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彬
摘? ? 要: 教育工作者應充分考慮1+X證書制度與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體系的融合性。相關人員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論證:1+X證書制度制定的關鍵意義在于培養高素質技術型人才;1+X證書制度為完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體系提供依據;1+X證書制度豐富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學制形態。為構建具有時代化特征的人才培養體系提供有利參考。
關鍵詞: 1+X證書制度? ? 高等職業院校? ? 人才培養體系? ? 融合性
引言
1+X證書制度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職業教育的多樣化創新需求,同時,為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完善與優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時,高等職業院校基于1+X證書制度,在重新構建人才培養體系的過程中,具備很多思路與想法,極大地滿足市場對新型人才的需求。同時,高等職業院校在對教學模式做出改變的過程中,還需對專業課程的設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及職業生涯規劃等進行全方位的考量。學校結合1+X證書制度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兩者之間是否具備高度的融合性,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是否確保1+X證書制度符合高等院校的改革訴求?高等職業院校應對1+X證書制度與自身的人才培養模式等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1+X證書制度的核心內涵
所謂的1+X證書制度,其中的“1”主要指的是學歷證書,受教者在既定的學制系統內參與學歷教育過程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后所獲得的文憑。“X”強調的是多個不同專業課程的等級證書。1+X證書制度是學習者獲得相應學歷證書的同時,還可取得多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基于此,可確保學生在學習相應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在順利完成學歷教育的同時,對特定技能的個性化需求進行額外的延伸。這樣,更利于高等職業院校培養出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極大滿足當前市場對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1+X證書制度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作用
(一)1+X證書制度為專業課程體系的完善提供保障
目前,高職院校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若想真正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必須積極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性完善。在此訴求下,1+X證書制度的出現,為高職院校完善人才培養計劃提供了有利的制度保障及創新思路。高職院校對1+X證書制度的內涵進行深入分析后,了解到職業教育在確保完成基礎的學歷教育的基礎上,可結合不同的專業特征,鼓勵學生深入學習。這樣,學生不僅可完成基本的學歷要求,還可獲得不同的職業等級證書。基于此,高職院校可結合1+X證書制度,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積極拓展。確保學生除了解與掌握自身應該學習的專業知識外,還根據自身的愛好與興趣學習更多的專業,可真正培養出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同時,高職院校在引入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過程中,可確保高職學校各專業的職業證書的職業性與獨立性。在這個過程中,高職院校需結合具體的資質證書的考核要求等,對專業課程進行科學設置。具體而言,高職院校在對專業課程進行拓展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結合1+X證書制度內涵等,建立科學的學習方法。由此,既確保學生真正學到不同方面的專業知識,又幫助他們順利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基于此,才可真正發揮1+X證書制度的優勢,促使專業課程體系的完善更具有價值。
(二)促使高職院校重新構建人才培養體系
高職院校在致力于培養出符合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員時,首要任務是具備相對完善與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這樣,才可確保教學活動的實施更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不脫離總的教學目標,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則基于合理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在對相關育人方案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能獲得具體開展人才培養活動的總體指導思想與設施藍圖。在很長時間內,高職學校都沒有形成明確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目標,導致人才培養體系始終無法有效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此形勢下,1+X證書制度的出現促使高職院校對重新構建人才培養體系建立了更大的信心。在這個過程中,高職學校應對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考核計劃等進行全面的研究、系統的學習。同時,根據自身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等,對人才培養的關鍵要素進行有效的梳理,并將其科學融入人才培養體系中,促使高職院校順利將新的教學體系應用于教學各個流程中。與此同時,基于1+X證書制度,高職院校對“1”與“X”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優化,即對專業課程配置、專業能力培養目標、校企合作模式等進行科學的完善。這樣,學生在校能學到更豐富的專業知識。同時,基于市場的實際需求,可為學生提供更多對口企業引導他們進行實踐學習。高職通過設定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并以正確的目標為導向,以1+X證書制度為依托,加快構建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進程。
三、1+X證書制度與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體系融合性分析
在對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我國制定了1+X證書制度。同時,基于職業教育的選擇性需求,促使中國經濟模式不斷升級與轉型[1](25-30)。而新的社會發展形勢,勢必會對技術技能型人才提出新的標準[2](103)。傳統的分配式就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職業結合的變化。同時,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智能替代人工展現出明顯的趨勢,導致職業逐漸顯現交叉融合的現象,一方面,操作性與專業性職業進行結合。操作性職業對相關的專業知識、技能等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促使專業性職業相互融合,由此導致職業結構趨于偏平化。另一方面,操作性職業間相互交叉。目前相當多的技能操作型的工種被智能設備取代,致使技術人員可進入的工作范疇被拓展。許多傳統職業都被整合成一個職業,具有一定關聯性的職業邊界不再那么明顯。從以上所論述的內容中可明顯感受到技術技能型人才逐漸呈現復合化的趨勢,在此形勢下,高職院校如何結合自身的辦學特征,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已成為信息化時代高職院校構建更加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所要解決的問題。基于此,對1+X證書制度應用的可能性及與人才培養體系的融合性需進行全面、深入的探析。
(一)1+X證書制度制定的關鍵意義在于培養高素質技術型人才
新的時代背景下,各個領域基于智能化技術、智能設備的引進與應用,促使相關工種的工作人員職業能力需有效完善[3](164)。同時,在前沿技術的作用下,職業邊界逐漸模糊。市場對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幅上升。在不斷擴大職業教育的選擇空間的同時,對高等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職業院校若想有效適應這種趨勢,必須具備相應的人才培養制度為支撐。在此需求下,1+X證書制度應運而生。甚至可以說,該項制度的制定就是為了滿足當下社會對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職業院校對于新型人才的培養與高等院校還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即便當前各個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的過程中,都在強調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相較而言,高職院校主要是依托既往職業結構模式的人才培養方式。基本上職業教育都是以就業為導向構建相應的人才培養體系。并以精準的職業定位為切入點,具體落實相應的人才培養計劃。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需對高等職業院校的選擇空間進行拓展。同時,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擴大原有學歷職業教育的范圍。在這個過程中1+X證書制度具備較大的優勢與獨特的功能,使學生在參與職業教育的過程中,可基于現有的學歷教育進行更多的選擇。例如,高職生除確保順利完成本身的學業外,還可獲取更多的技能等級證書,為他們的就業、職業選擇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能結合自身的專業技能、職業發展規劃等,對個人的學歷進行提升與豐富,并做出更靈活的選擇。
(二)1+X證書制度為完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體系提供依據
高職院校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若想真正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則勢必在意識形態上做出改變。即針對目前社會的發展形勢及用人單位的需求等,構建一個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4](151-152)。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保證學生的專業技能、職業素養獲得很好的提升,而且在等級證書上需進行全方位的考量。教育工作者對1+X證書制度進行深入研究,并與人才培養體系融合。具體來說,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體現學習者專業水平的憑證,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個體職業綜合能力。職業等級證書主要證明了學生在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后的職業技能水平。1+X證書制度中,X的課程內容使學生具備更廣闊、靈活的選擇空間。即他們可突破現有的專業課程的界限進行跨越性選擇,也可針對學習的專業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基于1+X證書制度,學生可在橫向與縱向不同的維度,選擇想學習的專業。在完成相應的職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任務后,獲得相應的職業等級證書。由此可看出,高等職業院校在創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的過程中,通過科學融入1+X證書制度,使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更具有可行性與可操作性。
1+X證書制度為完善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體系提供了具有參考價值的依據,同時,高等職業院校在對學生展開職業教育的過程中,可將上一級學歷教育的部分內容以新的形式下移給學生。例如,學校可結合自身開設的專業課程,以技能等級證書的方式使學生在學歷與技能上獲得更好的提升。從學生長遠的發展角度出發,他們在學習專業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基于1+X證書制度可具有更多的選擇性[5](21-26)。這樣,學生可結合自身的興趣更好地規劃職業生涯,可促使高等職業院校的辦學質量大幅提高,并逐漸形成更具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使受教者不僅具有厚實的理論基礎,而且具備多種專業技能。除此之外,基于1+X證書制度,還可針對新興起的行業,或者新的技能證書進行法制化的認定,使其含金量更大。同時,將其歸納到現有的學歷教育中。這樣,既可確保職業教育的多元化,真正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對職業教育范圍進行有效拓展,又可極大豐富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教學體系,最終培養出跨行業、跨等級、緊跟產業發展的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三)1+X證書制度豐富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學制形態
高等職業院校開設了不同領域、不同專業的課程,是面向各行各業展開人才培養計劃的。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不僅需解決學生個性化發展問題,還需全程關注各個領域專業知識與技術的更新情況[6](25-28)。在這一過程中,職業的復雜性對專業課程、教學設計、教學周期等都提出更多維的需求。特別是在專業學習年限的設定上,需針對不同專業的特征及企業對技能水平的需求等科學地規劃。例如,部分專業僅學習一年即可,有的專業需深入研究2到4年不等,甚至更長的學習周期。但是,目前在我國教育領域中,針對高等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展現出的明顯問題,就是固有學制裁剪現象,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局限。同時,高等職業院校不僅需面對校內學生復雜的管理問題,還需最大限度地滿足市場的需求,如此才可切實發揮職業教育的優勢與作用,推進整個教育改革進程。而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對學制的多樣化產生了新的要求。即,在具體開展人才培養計劃的過程中,既要在不同層次的職業教育間進行多元化的融合,進一步豐富構建形式,同時,高等職業院校應創建更加靈活、多樣化的學制形態,才可滿足不同學生對專業學習的特殊需求。基于1+X證書制度,高等職業院校可開創一個中間形態的學制,譬如四年制、五年制等。通過將學分互認制度與1+X證書制度有機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高等職業院校學制的彈性度。更重要的是,1+X證書制度極大豐富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學制形態。高等職業院校可結合自身的辦學情況與發展趨勢等,根據不同專業的實際需求,靈活調整教學期限。多樣化的學制形態不僅可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還可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結語
高等職業院校在對1+X證書制度與人才培養體系的融合性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可從1+X證書制度存在的意義、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形式、高等職業院校的學制形態三方面進行,進一步對兩者之間有機結合的可行性進行探析。
參考文獻:
[1]程舒通.1+X證書制度工作的理念、思路、難點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9(22).
[2]朱蓮.基于1+X證書制度高職酒店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思考[J].西部皮革,2019,41(20).
[3]何建崎.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實施1+X證書制度的設想[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23).
[4]鐘紹輝.1+X證書視域下高職院校課證融合研究[J].現代鹽化工,2019,46(04).
[5]徐國慶,伏夢瑤.“1+X”是智能化時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創新[J].教育發展研究,2019,39(07).
[6]李壽冰.高職院校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0).