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景洋
摘 ? 要: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施工質量關系著工程整體質量,這就必須要對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加以掌握。在確保混凝土使用質量達標,必須要對原材料和施工工藝進行嚴格控制,并做好材料配置、檢驗等工作應用科學合理的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以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可靠,這就能夠為建筑工程建設質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措施
1 ?混凝土的特點分析
混凝土主要是由粗骨料、細骨料以及摻合料、添加劑等攪拌而成的一種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主體結構中一種十分重要的配料,與鋼筋混合在一起叫做鋼筋混凝土。它是現代建筑的主要結構材料。混凝土的品種和分類的比較多,按材料分的話可以分為水泥混凝土和瀝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土木工程,例如房屋、公共建筑、醫院、學校等等。瀝青混凝土主要用在用于公路上,這兩者的區分主要是添加料中用到了水泥和瀝青兩種不同的材料。如果按照表觀密度進行混凝土的分類,可以將混凝土分為特種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和輕質混凝土。如果按照到混凝土的用途分,可以分為結構混凝土、道路混凝土、特種混凝土以及耐熱耐酸混凝土。根據添加劑的不同,還可以將混凝土分為抗凍混凝土、抗滲混凝土、纖維混凝土等等,混凝土的種類多種多樣,那么混凝土具有怎樣的特點呢?混凝土的特點和混凝土所采用的結合材料有十分重要的關系,混凝土主要由粗骨料、黃沙以及水泥摻水攪拌而成,那么這三種材料的都會影響到混凝土的質量。
一是混凝土是可以凝固的。混凝土的凝固分為初凝和終凝兩個階段,主要是跟水泥的特性有關系,因為水泥在加水拌合之后,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如果不經過攪拌就會初凝,再擱置一段時間就會最終凝固。水泥土凝固的過程是不可逆的。因此在進行建筑施工之前,一定要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進行建筑施工,否則將會極大的降低混凝土的質量。二是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的和易性主要是指混凝土具有流動性、粘連性和保水性。這三種特性統稱和易性,反映了混凝土的自身的重要特點,是混凝土能夠在工程施工當中運用的一個重要特點。流動性主要是指混凝土能夠像水一樣隨著空間而流動,這樣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就能夠流動到不同的部位,甚至一些細縫處,保證施工中不會產生空洞和蜂窩麻面的現象。混凝土具有粘連性,是指混凝土能夠互相的粘結在一起而不會分散,從而保證施工的質量。混凝土具有保水性。保水性是指水分不能夠從混凝土的主體中吸出,這樣才能夠保證混凝土的流動性,保證混凝土的質量。
2 ?混凝土結構施工的影響因素分析
其一,混凝土結構原材料和配置方法。原材料對混凝土結構施工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若是材料質量不合格,那么施工質量必定也是不合格的。同時材料在配置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一定的缺陷導致混凝土結構施工受到負面影響。其二,人為因素。在混凝土結構施工的過程中,許多人為因素也會導致質量缺陷的出現。如施工人員未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開展作業,為了圖方便,隨意更改施工工序,縮短施工時間等。在混凝土澆筑之后,沒有按規定采取養護措施等。其三,環境因素。現代工程建筑施工的周期較長,一般會經歷多個季節,在一些惡劣的天氣條件下,混凝土結構施工會受到影響。尤其是一些高溫和低寒天氣下,混凝土會在溫度的影響下出現不利反應,對施工作業帶來不便。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探討
3.1 ?施工前的準備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前,應落實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為后續施工作業的高效開展打下基礎。在此期間,其準備工作內容包括:第一,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準備好施工用具,清除施工區域的雜物;第二,嚴格檢查鋼筋、控制模板及保護層等要素的尺寸規格,避免對它們的應用效果產生不利影響;第三,結合建筑工程所在區域的氣候狀況,準備好防雨防暑物,促使混凝土澆筑質量能夠得到有效保障。同時,為了使混凝土的性能更加可靠,減少其施工中的質量問題發生,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施工要求,準備好水泥、骨料、外加劑等,加強它們的質量狀況分析,促使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能夠達到預期效果,為其質量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
3.2 ?混凝土拌和運輸
在進行混凝土施工作業的過程中,應對其拌和及運輸狀況是否良好加以分析,為這方面的施工作業順利完成提供支持。具體表現為:第一,當混凝土原材料選用好后,應加強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積極開展適配完成后的混凝土性能檢測工作,對其進行拌和處理,監測好抖料坍落度,避免影響混凝土施工效果;第二,通過對現場情況的考慮,選擇好混凝土運輸方式,并在提升架、小型翻斗車、手推車的支持下,完成好混凝土運輸工作;第三,混凝土運輸中應確保其均質性不受影響,降低離析問題出現的概率。同時,應選擇好運輸路線,控制好運輸時間,增強混凝土運輸效果,為其施工計劃高效實施提供保障。
3.3 ?混凝土澆筑
為了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滿足其科學應用要求,可從這些方面入手:第一,先檢查好鋼筋及模板,了解它們的質量狀況,促使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能夠得到有效支持;第二,加強分層澆筑方法使用,強化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分層高度控制意識,并以連續性的澆筑形式完成好混凝土澆筑施工作業,滿足其質量可靠性要求;第三,嚴格把控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對鋼筋、模板是否發生了移位情況進行考慮,確保混凝土澆筑狀況良好性,豐富其施工作業開展中所需的技術手段。
3.4 ?混凝土振搗
當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作業完成后,應實施好振搗操作,為其均勻性及密實度提高提供專業支持。在混凝土振搗過程中,應做到:第一,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增強混凝土振搗效果,并在振搗棒的支持下,完成好這方面的施工作業;第二,根據各插點位置,控制好混凝土振搗持續時間,以表明無下沉、無氣泡、無泛漿為宜。同時,應對混凝土振搗狀況是否良好進行分析,規范施工人員的操作行為,促使混凝土結構強度不受影響。
3.5 ?混凝土養護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硬化效果深受外界環境溫度、濕度的影響,加上水泥的水化作用也在無形中為混凝土的硬化產生了不利的影響。為此,在施工后期的混凝土養護操作中需要施工人員強化對混凝土表面溫度和濕度的控制。在正式養護操作之前,剛剛完成澆筑的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速度會超過內部水分擴散速度,為了能夠減緩這種蒸發和擴散,避免出現因過度蒸發和擴散而引發的施工裂縫,需要施工人員采取必要的養護處理。即在高溫天氣下要對模板進行浸潤處理,在較低的溫度環境下完成最終的澆筑施工。在寒冷天氣狀態下則是需要施工人員能夠及時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水分,避免水分蒸發遇冷空氣而出現的受凍問題。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一般需要施工人員將混凝土的澆筑溫度控制在35℃左右,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溫度在15℃左右。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如今建筑行業快速發展,諸多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被應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為切實加強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必須要掌握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促進建筑工程施工活動的順利高效開展。因此未來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要對該項技術進行深入研究,以逐步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切實維護建筑工程項目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 仇文法.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J].住宅與房地產,2015(28):53+57.
[2] 魏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6(10):153.
[3] 溫少鋒.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8(11):168~169.
[4] 姜力.淺談混凝土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創新與應用[J].科學技術創新,2017(27):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