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曉璐
蒼老的雙手,呵護著癱瘓在床的兒媳;孱弱的雙肩,扛起了家庭的重擔。難嗎?她說,揣著母愛的情懷就不難;苦嗎?她說,看著兒媳的笑容就不苦;甜嗎?她說,看著兒媳身體一天天好起來,苦也甜。從十多年前兒媳癱瘓在床,到如今兒媳能在攙扶下行走,她用慈母之愛創造了生命的奇跡。她,就是江蘇淮安市的好婆婆劉桂英。
2008年,一場意外讓劉桂英29歲的兒媳王飛艷癱瘓在床。為了養家糊口,兒子陳平生外出打工掙錢,照顧兒媳與孫子的家庭重擔,落在了55歲的婆婆劉桂英身上。提起兒媳的不幸遭遇,劉桂英充滿疼愛和同情——
“2003年,兒媳嫁到我家。當年,我家還住在淮安市洪澤區岔河鎮西城村,家里很窮。兒媳家在宿遷,她憑借自己的努力,在淮安市區一家幼兒園當老師。她性格溫柔,通情達理,嫁過來幾年,從沒和我紅過臉。我就一個獨子,我把兒媳當成親閨女,一家人其樂融融。

“2008年7月12日的那一場車禍,對我們全家來說是巨大的災難。那時正在放暑假,兒媳回娘家陪自己的父親去鄉鎮辦事。親家公當時騎摩托車載著兒媳,路邊小道上突然沖出一輛轎車,撞上了摩托車,坐在摩托車后座的兒媳騰空摔在小轎車上,后腦勺受到重創,當場不省人事。經過醫院搶救,兒媳的性命雖然保住了,但是從此癱瘓在床。
“看著原本好好的兒媳躺在病床上,靠輸液維持生命,整個人瘦得皮包骨,我的心揪著痛。當時我只有一個信念: 只要兒媳活下去,要我做什么,我都情愿。
“兒媳住院一年多,我和親家母還有其他親戚輪流照護,等她的情況穩定了才出院回家。兒媳兄妹5個,親家母照顧不過來,我的老伴去世早,身上也沒了負擔,就全心全意照顧兒媳。
“兒媳癱瘓在床,兒子要打工掙錢,當時孫子才5歲,我的負擔確實不小。除了家務活,我每天主要的事情就是照顧兒媳的生活起居,平日還要接送孫子上學、放學。辛苦,確實是有的,眼淚也流過,覺得自己命苦。但是想想兒媳,她更加可憐,如果我垮下來了,她怎么辦?她嫁到我家,就和我親閨女一樣,我要對她負責到底。我受點苦,能換來她慢慢康復,比什么都值。”
3000多個日夜,母親為妻子、為家庭付出的點點滴滴,兒子陳平生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談起這些年母親的操勞和奉獻,陳平生滿懷感激和敬重——
“我母親苦了一輩子。父親在世時,久病臥床,都是母親一人照料。父親去世后,本以為母親可以跟著我們享清福,但是這個心愿沒能實現。母親以前在農村就很瘦,現在照顧我妻子很辛苦,瘦了更多。
“我每天清早出門工作,直到晚上才回家。平日里,妻子的生活起居都是母親一人照料。為了讓妻子補充營養,母親每天都會變著花樣做飯菜。妻子喜愛吃菜包子,母親經常一大早和面、剁餡,做一次包子,要花一個上午時間。每次吃飯的時候,母親都得先喂妻子吃,吹一下,喂一口,一碗飯往往要喂很長時間。有時候喂完妻子,母親已經疲憊得吃不下飯了。
“除了吃飯要人喂,妻子洗澡、如廁這些事情也都需要母親幫忙。妻子在車禍中頭部受傷,動了大手術,有一塊骨頭是后接的,很軟,就怕磕著碰著,母親給她洗澡時,蹲在床前,一面小心翼翼地托著她的頭,一面慢慢幫她洗。妻子怕冷,母親每次要燒幾大盆熱水,先把房間弄暖和了,再用盆接上熱水,用毛巾一點一點給妻子擦洗。最讓妻子難為情的是排便,因為常年臥床,妻子排便只能在床墊上,每次都是母親帶上消毒手套,忍住刺鼻惡臭,為她清理。每一次給妻子擦洗、幫妻子排便,母親的衣服都要被汗水濕透。
“家里有好吃的,全部以妻子為先,這么多年,妻子被養得白白胖胖,母親卻瘦了十幾斤。母親為了家,為了我,奉獻自己的一切,她透支著身體,掏空了自己,為的是填補我人生的缺憾,這份恩情我永世報答不完。”
婆婆不離不棄、日復一日的悉心照顧,讓王飛艷的身體漸漸康復,她從開始的癱瘓臥床,到后來能坐輪椅,再到現在能在人攙扶下慢慢行走。這個令人感嘆的生命奇跡,正是婆婆創造的!面對婆婆的似海深恩,王飛艷動情地吐露自己的心聲——
“沒有婆婆,我活不到現在。她不僅在生活上照護我,還費盡心思幫我康復,想讓我重新站起來。以前我癱瘓在床時,婆婆每隔3小時就要幫我按摩、翻身,日夜不間斷。有時候,夜間老公睡得太沉,婆婆就會過來幫我翻身。這么多年,她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完整覺。
“在婆婆精心的護理下,我的身體一天天好轉,原先沒有知覺的部位一點點恢復知覺。為了幫我康復,婆婆經常抱著我下床,攙著我慢慢移步。我體重將近120斤,婆婆不到100斤。我站立不穩時,婆婆拼盡全身力氣抱住我,每次她都累得渾身大汗。婆婆嘗試著幫我站起來,我的右腿勉強能走,左腿使不上勁,她就專門做了一根綁帶,一根綁在我左腿上,一根綁在自己的胳膊上。訓練時,我右腿邁一步,婆婆就用胳膊幫我左腿抬一下,慢慢往前挪動,每次她都累得氣喘吁吁。初期,我總是重心不穩,一不小心就有摔倒的危險。婆婆總是用身體護住我,生怕我磕了碰了。

“每天下午,婆婆都要推著輪椅,帶我去殘疾人康復中心鍛煉。20分鐘路程,3個小時鍛煉時間,風雨無阻,從不間斷。冬天每次出門前,婆婆都把我包裹嚴實,身上還蓋著小被子,自己卻說,她走路就不怕冷。
“4年前,婆婆生病動手術,在她住院時,我媽媽來照顧了我幾天。婆婆手術后沒幾天,她就申請出院,回家休養。說是休養,其實是她放心不下我啊!
“對于婆婆,我除了感激之外,更多的是愧疚。婆婆今年已經64歲,我不僅不能照顧她老人家,還成為她的負擔和拖累。現在,我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努力讓身體好起來,讓婆婆負擔輕一點。我也時常告訴我的孩子,一定要孝順奶奶,她很辛苦、很偉大。婆婆對我的恩情,今生我可能無以為報,如果有來生,我還要做婆婆的子女,我一定要好好孝敬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