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怡
摘 ? ?要:土建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階段扮演著重要角色,對于工程質量和安全性能的保障具有積極意義,近年來,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基本建筑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城市建設方面對于建筑整體性能的要求也相應提升,但是,土建技術涵蓋內容較廣,技術要點較為復雜,實際應用存在一定缺陷,就現狀而言,既往的土建施工技術已經不能滿足時下的需求,因此,技術必須不斷發展,以時刻跟進時代的需求,以此推動建筑行業的良性發展,使城市有較好的基礎穩健發展,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1 ?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認識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顧名思義,是指針對混凝土材料的特點,通過科學合理地應用混凝土材料,達到對建筑工程建設和施工的目的。混凝土又叫“人工石”,在使用混凝土的過程中,通常要配合鋼筋使用,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結構受力支撐效果。混凝土是通過向砂石添加一定比例的水和外加劑,并經過一系列的攪拌而形成的一種混合物。由于工程不同,施工條件不同,其施工要求也有差異。因此,為了確保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相關施工人員需要根據工程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對混凝土進行科學的施工。
2 ?混凝土施工存在的問題
2.1 ?混凝土麻面問題
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混凝土的表面會出現一些細小的麻點、凹坑或者氣泡。這會導致混凝土出現麻面,不僅影響混凝土的美觀,而且會影響混凝土的質量。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在于對施工細節的處理不到位。例如,對模板的清理不到位,模板上粘有雜質,導致混凝土出現麻面。如果沒能對混凝土進行有效的養護,或者在混凝土振搗過程的振搗不充分,導致混凝土內部的氣泡未完全排除等,都會造成混凝土出現麻面現象。
2.2 ?混凝土蜂窩問題
在完成混凝土澆筑后,在其表面弧線疏松情況,形成蜂窩狀。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在于骨料聚集過程中砂漿沒能完全覆蓋,在長時間的空氣侵蝕下,會在骨料之間形成蜂窩狀的孔穴。如果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骨料與砂漿之間出現離析,將會導致混凝土蜂窩的出現。而且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如果模板破損,或者模板密封不嚴,發生漿液滲漏,也會導致混凝土蜂窩出現。
2.3 ?混凝土裂縫問題
裂縫是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問題,也是危害性較大的問題之一,混凝土裂縫主要分為三種,即橫向裂縫、縱向裂縫以及網狀裂縫等。如果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對溫度把控不當,便很容易出現裂縫問題。在混凝土的養護過程中,如果不能嚴格按照標準進行養護處理,也很容易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除此之外,在外力的作用下也會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問題。
3 ?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土建施工中的應用
3.1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由于配合比的不恰當,會導致拌和物之間黏聚力不足而逐漸出現離析現象,尤其是在泵送的過程中,離析的混凝土非常容易發生爆管的現象,甚至硬化之后的混凝土經常會產生蜂窩或麻面的現象。在混凝土原材料的組成過程中因為是多組分的材料,每一組分有不同的性能和配合比,因此會導致混凝土的質量參差不齊,原料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到了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在商品混凝土生產之前針對配合比要進行嚴格的實驗測定,這樣才能選擇出最佳的配合比。在生產過程中也要使用優質的原料。首先在混凝土開裂的原因分析中水泥水化放熱過大是產生開裂的根本問題,因此,在對水泥進行選擇的時候要盡量選取低水化熱水泥。一般情況下,普通的硅酸鹽水泥就能夠滿足施工質量的要求。其次是水灰比設置不合理,水灰比一般控制在1∶2,水灰比過小就會造成混凝土流動性比較差,不能滿足建筑項目施工的要求,如果水灰比過大,盡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水泥,但混凝土的強度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3.2 ?澆筑技術要點
混凝土的澆筑是整個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環節中最關鍵的技術,該環節的技術性較強,施工時應派遣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引領,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應嚴格要求混凝土傾倒高度和角度,且漿液倒入要保持勻速,避免在澆筑過程中混凝土結構內部混入空氣,在混凝土凝固后的結構內形成空洞,影響建筑工程質量。在混凝土傾倒時高度過高容易導致混凝土離析,而澆筑高度過低則會影響混凝土澆筑的均勻程度。同時,混凝土澆筑施工也需要控制作業時間,澆筑時間不宜過長,施工單位需要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混凝土澆筑作業。此外,建筑工程中的特殊結構如梁、板、柱等澆筑時,施工單位更應提高注意,嚴格要求澆筑工作按照建筑施工設計參數進行,且為保證澆筑時長在可接受范圍內,建筑單位澆筑成排的柱子時可以從一排柱子兩端同時進行澆筑施工,由兩端向中間依次進行澆筑,保障建筑工程的整體承重能力。
3.3 ?振搗技術要點
在混凝土整體澆筑完成后,施工單位應及時進行振搗工作,振搗器插入混凝土中時工民控制插入速度較為緩慢,避免帶入空氣。并在施工過程中保持振搗器與混凝土表面垂直,勻速攪拌槳混凝土中的空氣排出,使混凝土中各材料有效混合,同時注意避免漏振。且在實際振搗時應注意根據施工情況和混凝土材料的特點調整振搗技術,按照實際情況控制設計振搗設備的移動間距,避免由于移動間距控制不當對混凝土振搗施工產生影響。
3.4 ?留縫技術
為了保證混凝土澆筑施工的質量和效率,需要盡可能地提高澆筑施工的連續性,但是,由于受各種各樣施工因素的影響,導致其澆筑施工工作無法持續進行,一旦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的過程中,暫停了一段時期,將會大大降低混凝土凝結的效果,因此,相關施工人員要采用切實可行的措施,以有效地提高施工縫預留位置設置的科學性。其具體的措施手段是相關施工人員嚴格根據施工設計方案的標準和要求,對施工縫的具體位置進行有效的設置并進行明確標注。
3.5 ?養護技術要點
混凝土澆筑、振搗等施工結束后混凝土還需要在模具中等待凝固,在此期間施工單位需要保持對混凝土的養護,避免混凝土產生裂縫。養護手段可以選擇自然養護和灑水等多種方式,建筑施工單位應根據實際的氣候和季節等選擇適當的養護手段。以某建筑施工單位為例,該單位結合當地氣候特點和空氣濕度等因素選擇了自然養護手段,在養護過程中,該單位保持養護濕度隨氣溫變化調整,并在自然養護的過程中配合灑水養護,當地自然溫度超過25℃,因此施工單位在振搗施工結束的6h內開展了養護工作,有效避免了由于養護不當導致混凝土凝固后表面產生裂縫。
4 ?結束語
我國土建施工技術整體水平不高,很多應用方面存在著缺失,為了保障工程質量,提高建筑的使用壽命,必須著力于加強土建技術的改良優化,其改進不是依靠研究就能完成的,這有賴于行業內部加強溝通交流,同時在實踐過程中因地制宜加以調整,以本地材料作為根據調整技術,這也有賴于施工人員的靈活應用。相信在建筑行業從業者共同努力下,土建施工技術可以持續進步,長期保障房屋的高質量、高性能,使更多的居民從中獲益,使其發揮出更大的價值,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鄧江.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9(28):36~37.
[2] 李國賓.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9(10):193~194.
[3] 陳建忠.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剖析[J].建材與裝飾,2016(33):11~12.
[4] 樊玲玉.淺談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J].山東工業技術,2016(4):91.
[5] 仇文法.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J].住宅與房地產,2015(28):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