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



摘? ? 要: 本研究旨在研究游客滿意度與環巢湖可持續生態旅游維度之間的結構關系,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選取392名國內外游客作為研究對象。收集數據,建立結構方程建模(SEM),檢驗四個假設。研究發現社會文化可持續性是游客滿意度的最強預測因素,其次是制度和經濟可持續性。結果表明,需要更好地管理旅游活動,因為制度的可持續性正在影響游客的滿意度。游客對經濟層面的感知似乎影響了他們對該行業的滿意度。環境可持續性被發現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預測因子。這可能部分是因為大多數受訪者都是文化游客。
關鍵詞: 游客? ? 環巢湖? ? 生態旅游? ? 滿意度
引言
生態旅游是一種旅游形式,包括前往寧靜和未受污染的自然區域,以及動植物和文化生態為主要景點的目的地[1](679-690)。它包括盡量減少傳統旅游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和提高當地人文化完整性的項目根據國際生態旅游協會1990年制定的生態旅游的定義和原則,生態旅游是“到保護環境和改善當地人民福祉的自然地區的負責任的旅行”[2](3-128)。
必須以可持續的方式管理基于生態的旅游業,否則其結果將對特定目的地及其居住者非常有害[3](54-66)。過去的調查表明,如果對這一旅游領域進行合法的監督,就可以促進當地社區的總體發展,以及對生態遺址的管理和保護[4](67-73)[5](71-82)[6](70-816)[7](45-64)。它增加了包括政府和非政府機構、游客、當地社區和私營部門在內的合作伙伴對保護的財政支持。此外,它限制了對無價生態資產的輕率控制。盡管如此,生態旅游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它需要受到可持續旅游概念啟發的研究人員的適當關注。這是目前調查的一個鼓舞人心的因素。
生態旅游應該提供合理的游客滿意度,并且必須保證他們有重要的體驗。此外,還應提高他們對可持續性問題的響應能力,并認可其中的可持續旅游做法,否則其可持續性將受到高度質疑。游客滿意度是度假者參觀后的反應。這是目標執行的信號。滿意的游客與他們遇到的個人分享積極的情感,提供免費的廣告,能夠促進持續的旅游景點。游客滿意度承擔著保證旅游地長期可持續性的關鍵工作。然而,游客滿意度與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仍然是一個被忽視的問題,關于這方面的文獻很少。
在前述過去調查的基礎上,制定了以下四個假設進行了測試。
H1環境維度與游客滿意度的關系
H2經濟維度與游客滿意度的關系
H3社會文化維度與游客滿意度的關系
H4制度維度與游客滿意度的關系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區域描述
《安徽省環巢湖旅游開發規劃2003》界定的規劃區范圍:西以合銅黃高速公路、肥西縣界,南以距湖(豐水期)岸線2公里、包括銀屏牡丹景區,東以巢湖市區(包括半湯)為界,北含義城、大圩兩鄉鎮,沿湖濱大道2公里以內,規劃面積約1800平方公里[8],另包括廬江縣湯池溫泉度假區。被認為是安徽省旅游目的地的一顆真正的明珠。
環巢湖十大濕地包括肥東十八聯圩、玉帶河,肥西三河,包河湖濱、派河口,巢湖市巢湖半島、槐林、柘皋河,廬江馬尾河、棲鳳洲,本研究的區域見圖1。該地區擁有巨大的生態資源,旅游業發展也不佳。直到自2000年以來,游客流量和接待人數都有了較大增長,但該地區旅游業發展的潛力和績效之間仍然存在差距[9]。
1.2研究設計、樣本量和抽樣技術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設計[10]。研究對象是來自不同國家(國內和國際)的游客。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
采用方便的抽樣方法從游客那里抽取樣本。2017年/2018年,797名國際游客和9316名國內游客到環巢湖區域旅游。在線樣本量計算器用于確定本研究所需的最小樣本量。為此,在研究期間,向參觀環巢湖不同生態地區的游客分發了500份問卷。為了獲取研究人群的多樣化意見,在旺季和淡季收集了數據。最后收回450份問卷,發現有效問卷392份,回應率為78.4%。本研究中使用的樣本大小(n=392)足以執行結構方程建模(SEM)。
1.3數據分析方法
最初,使用SPSS 23和Excel 2007檢查通過問卷獲得的數據,以確定缺失值、異常值、同方差性和未參與的響應。其次,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對單維、多元正態性、多元共線性、結構可靠性進行檢驗。再次,利用驗證性因素分析(CFA)檢驗數據集的收斂效度、判別效度和測量模型擬合。最后,利用SEM評估結構模型的適合性,并對假設進行檢驗。本研究利用AMOS版本23來檢驗可持續生態旅游維度與游客滿意度之間的結構關系。
2.結果和討論
2.1受訪者的社會人口學特征
在392名受訪者中,301名為國內游客,91名為外國游客。183人為男性,209人為女性。233人單身,145人已婚和21人離婚。年齡在21至35歲143人;20歲以下127人;36歲—45歲78人;46歲—60歲44人。企事業單位人員130人;,自由職業者103人;學生93人和其他人66人。在392名受訪者中,41.6%、25.8%、23.2%和9.4%的教育程度分別為大專及以下為101人;本科為163人;碩士研究生為91人;博士及以上37人。113人的平均年收入在2萬元—3.5萬元;190人的平均年收入分別在7萬元以上;89人平均年收入在2萬元以下。
2.2結構模型與假設檢驗
在結構模型中測試了五種構造之間的假設關系(見圖2)。從表1可以看出,結果顯示結構模型的良好模型擬合,X2(242)=544.247,p<0.001,CMIN/DF,2.249,GFI=0.896,NFI=0.910,IFI=0.948,TLI=0.940,CFI=0.947,RMSEA=0.057
在這一層面的分析中,結構方程被用來評估四個可持續發展維度(經濟、環境、社會文化和制度)對游客對可持續遺產旅游發展的滿意度的影響(表2)。結果表明,社會文化可持續性被發現是游客滿意度的最強預測因素(p=0.020,β=0.28),其次是制度可持續性(p=0.019,β=0.26)和經濟可持續性(p=0.029,β=0.13)。環境可持續性被不是游客滿意度的顯著預測因素(p=0.825,β=0.01)。綜上所述,所有四個維度都解釋了滿意度中55.951的方差。
3.討論
研究研究結果先前的研究結果一致,可持續生態旅游的每個方面都有不同的預測能力,這在不同的研究中有所不同。特別是,研究結果在可持續生態旅游發展的三個維度與游客對旅游的滿意度之間建立了積極和直接的重要關系:經濟、社會文化和制度可持續性。與以往不同的研究表明,環境維度是游客滿意度的最強預測因子,本研究的結果表明,環境可持續性對研究區域內的游客滿意度的預測作用不大(假設H1不被接受)。這可能與研究沒有關注基于自然的景點的原因有關。本研究在生態地背景下考察了可持續旅游的四個維度與游客滿意度之間的結構關系。
研究發現,經濟可持續性對游客滿意度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假設H2被接受,證明越多(越少)游客對經濟可持續性表現出積極的感知,他們對旅游業表現出的滿意度就越高(越低)。假設H2的接受與Alvarez等人[11](164-177)的結果一致。同時支持Fan等人[12](95-100)的結果,研究結果表明,社會文化維度對游客滿意度有直接和積極的影響(假設H3被接受)。具體地說,游客對社會文化維度的良好感知會導致他們對旅游目的地的更溫和和更有利的評價。
本研究結果表明,制度可持續性是游客對旅游滿意度的第二個重要預測因子(假設H4被接受)。這一發現通過納入第四個維度(體制可持續性),進一步加深了對可持續旅游發展維度和游客對旅游滿意度之間結構關系的理解。
結語
利用SEM分析可持續生態旅游各維度對環巢湖區域游客滿意度的影響。研究結果說明旅游者對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理解較深刻。需要注意的是,可持續旅游的每個維度對游客滿意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調查中,除H1外,所有假設(H2、H3和H4)均被接受,表明游客對社會文化可持續性、制度可持續性和經濟可持續性的感知影響他們對旅游的滿意度。這些維度分別是游客對旅游滿意度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預測因子。然而,第四個維度,環境可持續性,被發現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預測因素。這些結果意味著,由于大多數受訪者是文化(生態)游客,他們對社會公平、游客滿意度、當地控制、社會福利和文化豐富性的看法深刻影響著他們對旅游的滿意度。他們對制度可持續性的理解也會影響他們對行業的滿意度。此外,游客對當地經濟發展的認知程度和滿意度受到他們對這一維度的感知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鐘林生,馬向遠,曾瑜皙.中國生態旅游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16,35(6).
[2]F.J. Cristina. Definition of Ecotourism. Journal of Sustainable Ecotourism Management[J]. 2004(45).
[3]R. Buckley. Ecological Indicators of Tourist Impacts in Parks. Journal of Ecotourism[J]. 2003;2(1).
[4]E. P. S. Chandana and W. G. K. H. Samarasekara. A Survey of Odonate Assemblages Associated with Selected Wetland Localities in Southern Sri Lanka[J]. Asian Journal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2012,1(2).
[5]G. W. A. R. Fernando and R. K. N. Suranganee G.. Development of Acid Sulphate Soils in Nilwala Flood Protection Area, Matara, Sri Lanka[J]. Journal of Geological Society of Sri Lanka,2009,13(2009).
[6]M. D. C. Aberathna. Land Use and L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the Nilwala Basin[J]. Review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2 Open University, Sri Lanka,1996.
[7]U. Delpachitre. Nilwala Ganga Flood Protection Scheme Proc.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Rehabilitation of the Nilwala Basin, Faculty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J]. The Open University of Sri Lanka,1996.
[8]安徽省環巢湖旅游開發規劃(2003)[EB/OL].百度文庫(2012-02-24)[2012-11-25]. http://wenku.baidu.com/view/7fd-befee6294dd88d0d26b08.html.
[9]巢湖網[EB/OL].http://www.chaohu365.cn/4g.php?cid=2&id=9712&m=show
[10]Floy, J. A.. Sustainable Heritage Tourism, Climate Change and the National Trust[M].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2105.
[11]Al-Ababneh, M..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act on Tourist Satisfaction[J]. Interdiscip J. Contemp Res Bus, 2013,4(12).
[12]Fan, Z., Zhong, S., Zhang, W.. Harmonious Tourism Environment and Tourists Percep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Mountain-Typ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J]. J.? Serv Sci Manag, 2012,05(01).
課題:巢湖學院校級重點課題(環巢湖區域體育特色小鎮發展模式與路徑研究)XWZ-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