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要】本文從中國夢的視角出發,走訪日照市多個地方圖書館,總結數據顯示,當前圖書館針對兒童讀者服務存在諸多問題,如綠色閱讀理念宣傳力度不夠、文獻資源建設不平衡不充分、環境建設沒有堅持可持續綠色發展等。因此,聯系當前建立書香社會的現狀,依托圖書館的資源優勢,針對兒童讀者,提出構建閱讀品牌活動、強化優質資源供給、加強地方文化供給等思路,探尋適合我國兒童的閱讀模式,以加快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促進我國少年兒童的整體閱讀水平及自我素養的提高。
【關鍵詞】圖書館;兒童閱讀;服務創新;閱讀模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少年兒童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蘇霍姆林斯基講過:“沒有讀書就沒有教育,學校可以沒有老師但是不能沒有書。”因此,圖書館有責任為少年兒童提供優質閱讀環境,讓圖書館成為孩子夢開始的地方。
一、圖書館開展以兒童閱讀創新服務為導向的必要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調查顯示,美國的兒童閱讀量最大,閱讀年齡開始的非常早;猶太人更是普及閱讀,一年中每人平均讀書近70冊;而中國是世界人口大國,在兒童閱讀普及上起步較晚,參加閱讀活動極少,獨立閱讀能力普遍差;大量數據顯示,我國兒童的文獻閱讀量與國外相比差距較大。兒童是一個家庭的情懷寄托,是祖國的未來,應重視兒童早期文化教育,讓他們從小體會文化的魅力,成為文化的傳播者及中國夢的建設者。
(一)兒童閱讀理念宣傳不到位。隨著科技信息的日益普及,人們對閱讀不僅僅是知識的需求,而是逐漸形成綠色文化及綠色意識的素養需求,我國兒童綠色閱讀需求,就是科學文學觀的塑造養成。據調查,美國兒童在出生9個月左右就普及閱讀,在生活中融入書香,宣傳引導兒童在成長的歲月中把書籍作為好朋友。因此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綠色閱讀氛圍,采取途徑如圖書館電子屏循環廣播、圖書館文化名人名言標語、建設文化角等,堅持把活動做成系列化模式;更要加強綠色閱讀推廣社會實踐,通過參加實踐活動,讓綠色閱讀深入兒童思想,延伸到今后的工作、學習及生活中,使綠色閱讀意識得到提升和強化。
(二)兒童閱讀資源建設不規范。當前,通過走訪多個地方圖書館發現,文化資源建設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現象。重點是傳統文化資源建設缺乏專業化,對偉人系列文獻資源建設不重視,忽視榜樣的力量,忽視愛國主義及集體主義的人文情懷引導,兒童網絡資源建設更是不足,缺乏文化傳播的時代性;因此,豐富文獻資源是圖書館基礎工作,如實施社會、家庭、圖書館多方力量參與建設,通過社會捐贈、財政購買、家庭交流等多種渠道采購圖書,全方位滿足兒童讀者閱讀需求及成才成長需求。
(三)兒童閱讀環境建設不重視。文學名著《打造兒童閱讀環境》指出:閱讀總是需要場所的。筆者通過對地方圖書館的大量調研,發現諸多不足,總結如下:不重視兒童閱讀環境建設,往往是位置偏遠、缺少陽光、書架設置不科學、桌椅工具不合理、資源共享排序缺乏專業化等等,這往往制約了兒童閱讀的熱情。由此可見,優美寧靜的環境是兒童閱讀的基本保障,是兒童讀者快樂相處、開心閱讀、互動交流的源泉,因此重視閱讀環境建設就是重視兒童教育。此外,在保證有序的資源環境的基礎上,更要注重心理環境建設,工作人員要以溫暖的態度獲得小讀者信任,營造出一股強大的吸引力與親和力,讓小讀者感受到讀書帶來的自然、快樂、輕松,使圖書館真正成為小讀者各種夢想開始萌芽的地方。
二、推動圖書館兒童閱讀創新服務的有效措施
圖書館是兒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社會實踐的優質平臺,所以應加大圖書館服務模式與理念創新,開展切實有效的途徑,從環境建設到文獻收藏再到工作人員素養等都要改善,推動圖書館服務工作進一步落實。
(一)建立圖書館專業團隊人才體系。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民族和國家的興旺發達,關系到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非常重要。在實際工作中,工作人員不但要熱愛本職工作,更要熱愛兒童讀者,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引導兒童讀者閱讀;且具有集體主義思想情懷,團結協作,愛崗敬業,配合同事開展服務工作。注重理論學習及業務學習,不斷充實政治理論知識,提高自我政治素養及職業素養。要精通圖書館資源建設,對各類文獻資源充分了解,專業知識全面,特別是對兒童文學信息資源更要重點了解,做一個立德樹人、傳遞文化的營養師。
(二)開展親子共讀品牌模式。全國全民閱讀十三五規劃十大任務中提到:大力促進少年兒童閱讀。圖書館要在讀書月、兒童節及春節、端午節等具有傳統文化的節日期間,開展內容優質、形式多彩的閱讀引導,開展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閱讀聯盟,在閱讀中傳遞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美國科學家長期跟蹤上百名具有閱讀能力的小讀者,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家長在他們幼小時期就引導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挪威作家橋斯坦賈德曾說過:智慧的家長,在孩子吃飽穿暖之后,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帶孩子走進圖書館,幫助孩子選擇最喜歡的書,一起閱讀一起分享。因此,家長應帶孩子走進圖書館,通過豐富多彩的親子閱讀活動,營造良好的親情關系,培養健康成長的環境,促進優良家風的養成。
(三)加大兒童優質電子資源建設。隨著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滿足小讀者的閱讀需求,圖書館不斷豐富紙質資源建設,更要注重電子資源建設,滿足小讀者的文化差異需求。此外,由于目前網絡信息復雜化,對兒童閱讀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在資源建設方面,不僅要豐富館藏,還要選擇符合兒童讀者年齡段的文化資源,尤其要合理規劃藏書專業結構,引導少兒讀者讀有益于個人成長的書,滿足兒童線上線下文化知識個性化需求。
(四)圖書館重點構建地方文化指導閱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百花齊放;地方文化更具有特色情懷,不知不覺中深入到每家每戶。少年兒童在地方文化的熏陶下茁壯成長,對地方文化有著特殊的感情,因此圖書館應加強地方特色文化的引導和學習,這既是知識的傳遞也是愛國愛家的教育,增強兒童長大后對家鄉的認同和念想,使他們成為地方文化的傳承者、中華文化的發揚者。
三、結語
兒童閱讀是圖書館服務工作的重要部分,兒童閱讀推廣在注重資源建設、環境建設、專業團隊人才建設的同時,更要從理念上、文化上、行動上對兒童提供一切服務,才能在文化長河的源頭上促進兒童自主閱讀,才能提高兒童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以及自強不息的學習動力;為實現這一偉大工程,圖書館工作人員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斷探索解決兒童閱讀服務工作的有效模式。
【參考文獻】
[1]徐麗霞,馬紅娟.圖書館少兒閱覽室的未來發展分析[J].科技資訊,2017(18):21-22.
[2]金強華.公共圖書館推廣少兒繪本閱讀的實踐和思考[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4(3):56-58.
[3]陳亮.由繪本打開閱讀之門:談兒童繪本閱讀推廣工作[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2(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