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萍
摘? ? 要: 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創新服務,對促進地方經濟建設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審視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服務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創新服務方式、服務觀念、服務意識的建立,以期有助于提升全方位、多層次、創新高效的優質服務。
關鍵詞: 民族地區? ? 高校圖書館? ? 創新服務? ? 地方經濟
近年來,國家大幅度加大了針對民族地區的扶植力度,出臺了很多針對性的優惠幫扶政策,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迅速,可謂日新月異。民族地區經濟建設飛速發展的同時,顯現出一些問題和存在的不足,針對這些問題和不足越來越需要現代信息化的社會環境。作為現代信息化社會環境的組成部分之一,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不僅要服務好本校教學科研,還要依托自身優勢充分發揮信息服務職能,逐步不斷適應各個領域的快速變革和發展,滿足民族地區社會的快速發展需求,拓展和衍生綜合性服務功能,為民族地區群眾和民族特色企業及各級相關政府部門提供最全面、最前沿、最權威的信息和咨詢服務,從而促進民族地區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經濟快速并可持續發展。
1.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服務現狀
在傳統高等教育模式下,高校圖書館主要針對在校師生提供服務,服務相對單一,服務方式主要是文獻整理收藏、文獻檢索借閱等,目的是輔助師生的日常教學和科研工作,并且豐富師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在通常情況下,民族地區地理位置偏遠、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信息相對閉塞,要比普通高校圖書館承擔更多的公共服務及更多的責任擔當。因此,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需要多角度出發重新定位,充分體現民族性的同時,在服務高校和地方方面大膽創新,發展出具有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創新綜合服務職能,充分發揮促進民族地區經濟建設和文化發展的重要作用。
由于大多地處少數民族區域,科學文化和經濟相對落后,因此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相對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劃,基本是各自為政的分割局面,難以形成一個整體的服務系統。較高的大眾化和全局性服務特色,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導致一些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在總體上缺少長遠規劃,服務范圍較小,創新意識不足,難以全面滿足服務對象的個性化需求,缺乏有針對性的民族文字文獻資源,信息服務意識不夠強。再者,地方政府對圖書館創新服務的資金投入捉襟見肘,圖書館創新服務的相關設施相對較為陳舊,信息交流方式較為局限,館員素質參差不齊,使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資源利用率相對偏低。存在的問題,不僅會妨礙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和提升,還會影響學校及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改善現狀,解決問題,完善不足,創新服務迫在眉睫。
2.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創新服務
目前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和發展障礙,只要從根本上抓住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初衷和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努力研究探索采取一定有效的創新服務措施和方式方法,最終逐步提升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創新服務水平與質量。
2.1改變服務觀念,創新并拓展服務領域。
民族地區民眾的民族意識較為強烈,相對來說比較封閉守舊,全面落實服務創新型發展比較困難。為了全面發揮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綜合服務,應該盡快轉變傳統觀念,勇于革新、創新,一切以創新服務為出發點,增強綜合服務意識,為民族地區的讀者群體、企事業單位、政府各級部門提供便捷、有效、優質的創新服務。同時,國家為民族地區實施了很多傾向性的優惠民族政策,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應當利用好這些政策福利,堅持以教學服務為方向,以廣大師生為服務根本的同時,改變以往傳統保守的服務方式,積極主動地不斷探索科學有效的服務方式,不斷更新服務手段和調整充實創新服務內容,不斷拓展民族地區圖書館的服務領域和措施內容,為民族地區提供世界前沿的第一手資料,為民族地區的黨政決策部門服務,為決策者提供正確有效的決策依據。還應該為地方企業生產經營提供必要的服務,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讓高校服務地方,針對本地區信息特點進行深度探索研究,使科研成果快速良性地轉化為產業產品,從而提高地方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繼承本地區民族技藝的同時融合創新生產出更多更好的具有本地區民族特色要素的產品,帶動本地區民族特色產業經濟發展的同時對本地區的民族文化和傳統生產技藝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應該利用現代化的信息通信設施,建設信息互通渠道,加強與農業科研單位和地方高校的對接聯合,建立健全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和信息網絡;應該開展信息咨詢服務、網絡資源服務等與時俱進的新興服務方式,為民族地區提供個性化和多元化的特色信息創新服務模式。
2.2努力培養高素質館員。
以往由于民族地區受制于經濟發展較為滯后的影響,圖書館高層次專業人才引進相對來說較為困難,使民族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整體專業水平不高,工作能力相對不足,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和專業研究的要求。因此,必須行動起來采取有效措施擺脫以往的老舊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應用國家政策加大相關專業人才的引進力度。還要重視對館員的人才培訓和繼續教育的投入,提高民族地區圖書館館員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努力培養致力為民族地區工作服務的高水平工作團隊。例如,可以在高學歷、高職稱優秀人才的引進政策待遇方面給予特殊優惠條件,給予一定安家費和科研啟動經費的同時解決家屬工作并提供過渡住房或房屋補貼,待遇進人,感情留人,解除人才的后顧之憂,真正做到“進得來、穩得住、留得下”;還要分批選拔一批工作人員參加相關部門的培訓和學術會議及交流活動等,制定一些獎勵機制鼓勵努力提升專業素質和水平的優秀人員,提高自我提升專業水平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最終,積極自覺地對傳統的服務模式進行創新與改革,以更加智能、及時、迅速的創新服務方式切實滿足現實需求,保證圖書館工作有序開展。
2.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東部發達地區相比較,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其高校圖書館建設資金的投入相對不足。這些現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發展與變革。因此,各級政府相關部門要逐步加大針對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相關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投入與建設工作的資金扶持力度,進一步提升民族地區圖書館現代化建設水平和層次。具體來說,國家和地方政府及相關教育部門應該出臺針對性的扶植政策,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有計劃地加大對民族地區圖書館的資金投入力度。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應該重視經費的節約利用,好鋼使在刀刃上,使之利用最大化,發揮最大的作用。同時,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不能故步自封,要積極主動敞開懷抱,加強和社會外界的聯系和支持,逐步健全信息化建設機制,不斷提高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創新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3.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創新服務地方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形式
3.1培養大眾信息素質教育。
信息素質教育的開展不是簡單地對大眾進行基本的電腦操作與應用的培訓訓練,而是培養身處信息時代的大眾對信息發展的敏感性和前瞻性,使之為己用。由于信息用戶的年齡、學歷、職業、需求等方面的差異,信息檢索能力有所不同。可以通過定期開展信息文化展示、專家學者知識講座、舉辦信息化技術培訓、開設信息化網絡教程等活動加強對用戶的培訓,提高他們的信息檢索能力和信息敏感度。除了傳統檢索方式以外,還要與時俱進適應發展潮流,提供微信、微博、APP等便捷方式,使民族地區更多的用戶能夠通過互聯網渠道進入高校圖書館網絡頁面,檢索信息收集資料。當今社會,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依賴新的技術發明創造,每一項新的發明創造,大部分內容都是通過各種信息途徑獲取的。因此,加強培養大眾對信息的關注意識,提高信息更新變化的敏感度,以及及時收集信息及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為地方經濟社會建設與發展提供的重要的服務項目內容之一。
3.2建立民族特色數據庫。
民族特色數據庫是民族地區圖書館特色資源的多層次全方位集中呈現和反映,民族地區的地方文獻是本地區的歷史文化產物,產生于獨特的自然與社會環境,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資源,可謂民族瑰寶。作為信息數字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建立民族特色數據庫亦是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創新服務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建立民族特色數據庫,將民族地區文獻進行挖掘、整理、數字信息化,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的存貯與保護,使其發揮最大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還可以使人們更加了解民族地區的歷史和豐富的民族文化和獨特的民族民間傳統技藝,為民族地區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創新提供全面的史料信息保障和服務。除此之外,民族地區特色數據庫的建立,還可以為民族地區各級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提供當地的水文氣象、農林畜牧、資源配置等方面的一些資料,幫助他們對現實狀況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斷,并對經濟發展進行規劃和預測,使其產生質的飛躍。
4.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對地方經濟建設與發展的條件與意義
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是培養人才和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部門之一,對于民族地區經濟建設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擁有現代化技術設備和大量的綜合信息資源及專業人員。如今,綜合信息資源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逐漸得到普遍的認知和重視。民族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最新的科技信息和技術參數為其提供參考借鑒,民族高校圖書館作為高等學校的文獻情報部門,有著一批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才隊伍,這支隊伍既可以為在校師生提供必要的基礎服務,又可以為民族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及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創新提供全面有效的綜合服務。隨著國家發展民族地區政策的不斷推出,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借著政策的東風不斷發展壯大起來,加大引進先進高端的技術設備和硬件設施,這樣改善高校軟硬件環境的同時,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條件和服務設施。隨著互聯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具有資金雄厚且高技術的信息服務機構隨之快速崛起,與各圖書館進行強有力的競爭。與此同時,民族地區的高校圖書館應該積極主動參與競爭,有良性的競爭才會有健康的發展,提高科研創新服務水平,增加自身建設投入,擴大工作人員的知識領域和提高能力水平,逐步讓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成為服務地方經濟的信息創新服務中心。
5.結語
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創新服務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是信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亦是大勢所趨。信息網絡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普及,使傳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館藏已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因此信息網絡服務成了有利于地方經濟建設和發展的物質條件。與此同時,社會的不斷發展賦予民族地區圖書館更多的創新發展使命,這就要求其緊跟時代步伐,抓住社會變革發展機遇,努力開拓創新,用敏銳的目光發現問題并探索解決策略,服務民族地區發展的同時總結服務創新的發展經驗,不斷提高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創新服務能力。在未來一段時期內,為地方政治經濟與文化建設發展服務將是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重點研究探索的領域。在研究探索服務的過程中,還要正確處理各方面的關系,協調發展,搭建與地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充分發揮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社會服務功能,深入民族地區服各個領域進行實證研究分析,不斷加強理論與綜合服務實踐探索研究,逐步形成完善的服務應用體系,創造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科技化、數字化服務地方經濟建設與發展的新時代。
參考文獻:
[1]馬春燕.試論我國民族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J].現代情報,2005(11):102-104.
[2]龔劍.民族圖書館信息服務研究綜述[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3):189-191.
[3]何艷群.論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特色建設[J].圖書館,2007(05):88-89.
[4]安措卓瑪.民族地區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J].攀登,2008,27(06):170-171.
[5]謝平.對加強民族地區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思考[J].攀登,2009,28(02):129-132.
[6]彭燕.試論民族地區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構建[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9,21(10):193-196.
[7]羅賢春,姚明.西部大開發中的民族圖書館事業研究進展[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07):58-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