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伊白

中國人為什么愛嗑瓜子?機票價格都是怎么定的?如何拯救謝頂?無骨雞爪是如何脫骨的……生于1994年的吳松磊,每天都在研究這些成人版的“十萬個為什么”。
3年前,他創立了知識類短視頻節目《回形針Paper Clip》,每集用3分鐘到5分鐘,解答一個個令人好奇卻又時刻都出現在身邊的小問題。
在大學期間,吳松磊最想做的職業是產品經理,因此一直在研究App設計之類的東西。當時App Store剛剛上線,隨便做一個App就能大火。不過到2015年畢業的時候,吳松磊找到了一個新的目標——短視頻。于是他毅然換了方向,畢業之后成立了一家叫“面壁實驗室”的工作室,做短視頻節目。
吳松磊嘗試著做了一期《魯本斯為何要畫三顆星》,講的是畫家魯本斯的代表作《農神食其子》中一個常常被人忽略的有趣細節——畫面頂部的3顆星。吳松磊就解釋給大家聽,魯本斯為何要畫這3顆星。
沒想到這種以有趣的角度來講嚴肅知識的節目受到很多觀眾的歡迎,大象公會公司看中了吳松磊,邀請他到北京做類似的內容。
吳松磊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大象公會在社科類內容方面具備很強的研究能力。他加盟后的確在那里學到了很多東西,而且作為內部孵化的創業項目負責人,吳松磊有很大的自由度去組建團隊,實現自己的想法。
吳松磊發現,在中國,知識類視頻大致分兩類:一類是趨向于給小朋友看的科學故事,語言輕松幽默但內容偏低齡化 ;另一類,是學者或專家直面鏡頭,干巴巴地講解知識。
正因為發現了這個缺口,加上堅信每個人對世界都擁有最基本的好奇心,吳松磊決定和團隊做不一樣的知識類視頻:深度、硬核、有趣,用高密度的可視化信息呈現這個世界運轉的原理,就像一本青年人可看并且喜歡看的當代生活百科全書。
2017年11月30號,吳松磊的團隊推出了《回形針Paper Clip》這檔節目,當天發布了第一期內容——《攝像頭如何監控13億人》,研究的是中國的監控攝像頭。
節目播出后,“回形針”的微信公眾號就積累了1萬多名粉絲。這也讓吳松磊堅定了信心:自己選的方向沒有錯。
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吳松磊和團隊做了近百期視頻,研究的內容可上天可入地,比如如何拯救謝頂?如何打造順滑好寫的圓珠筆?跑車憑什么這么貴……周圍的一切都可以引發他的追問。從高鐵、民航、原子彈,到路燈、冥幣、圓珠筆,幾乎沒有他們不涉獵的。
更難得的是,他們居然能夠把枯燥的科普類節目做得如此生動有趣。精心制作的畫面、詳盡的科學數據、嚴謹的推理過程、深入淺出的解說、短短的數分鐘的長度,非常適合現代“手機族”進行碎片化觀賞。

吳松磊的工作態度既嚴謹認真又幽默十足,關鍵是他能把一個問題透徹地講清楚,這是要花很多功夫的。《中國人為什么愛嗑瓜子》是一期蠻有趣的節目,要研究透這個問題,吳松磊和團隊還要提出更多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這到底是不是一個事實?有沒有相關的數據和證據證明中國人愛嗑瓜子?其實是有的。全世界都有消費堅果的習慣,但是全民消費瓜子的國家并不多,中國有全世界唯一一家通過賣瓜子上市的公司,那就是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個問題:中國人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嗑瓜子的?比較可靠的答案是“清末”。一個法國傳教士來到中國,他的筆記里寫:“中國每個地方都有嗑瓜子的人,中國就像一個嚙齒動物王國。”
這還沒完,后面還需要繼續想:中國人是什么時候從喜歡吃西瓜子變成喜歡吃葵花子的?中國什么時候有了葵花子?什么時候開始流行吃葵花子?回答了這些問題,吳松磊終于能在節目中建立起一條完整的邏輯鏈。
吳松磊認為《如何設計一個逼真的三維模型》這期視頻很難做。當時一度是想放棄這個視頻內容的,因為它特別專業,吳松磊和團隊去看專業的教科書、老師的教案,還是沒有看懂。
甚至下載的課件里的每一頁都艱澀難懂,令人崩潰。吳松磊覺得完了,這個真的搞不懂。但是團隊的動效師鼓勵吳松磊,不要輕易放棄,只要努力就還有機會。
于是動效師買了一本清華大學出的計算機圖形學的教材,是一本二手書,吳松磊和團隊努力鉆研了半天,還是把這個問題啃了下去,最后總算是搞清楚了。
因為有些問題很復雜,為了不枯燥,吳松磊和團隊在視頻里面加入一些幽默的元素。比如說有一期講禿頂的,在說中國有幾千萬人的禿頂,那么這幾千萬個禿頂加起來的面積,可能有整個南京市這么大。
它其實是一個玩笑,但是它也是一種信息可視化的展現,它沒有損傷這個視頻的信息密度。
2020年2月2日上午9點,“回形針”在其官方微博平臺和B站上傳了科普視頻《關于新冠肺炎的一切》。視頻發布后,因為制作視頻已經熬了幾個通宵的吳松磊,將大部分的時間用在了補覺上。
短短不到24小時,這段視頻的播放量就破億,高居熱搜榜前5.這期節目主要分為4個部分,分別是:感染、傳播、口罩、勇氣。長達10分鐘的視頻中,有病毒如何感染患者、傳播是如何產生的、口罩的過濾原理等一系列公眾欲知而未知的專業分析。
從內容創作者的角度來說,“回形針”這期視頻無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嚴肅專業的知識類視頻內容能獲得如此大的傳播量和如此高的討論度,并不多見。“這是迄今為止,我見過的最好的科普視頻,他讓我感受到了科學真正的力量。”一位網友說。
我們生活在一個技術高度復雜的時代,如果認真地審視周圍,你會發現一切非常陌生,很多人都生活在焦慮當中。吳松磊說:“當你弄清楚生活中的這些事情的時候,你會掌握一種主動感,免去你因為陌生而產生的恐懼,從而感到某種平靜,會有一種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