大的跨越,在自然災害方面常常面臨著火災、地震、洪水等一系列外界影響因素的影響,給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也會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的損傷。因此,采取必要的建筑物混凝土結構的加固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減少面臨的不安全性。其次,進行加固之后的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得到了提升,在進行混凝土結構加固之后可以給結構本身進行性能方面的優化,減少了外界環境和實際使用過程中對于結構的損傷,有利于建筑物整體使用壽命的提升。但是在實際的加固技術使用的過程中,因為對于混凝土結構缺乏針對性和專業化的認識,操作過程中的疏忽有可能導致混凝土結構受到影響,質量方面出現嚴重的問題,因此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應該進行正確的使用。
3 ?混凝土結構工程應用加固施工技術的措施
3.1 ?框架結構梁體的加固
對于混凝土結構工程進行的加固施工,對于框架梁體的加固可以充分利用粘鋼錨固的方法、與碳纖維加固的方法進行施工,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一方面,粘鋼錨固法的經濟性比較好,在結構相對簡單的施工過程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同時在建設空間比較小的情況之下也有著比較好的加固性能。另一方面,碳纖維加固法的使用雖然面臨著比較大的成本和資金方面的投入,使用的新型材料的價格比較高,但是在其應用的過程中所使用的碳纖維材料比鋼材重量輕、強度大,也就使得工人的勞動力大大降低,作業人員很少的情況之下就可以完成相應的工作,節省了人工方面的支出。一般而言,對于400m破損混凝土結構工程進行加固施工工作,雙人作業就可以實現,工程的整體效率大大提升。因此,在整體框架梁體的加固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施工建設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做好建設方案和施工技術的科學化選擇。
3.2 ?框架柱的加固
在框架柱加固施工的過程中,外包鋼加固的方法是十分常見的,這種加固方法可以很好地提升框架柱的承載能力,也不會增加混凝土結構的截面積。外包鋼加固的方式可以分為干、濕兩種方式進行施工:干式加固的方法是將剛性材料進行混凝土柱的四周直接包裹的功罪,剛性材料和混凝土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連接,但是可以起到支撐的作用。濕式加固施工方法需要利用特殊的膠黏材料將鋼材與混凝土柱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同時保持一定的澆筑的空間,可以做好進一步的結合工作。在選擇加固方案和施工方法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調整與分析,做好科學選擇。
3.3 ?現澆加固法
現澆加固法在房屋結構加固中有著重要的應用,也是目前在建筑行業中應用比較普遍的一項技術。現澆加固技術應用中,需要在現場進行支模澆筑混凝土的工作,因此,施工人員必須在全面了解建筑物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澆筑方案的制定,也可以將施工的效果進行進一步的提升。隨著我國建筑技術水平的提升,現澆加固技術也表現出了自身的優勢,可以在施工成本比較低的情況之下進行建筑混凝土結構安全性的提升。另外,在現澆加固技術使用的過程中并不需要許多的施工機械設備的輔助就可以進行施工,在使用條件方面沒有過多的限制,也就使得其應用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化,也可以在成本方面進行控制。
3.4 ?改變結構傳力途徑加固法
改變結構傳力途徑加固法指的是在梁中間進行增設支點和托梁、將多跨筒支梁變為連續梁等方法。主要的應用原理為改變結構的傳力途徑將計算彎矩也大幅度降低,從而提升結構構件的承載能力。根據增設支點等不同的方式,其又可分為濕式連接與套箍干式連接。利用濕式連接進行施工時,需要對于支點處梁及支柱與后澆混凝土的接觸面方面進行鑿毛的工作,將浮渣等雜質進行清除,也將表面進行潤濕。做好準備工作之后,就可以將微膨脹混凝土進行澆筑工作。在采用型鋼套箍干式連接時,就要求型鋼套箍和梁接觸面需要用水泥砂漿,待到整體的支柱與鋼套箍焊接牢固之后,再將砂漿進行縫隙方面的填實工作,最后需要在焊接完畢之后進行環氧砂漿的封閉工作。
3.5 ?混凝土結構外部粘鋼加固法
混凝土外部結構的加固則相對比較簡單,在工期方面比較短,也具有著比較理想的施工效果,有效的提升了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在施工之前需要對于混凝土和鋼板都進行集中清理工作,對于表面的雜質和污漬都進行專業化的清理工作,保持其清潔并且平整。其次,進行打磨的工作,一般而言打磨2mm左右即可,利用丙酮和膠黏劑進行連接。在膠黏劑的選擇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合理化的選擇,使用中也需要按照要求說明進行配比。最后,需要將鋼板進行固定。
3.6 ?碳纖維復合材料加固技術
自1980年開始,碳纖維復合材料在房屋建筑混凝土結構加固過程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材料本身具有著密度小、強度大、施工快捷等一系列的優勢。通常情況之下,加固材料的種類有著十分多的選擇,而碳纖維材料有效的將傳統材料的弊端克服,還在防腐、防火、融合性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非常適合進行結構的加固工作。利用復合型材料進行加固設計的方式,是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外表進行一些高性能黏合劑的纖維連接,使得兩者結合在一起發揮更好地結構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在結構的摩擦力和抗彎承載能力方面進行提升,也就使得原始構件進行了穩定性方面的提升。與上述的其他方式相比,從原理上利用復合型材料進行加固的方式有所不同,其中關鍵性的環節是將纖維復合材料和原始構件的進行有效的連接,使得兩者的界面可以進行充分的連接。纖維材料具有著低彈性模量和高強度的特性,有著一定的加固效果方面的要求,因此還需要不斷提升連接的技術和水平,從而促進其更好地進行應用。
3.7 ?植筋技術
植筋技術是將加固鋼筋直接穿入到混凝土結構中的方法,與原本的構件進行有效的連接,然后將其進行固定與黏合,提升整體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強度,提升混凝土結構的承載力。
4 ?結論
綜上所述,建筑行業突飛猛進的發展,技術和施工材料方面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也為質量的提升帶來了相應的保證。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需要提升對于加固工作和施工的重視程度,提升整體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后期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趙曉靈.混凝土結構工程加固施工技術探討[J].技術與市場,2018(7):209~210+212.
[2] 岳雷.混凝土結構加固工程的施工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8(24):273.
[3] 葉全明,劉春玲,王安麟.混凝土結構工程加固施工技術研究[J].河南建材,2018(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