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辰
(深圳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深圳 518000)
篆刻在中國文化歷史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且在當今的社會發展中也依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具備很好的實用價值,同時其藝術欣賞價值也比較高。我們可以讓學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了解并掌握篆刻的相關知識及創作過程,逐漸提升他們的藝術鑒賞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進而為后期篆刻的深入學習打下基礎。
篆刻在美術教材內容當中篆刻雖然占據的篇幅比較少,但是在中國的藝術文化歷史當中卻占有重要位置,而篆刻教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學會對古代篆刻藝術的欣賞和創作,同時深入了解篆刻藝術,對中國文化發展有所掌握,拓展學生的思維。
在本文當中我們以人教版高中美術《篆刻》第十二課 朱文印臨摹練習作為教學案例,對培養學生欣賞和創作能力的教學過程進行探討。
上課之前教師需要準備相關的參考書、講課的課件等,同時去了解并掌握篆刻的相關知識。講解篆刻執刀方法與執筆法近似,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刀柄.用刀法方法有兩種,1.沖刀法,2.切刀法,具體用投影演示和視頻講解給學生。在授課過程中讓學生通過朱文印臨摹練習進而掌握篆刻的創作步驟和刻印過程,通過了解篆刻的相關知識提升對篆刻的欣賞水平。
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近距離感受篆刻藝術。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在班級內展示徐悲鴻的《馬》和齊白石的《蝦》這兩幅相同作品,兩幅作品中一幅有印章,一幅無印章,然后讓學生玩找不同這個游戲,以此作為課題的引入點,引出本課課題——印章。
給學生發幾方印章,讓他們相互傳閱欣賞,然后課堂上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之后小組進行討論,最后讓學生在班級內發表自己的看法。再用兩幅《下里巴人》來做比較,其中一幅是朱文印,另一幅是白文印。讓學生通過對比來掌握朱文印的概念,也就是刻制印章過程中把文字筆畫及印章邊欄以外的部分刻掉、欽蓋在紙上能夠凸顯出凸現文字和邊欄的就是朱文印。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讓學生能夠在探討的過程中更好的學習篆刻的知識。
向學生展示相關的篆刻工具,并簡單介紹其使用方法,然后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大師篆刻的刀法運用,激發學生的篆刻興趣,讓學生總結朱文印制作過程,然后再親自動手進行篆刻,之后再班級內相互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過程如下:
對于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教師可以采用鼓勵的方式對其進行肯定,然后引導學生先做自評,然后之間相互進行評價,提高學生對篆刻的學習興趣,也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同時告訴學生初學篆刻比較生疏,必須要對篆刻的操作方式反復練習才能有所提升,因此同學們需要在課后根據教材的參考范本反復練習,進而提高自身的創作能力。
在美術的篆刻藝術教育過程中,教師言傳身教親自帶領學生學習傳統的篆刻技術,帶領其認識篆文,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根據學生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對于篆刻技法有了初步的掌握,能夠讓用篆刻藝術創作自己喜歡的作品,同時也學會了如何參與到這門藝術的學習創作中去,提高了其綜合素養、加深對篆刻技藝的掌握,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